一种变形缝的止水带定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757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形缝的止水带定型结构,包括:止水带,设于变形缝中,并连接于所述变形缝两侧的主体结构之间;以及定型固定机构,包括定型模板和固定件;所述定型模板贴合于所述主体结构的面向所述变形缝的第一侧,所述定型模板上设有定型缝,所述定型缝的两侧支抵于所述止水带,所述固定件铰接于所述定型模板并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第二侧。通过将止水带穿设于定型缝中,使得定型模板对止水带靠近主体结构处的部分进行定型,提高其稳定性;然后将固定件铰接于定型模板,使得固定件的角度适配性较大,可以适配地固定于主体结构上,使得施工方便,结构简单。

A finalized structure of the water stop zone of a deformation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formation of the waterstop type structure, including: waterstop, deformation joint arranged,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main structure deforma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joint; and forming fix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tandardized template and fixed; the forming template attached to the main structure for th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ide seam, the shaped plate with setting seam, the shaped offset to the water stop on both sides of a joint, the fixing member is hinged on the fixed template and second side fixed to the main structure. The sealing strip is inserted in the fixed slot, which makes the shaping template on the water stop near the main structure at the part of design, improve its stability; then the fixing piece is hinged to the forming template so that the fixing part of adaptation is larger, can be adapted to fixed on the main body 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the structure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缝的止水带定型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缝的止水带定型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些地下结构工程中,为考虑不均匀变形会设置变形缝,而变形缝的防水重中之重,目前变形缝防水材料(一般为钢板止水带、钢边止水带等)的传统固定方法是在变形缝处防水材料两侧用方木加钢筋焊接封堵。这种做法主要有两个缺点,一是封堵端头难以封堵严密;二是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时难以清除干净且不能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旨在于提供一种在变形缝中的止水带的便于拆卸与安装的定型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形缝的止水带定型结构,包括:止水带,设于变形缝中,并连接于所述变形缝两侧的主体结构之间;以及定型固定机构,包括定型模板和固定件;所述定型模板贴合于所述主体结构的面向所述变形缝的第一侧,所述定型模板上设有定型缝,所述定型缝的两侧支抵于所述止水带,所述固定件铰接于所述定型模板并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第二侧。采取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止水带穿设于定型缝中,使得定型模板对止水带靠近主体结构处的部分进行定型,提高其稳定性;然后将固定件铰接于定型模板,使得固定件的角度适配性较大,可以适配地固定于主体结构上,避免了在变形缝中来实施定型模板的固定,使得施工方便,结构简单。进一步的,所述定型缝的底端为开口端,所述定型缝的顶端为封闭端。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模板包括并排且相间设置的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所述定型缝形成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相互靠近的侧部之间。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同时推进变形缝中,抵靠于止水带的两侧,拆卸时直接拉开即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铰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固定板铰接于所述第二板体。因固定件铰接于定型模板,所以当主体结构为具有四面墙壁的结构墙或是其他建筑结构时,固定件可以适配地固定于结构墙的墙壁上,能够适时而装。进一步的,所述定型缝处的定型模板与所述止水带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为泡沫胶。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缝中还设有支抵件,所述支抵件用于支抵所述定型模板于所述主体结构上。以“简支撑”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定型模板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模板为预制钢模板。相比于木模板,其不会出现吸水涨模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实施效果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实施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第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变形缝的止水带3定型结构,包括:止水带3,设于变形缝中,并连接于变形缝两侧的主体结构1上;定型固定机构,包括定型模板41和固定件42;定型模板41贴合于主体结构1,定型模板41上设有供止水带3穿设的定型缝,定型缝两侧的定型模板41支抵于止水带3,固定件42铰接于定型模板41并固定于主体结构1。较佳的,该定型模板41优选为预制钢板,该定型模板41上设有定型缝。优选的,该定型缝为长条形缝,其宽度适配于止水带3的宽度,其长度适配于止水带3的高度。较佳的,该长条形缝的底端为开口端411,该长条缝的顶端为封闭端412;具体操作时,将定型模板41的开口端对准从止水带3的上方插下即可。较佳的,该主体结构1为结构墙,该固定件42为固定板,该固定板翻转贴靠并固定于结构墙的墙壁。进一步的,该固定板固定于临近所述变形缝的侧墙壁(详情请参照图1)。较佳的,定型模板41和固定板上设置有加劲肋,多个加劲肋纵横布置。较佳的,该定型缝处的定型模板41与止水带3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优选为,该密封结构为泡沫胶。较佳的,变形缝中还设有支抵件5,支抵件5支抵于定型模板41。或者,该支抵件5一端支抵于定型模板41,另一端支抵于变形缝外的基础结构上(请参照图2)。优选的,支抵件5为钢管或者钢板。较佳的,定型模板41选用预制钢模板,进一步的,固定板选用预制钢板。选用预制钢模板相对比于木模板,其防吸水,防涨模;选用预制钢板,其结构更稳定,结构强度也更大。较佳的,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的相关附图的图1只表述了变形缝一侧上设有定型模板41和固定件42,但是其结构应不止于此,变形缝的两侧均可以设置定型模板41和固定件42,此都是根据实际需求而弹性可调整,不作为本技术结构上的限定。第二种实施例: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定型模板包括第一板体41a与第二板体41b,第一板体41a与第二板体41b抵靠于止水带3的两侧;定型缝为第一板体41a与第二板体41b之间的拼缝。进一步的,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板43a和第二固定板42a,第一固定板43a铰接于第一板体41a,第二固定板42a铰接于第二板体41b。即通过图3和图4可知,第一固定板41a和第二固定板42a分别固定于主体结构1的第二侧。优选的,主体结构为结构墙,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分别固定于结构墙临近变形缝处的侧墙壁。较佳的,第一板体41a与止水带3之间设有密封结构,第二板体41b与止水带3之间也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为泡沫胶。较佳的,第一板体41a、第二板体41b、第一固定板43a和第二固定板42a上均设有加劲肋,多个加劲肋呈纵横设置。本实施例中未予以具体图示,但是本
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描述毫无疑义地得出其位置。较佳的,第一板体41a与第二板体41b上均设有支抵件5,优选的,该支抵件5为二钢管或二钢板,二钢管分别支抵于第一板体41a、第二板体41b与变形缝外的基础结构之间(请参照图4)。该支抵件5进一步将第一板体41a和第二板体41b贴靠于变形缝两侧的主体结构1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预制定型钢模板,现场安装及加固相对传统工艺更加节省时间;2)采用开关式的铰接方式来组装定型模板和固定件,拆除更为方便,且拆除后的模板还可再次利用,减少了成本消耗。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多种变化。因而,在不违反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宗旨的前提下,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变形缝的止水带定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形缝的止水带定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带,设于变形缝中,并连接于所述变形缝两侧的主体结构之间;以及定型固定机构,包括定型模板和固定件;所述定型模板贴合于所述主体结构的面向所述变形缝的第一侧,所述定型模板上设有定型缝,所述定型缝的两侧支抵于所述止水带,所述固定件铰接于所述定型模板并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第二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缝的止水带定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带,设于变形缝中,并连接于所述变形缝两侧的主体结构之间;以及定型固定机构,包括定型模板和固定件;所述定型模板贴合于所述主体结构的面向所述变形缝的第一侧,所述定型模板上设有定型缝,所述定型缝的两侧支抵于所述止水带,所述固定件铰接于所述定型模板并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第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的止水带定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缝的底端为开口端,所述定型缝的顶端为封闭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的止水带定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模板包括并排且相间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松刘海亮王兴志牛中一曹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