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及入侵扰动点位置的判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1049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及入侵扰动点位置的判定方法,所述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主要是利用蓝/红带滤波器将ASE光源输出宽带光分为蓝带和红带两功率基本相当的部分并分别进入到两个M‑Z干涉仪中,然后从两个M‑Z干涉仪输出的光经过对应的蓝/红带滤波器或红/蓝带滤波器并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在传输光纤中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利用瑞利散射将散射光反向传输回各自的M‑Z干涉仪形成干涉信号,系统根据形成的干涉信号识别判断光纤路径上是否有入侵事件发生;所述入侵扰动点位置的判定方法是基于所述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的,用于对传输光纤链路上的入侵、振动及自然破坏等现象进行检测,并快速准确定位出光纤路径上发生入侵事件的位置。

An optical fiber circumferential sensing position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the moving point of the intrus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ber optic sensor positioning system and determining method of intrusion into point position, the fiber optic sensor positioning system is mainly the use of blue / red band filter ASE light source output power with two broadband light blue and red equal parts which are entered into the two M Z interferometer then, the interferometer output from two M Z light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blue / red / blue or red band filter and filter respectively clockwise and counterclockwise propagating in the transmission fiber, in the propagation of Rayleigh scattering light scattering will reverse transmission back to their M Z interferometer to form interference signal the system, determine whether the invasion incident optical fiber path according to the interference signal identification form; th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he point into the intrusion is the fiber optic sensor pos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for. For intrusion detection, optical fiber link and natural vibration damage, and rapid and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optical fiber path intrusion events 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及入侵扰动点位置的判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及入侵扰动点位置的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光纤不仅仅可用于传输信号,还可当作传感器使用。当外界干扰影响到光纤时,光纤传输光的部分特性就会改变,我们通过监测光的特性(衰减、相位、波长、极化、模场分布和传播时间)变化,即可获知光纤是否受到外界干扰。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工厂、金融机构、机场、军事基地、输油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安防设施要自动化,提高监测效率,减少人工巡检造成的监测漏洞。现有的基于M-Z干涉仪的周界传感定位系统,都是使用M-Z干涉仪的干涉臂为传输光纤(如图1所示),并以其中一条干涉臂作为感测臂,另一条干涉臂为参考臂,在线路铺设时候,M-Z干涉仪的两条干涉臂通常相距较近,当传输光纤线路上某处发生振动时,可能使传感臂与参考臂两者产生的相位延迟相同,以至于不发生扰动干涉,而无法实现故障的精确告警。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所研究的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是基于双M-Z干涉仪并利用传输光纤作为干涉介质的新型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通过该新型的光纤周界定位系统可对在传输光纤布设路径上发生的入侵、振动及自然破坏等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并精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及入侵扰动点位置的判定方法,用以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包含ASE光源、第一M-Z干涉仪、第二M-Z干涉仪、第一光电探测器及第二光电探测器,还包含有第一蓝/红带滤波器、第二蓝/红带滤波器、红/蓝带滤波器及传输光纤,所述ASE光源与所述第一蓝/红带滤波器连接,所述第一蓝/红带滤波器分别与所述第一M-Z干涉仪及第二M-Z干涉仪连接,所述第一M-Z干涉仪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及第二蓝/红带滤波器连接,所述第二M-Z干涉仪分别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及红/蓝带滤波器连接,所述第二蓝/红带滤波器及红/蓝带滤波器之间通过所述传输光纤连接。上述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中,还包含有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连接的第一运放器、及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连接的第二运放器、及与所述第一运放器和第二运放器分别连接的模/数转换器、及与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的中央控制器、及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的音箱、以及与所述模/数转换器、中央控制器和音箱分别连接的电源。优选的,所述第一M-Z干涉仪包含有与所述第一蓝/红带滤波器的蓝带端口连接的第一耦合器、及与所述第二蓝/红带滤波器连接的第三耦合器、以及与所述第一耦合器和第三耦合器连接的两个非对称干涉臂;所述第二M-Z干涉仪包含有与所述第二蓝/红带滤波器的红带端口连接的第二耦合器、及与所述红/蓝带滤波器连接的第四耦合器、以及与所述第二耦合器和第四耦合器连接的两个非对称干涉臂。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M-Z干涉仪的两个非对称干涉臂的长度相差至少300m,所述第二M-Z干涉仪的两个非对称干涉臂的长度相差至少300m,所述第一M-Z干涉仪的两个非对称干涉臂与所述第二M-Z干涉仪的两个非对称干涉臂长度一一对应且相等。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及第四耦合器均为分光比为50:50的光纤耦合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ASE光源输出宽带光经过第一蓝/红带滤波器后分为蓝带和红带两部分功率基本相当的光并分别进入第一M-Z干涉仪和第二M-Z干涉仪,其中,蓝带ASE光进入第一M-Z干涉仪,红带ASE光进入第二M-Z干涉仪,从第一M-Z干涉仪中输出的蓝带ASE光经过对应的第二蓝/红带滤波器沿顺时针方向在传输光纤中传输并至对端的红/蓝带滤波器被滤除;从第二M-Z干涉仪中输出的红带ASE光经过对应的红/蓝带滤波器沿逆时针方向在传输光纤中传输并至对向的第二蓝红带滤波器被滤除;蓝带或红带ASE光在传输光纤中传输的过程中,若传输光纤上没有任何入侵、振动或者自然破坏等现象时,沿顺时针传输的蓝带ASE光所产生的后向散射光会返回到第一M-Z干涉仪中并在第一耦合器处发生干涉,形成稳定的干涉信号,此时第一探测器会接收到稳定干涉光功率,沿逆时针传输的红带ASE光所产生的后向散射光会返回到第二M-Z干涉仪中并在第二耦合器处发生干涉,形成稳定的干涉信号,此时第二探测器会接收到稳定的光干涉功率;蓝带或红带ASE光在传输光纤传输的过程中,若传输光纤上某处发生入侵、振动或者自然破坏等现象时,沿顺时针传输的蓝带ASE光或逆时针传输的红带ASE光所产生的后向散射光会受到调制并发生相位改变,在经过第一M-Z干涉仪或第二M-Z干涉仪后会引起干涉信号发生变化,使得第一探测器或第二探测器所接收到的干涉光强发生变化,此时我们可以根据第一和第二探测器所探测到干涉光强发生变化的时延,来定位出入侵、振动或者自然破坏等现象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基于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的入侵扰动点位置的判定方法,它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光波在光纤链路传输过程中,稳态状态下发生干涉的信号参数,具体操作方法为:1.1将ASE光源输出的宽带光经过第一蓝/红带滤波器后分成蓝带和红带两部分功率基本相当的光,分别进入第一M-Z干涉仪和第二M-Z干涉仪;1.2将从第一M-Z干涉仪输出的蓝带ASE光经第二蓝/红带滤波器二次滤除红带ASE光后,沿顺时针方向在传输光纤中传输至对向的第二M-Z干涉仪前的红/蓝滤波器中滤除;1.3将从第二M-Z干涉仪输出的红带ASE光经红/蓝带滤波器二次滤除蓝带ASE光后,沿逆时针方向在传输光纤中传输至对向的第一M-Z干涉仪前的第二蓝/红带滤波器中滤除;1.4将沿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在传输光纤中传输的蓝带ASE光/红带ASE光所产生的后向散射光,沿逆时针/顺时针方向传回第一M-Z干涉仪/第二M-Z干涉仪中发生干涉后输出到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中,通过第一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将接收到的干涉信号转换电信号后传输到第一运放器/第二运放器中,再经过第一运放器/第二运放器放大处理后传输到模/数转换器中,最后经模/数转换器转换后传输至中央控制器并进行相应的信号参数识别;其中,因第一M-Z干涉仪和第二M-Z干涉仪的两干涉臂均不等长,故在两干涉臂的交汇处会产生光波干涉,当外界没有入侵扰动时,此时在第一M-Z干涉仪和第二M-Z干涉仪中均会产生稳定的干涉,而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均将会接收到稳定的光功率,故而中央控制器中将采集带稳态的干涉光波信号参数;步骤2、将系统实时采集到的光纤信号与步骤1中采集到的稳态光信号进行参数对比,判断出光纤路径上是否发生入侵扰动,具体操作方法为:2.1通过光电探测器实时将接收到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经运放器及模/数转换器处理后传输到中央控制器中;2.2利用中央控制器对步骤2.1中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识别处理,获取相应的信号参数并与步骤1中所采集到的稳态状态参数进行比对;2.3当步骤2.2中获取的信号参数与步骤1中的参数一致时,则表示光纤路径没有发生入侵事件;2.4当步骤2.2中获取的信号参数与步骤1中的参数不一致时,则表示光纤路径发生了入侵事件,与之同时系统会通过音箱发出相应的报警提示音;因当传输光纤上某处发生入侵、振动或者自然破坏等现象时,将导致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及入侵扰动点位置的判定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包含ASE光源(1)、第一M‑Z干涉仪(A)、第二M‑Z干涉仪(B)、第一光电探测器(10)及第二光电探测器(1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第一蓝/红带滤波器(2)、第二蓝/红带滤波器(7)、红/蓝带滤波器(8)及传输光纤(9),所述ASE光源(1)与所述第一蓝/红带滤波器(2)连接,所述第一蓝/红带滤波器(2)分别与所述第一M‑Z干涉仪(A)及第二M‑Z干涉仪(B)连接,所述第一M‑Z干涉仪(A)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10)及第二蓝/红带滤波器(7)连接,所述第二M‑Z干涉仪(B)分别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11)及红/蓝带滤波器(8)连接,所述第二蓝/红带滤波器(7)及红/蓝带滤波器(8)之间通过所述传输光纤(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包含ASE光源(1)、第一M-Z干涉仪(A)、第二M-Z干涉仪(B)、第一光电探测器(10)及第二光电探测器(1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第一蓝/红带滤波器(2)、第二蓝/红带滤波器(7)、红/蓝带滤波器(8)及传输光纤(9),所述ASE光源(1)与所述第一蓝/红带滤波器(2)连接,所述第一蓝/红带滤波器(2)分别与所述第一M-Z干涉仪(A)及第二M-Z干涉仪(B)连接,所述第一M-Z干涉仪(A)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10)及第二蓝/红带滤波器(7)连接,所述第二M-Z干涉仪(B)分别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11)及红/蓝带滤波器(8)连接,所述第二蓝/红带滤波器(7)及红/蓝带滤波器(8)之间通过所述传输光纤(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10)连接的第一运放器(12)、及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11)连接的第二运放器(13)、及与所述第一运放器(12)和第二运放器(13)分别连接的模/数转换器(14)、及与所述模/数转换器(14)连接的中央控制器(15)、及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5)连接的音箱(16),以及与所述模/数转换器(14)、中央控制器(15)和音箱(16)分别连接的电源(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Z干涉仪(A)包含有与所述第一蓝/红带滤波器(2)蓝带端口连接的第一耦合器(3-1)、及与所述第二蓝/红带滤波器(7)连接的第三耦合器(5-1)、以及与所述第一耦合器(3-1)及第三耦合器(5-1)连接的两个非对称干涉臂(4-1)和(4-2);所述第二M-Z干涉仪(B)包含有与所述第二蓝/红带滤波器(2)红带端口连接的第二耦合器(3-2)、及与所述红/蓝带滤波器(8)连接的第四耦合器(5-2)、以及与所述第二耦合器(3-2)的第四耦合器(5-2)连接的两个非对称干涉臂(6-1)和(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Z干涉仪(A)的两非对称干涉臂(4-1)与(4-2)的长度相差至少300m,所述第二M-Z干涉仪(B)的两非对称干涉臂(6-1)与(6-2)的长度相差至少300m,所述干涉臂(4-1)与干涉臂(6-1)长度相等,所述干涉臂(4-2)与干涉臂(6-2)长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器(3-1)、第二耦合器(3-2)、第三耦合器(5-1)及第四耦合器(5-2)均为分光比为50:50的光纤耦合器。6.基于光纤周界传感定位系统的入侵扰动点位置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光波在光纤链路传输过程中,稳态状态下发生干涉的信号参数,具体操作方法为:1.1将ASE光源(1)输出的宽带光经过第一蓝/红带滤波器(2)后分成蓝带和红带两部分功率基本相当的光,分别进入第一M-Z干涉仪(A)和第二M-Z干涉仪(B);1.2将从第一M-Z干涉仪(A)输出的蓝带ASE光经第二蓝/红带滤波器(7)二次滤除红带ASE光后,沿顺时针方向在传输光纤(9)中传输至对向的第二M-Z干涉仪(B)前的红/蓝滤波器(8)中滤除;1.3将从第二M-Z干涉仪(B)输出的红带ASE光经红/蓝带滤波器(8)二次滤除蓝带ASE光后,沿逆时针方向在传输光纤(9)中传输至对向的第一M-Z干涉仪(A)前的第二蓝/红带滤波器(7)中滤除;1.4将沿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在传输光纤(9)中传输的蓝带ASE光/红带ASE光所产生的后向散射光,沿逆时针/顺时针方向传回第一M-Z干涉仪(A)/第二M-Z干涉仪(B)中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延峰王新陈妍周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孚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