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042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20g炉甘石粉末和10g丹皮酚加入250g乙醇中,搅拌溶解,获得混合溶液待用;2)再均匀撒入4g聚乙烯醇,令其自然溶胀;3)再加入1.0g环吡酮胺,不断搅拌,并加入乙醇至1000mL;4)调节pH至6.0~7.0,搅匀,即得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炉甘石粉末、丹皮酚对抑制细菌具的明显的作用,炉甘石粉末、丹皮酚制备成药物,由于月桂氮酮透皮技术,增加了药物皮肢穿透力,显示了涂膜剂对慢性湿疹的优越疗效;采用聚乙烯醇制成的治疗慢性湿疹药物,无油腻感,易涂展,黏附力强,具有一定的抗撕裂强度,使用方便,对皮肤无刺激性。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eczem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medicaments for treating chronic eczema,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20g calamine powder and 10g paeonol added 250g ethanol, stirring to dissolve to obtain mixed solution for use; 2) and then sprinkle evenly into 4G polyvinyl alcohol, its natural swelling; 3) adding 1.0g ciclopiroxolamine. Keep stirring and adding ethanol to 1000mL; 4) pH adjusted to 6.0~7.0, the mix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eczema. The invention of calamine powder, paeonol on inhibiting bacteria with obvious effect, calamine powder, preparation of paeonol as medicaments, because azone transdermal technology, increased drug skin limb penetration, shows superior effect of coating agent on chronic eczema; using polyvinyl alcohol made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eczema, non greasy, easy to spread, with strong adhesion, tear strength, the easy to use, no irritation to the sk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膜剂制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湿疹是由于复杂的内外因素激发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慢性湿疹一般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发病原因复杂,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常为多方面。病人往往是过敏体质,这种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有关,故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慢性湿疹一般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容易复发。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也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慢性湿疹一般症状:自觉剧烈瘙痒,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脓痂。处理适当则炎症减轻,皮损可在2~3周后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对症治疗,且治疗中存在不可忽视的细菌感染,尤其是病变部位对金葡菌有亲和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20g炉甘石粉末和10g丹皮酚加入250g乙醇中,搅拌溶解,获得混合溶液待用;(2)再均匀撒入4g聚乙烯醇,令其自然溶胀;(3)再加入1.0g环吡酮胺,不断搅拌,并加入乙醇至1000mL;(4)调节pH至6.0~7.0,搅匀,即得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本技术方案中,炉甘石粉末、丹皮酚对抑制细菌具的明显的作用,炉甘石粉末、丹皮酚制备成药物,由于月桂氮酮透皮技术,增加了药物皮肢穿透力,显示了涂膜剂对慢性湿疹的优越疗效;聚乙烯醇制成的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药物,无油腻感,易涂展,黏附力强,具有一定的抗撕裂强度,使用方便,对皮肤无刺激性;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用其制作的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使制成的治疗慢性湿疹药物在使用时,具备无需包扎、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并能延缓药物释放,获得持久药效等优点。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搅拌过程由磁力搅拌器完成。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混合溶液的混合容器为1200ml的大烧杯。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pH的调节通过pH调节剂来调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剂为质量分数为85%碳酸钠溶液或氯化铝溶液。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炉甘石粉末、新霉素对抑制细菌具的明显的作用,炉甘石粉末、新霉素制备成药物,由于月桂氮酮透皮技术,增加了药物皮肢穿透力,显示了涂膜剂对慢性湿疹的优越疗效;(2)本专利技术采用聚乙烯醇制成的治疗慢性湿疹药物,无油腻感,易涂展,黏附力强,具有一定的抗撕裂强度,使用方便,对皮肤无刺激性;(3)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用其制作的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使制成的治疗慢性湿疹药物具备无需包扎、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并能延缓药物释放,获得持久药效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实施1: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20g炉甘石粉末和10g丹皮酚加入250g乙醇中,搅拌溶解,获得混合溶液待用;(2)再均匀撒入4g聚乙烯醇,令其自然溶胀;(3)再加入1.0g环吡酮胺,不断搅拌,并加入乙醇至1000mL;(4)调节pH至6.0~7.0,搅匀,即得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具体实施过程,清洁患处,将制得的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均匀涂抹于患处表面,待其自然晾干后会形成1~3mm厚的胶状薄膜,3~5小时后,薄膜内的药物给药完成,将其从患处表面撕下,涂抹新的药物,一天1~2次,是否停止涂抹该药物,根据湿疹的治愈程度决定,一般连续涂抹1~2周,即可痊愈。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所述步骤(1)的搅拌过程,主要由磁力搅拌器完成。磁力搅拌器利用磁性物质同性相斥的特性,通过不断变换基座的两端的极性来推动磁性搅拌子转动,通过磁性搅拌子的转动带动样本旋转,使药物均匀混合;磁力搅拌器采用优质直流电机,噪音小,调速平稳;全封闭式加热盘可作辅助加热之用,可长期加热使用;由聚四氟乙烯和优质磁钢精制成的搅拌子,耐高温、耐磨、耐化学腐蚀、磁性强;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调混工作,使用十分理想与方便;搅拌器可设定温度及温度显示,可长期加热使用,数显直观准确。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所述步骤(3)中混合溶液的混合容器为1200ml的大烧杯。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所述步骤(4)中的pH的调节通过pH调节剂来调节。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所述pH调节剂为质量分数为85%碳酸钠溶液或氯化铝溶液。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6:对于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作如下试验,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考察:一、皮肤刺激性试验取健康家兔3只,体重2.0~2.5kg,将兔脊柱两侧去毛而不损伤皮肤,暴露两侧5cm至7cm的表皮,将本品1mL涂在左侧去毛区,右侧涂生理盐水对照,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观察涂漠部位的反应,结果各涂药部位皮肤均无红肿,发疹,水疱等现象。说明本品对皮肤无刺激性。二、成膜试验用软毛刷蘸取本涂膜液在玻璃板上轻轻涂上薄层,同时在湿疹患者6名在手背或脚趾涂膜一层本品观察成膜时间结果本涂膜剂在玻璃板上成膜时间为150s,在人体上为120s。说明本品的成膜性良好。三、临床疗效考察治疗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2-72岁,病程1个月至6个月之间。对照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8-68岁,病程平均4.2个月,以上病例均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临床上瘙痒、时有渗出倾向、结痂、易发炎,同时伴有红斑、血疹、血疱疹、糜烂、鳞屑、浸润。治疗组:用0.1%新洁尔灭溶液清洗病灶面后,涂膜湿疹清涂膜剂适量,每日2次,共治疗7天。对照组: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擦,每日2次,共治疗7日。观察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8天,症状消失,治愈率92.1%,有效率96.1%;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12天,治愈率56.3%,有效率72.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20g炉甘石粉末和10g丹皮酚加入250g乙醇中,搅拌溶解,获得混合溶液待用;(2)再均匀撒入4g聚乙烯醇,令其自然溶胀;(3)再加入1.0g环吡酮胺,不断搅拌,并加入乙醇至1000mL;(4)调节pH至6.0~7.0,搅匀,即得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20g炉甘石粉末和10g丹皮酚加入250g乙醇中,搅拌溶解,获得混合溶液待用;(2)再均匀撒入4g聚乙烯醇,令其自然溶胀;(3)再加入1.0g环吡酮胺,不断搅拌,并加入乙醇至1000mL;(4)调节pH至6.0~7.0,搅匀,即得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搅拌过程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盛世光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