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和换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55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至少一根换热管,换热管沿管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弯折形成若干平行的平直段和连接相邻平直段的折弯段,平直段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变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加工,而且可以和其他结构的换热器组装使用,不仅降低组装的难度,还可以提高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和换热模块
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和具有该换热器的换热模块。
技术介绍
多通道换热器由集流管、换热管和翅片组成,翅片设置在相邻换热管之间,制冷剂流过换热管内的通道与流经翅片的空气进行换热。为了在一定空间内尽可能的增大换热面积,现有的换热模块由两个沿集流管长度方向倾斜的换热器组成,两换热器的下边缘彼此靠近且上边缘间隔开,形成大致为V形侧面,使用时在该V形侧面上安装遮蔽板连接两个换热器,使气流通过两换热器表面。为了提高换热面积和效率,现有的换热模块将两片换热器折弯,使换热管延伸至V形侧面处,从而增大换热面积,但是倾斜换热器的折弯工艺复杂,提高加工和组装的难度,从而提高生产成本,且两侧的V形侧面进风量相对较少,将两侧的换热器和V形侧面的换热器无区分的设置,大大降低了V形侧面部分换热器的利用率,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能够灵活设置,便于加工和组装,并且具有较好的换热性能。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换热模块。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至少一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沿管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弯折形成若干平行的平直段和连接相邻平直段的折弯段,所述平直段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变短,所述相邻平直段间可设置翅片增加换热效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能够灵活设置,便于加工和组装。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管的至少一端连接一段集流管,所述换热管和集流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相邻平直段之间设有翅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至少两个换热管,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分别沿管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弯折形成若干平直段和折弯段,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上下排列,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的平直段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变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管的平直段水平设置,所述集流管的轴向与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平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至少两个换热管,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沿集流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每个换热管的至少一端与所述集流管流通。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换热器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两个第一集流管,以及设在两个第一集流管之间的若干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为上述所述的换热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模块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加工和组装,且具有较好的换热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模块包括两个换热器,所述两个换热器分别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一侧相互接触,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至少一根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沿管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弯折形成若干平行的平直段和连接相邻平直段的折弯段,所述平直段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变短,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折弯段的外端部与相邻的第一集流管的外壁面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个第一集流管左右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梯形结构或近梯形结构,所述第二换热器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位于同一侧的折弯段的外端部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折弯段的外端部与相邻的第一集流管的外壁面接触,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相互垂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至少一端与相邻的第一集流管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相邻第二换热管的管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相邻第一换热管的管间距。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换热管,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管上下排列,所述每个第二换热管的其中一端设有对应的第二集流管,所述每个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一集流管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四个换热器,所述四个换热器为对应设置的第一对换热器和第二对换热器,所述第一对换热器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对换热器设在第一对换热器的两侧,所述第二对换热器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对换热器和第二对换热器相互垂直,所述四个换热器中至少一个换热器为上述所述的换热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模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模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模块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模块的第四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换热器10、第一集流管11、第一换热管12、第一翅片13、隔板14、第二换热器20、第二集流管21、第二换热管22、平直段221、折弯段222、第二翅片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和换热模块,首先描述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模块,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模块包括两个第一换热器10和两个第二换热器20,两个第一换热器10对应设置,且两个第一换热器10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两个第二换热器20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换热器10。第一换热器10为普通的多通道换热器。第一换热器10包括两个第一集流管11,以及设在两个第一集流管11之间的若干第一换热管12,第一换热管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集流管11连通。第二换热器2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换热管22,第二换热管22反复弯折形成若干平行的平直段221和连接相邻平直段221的折弯段222,平直段221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变短使整个第二换热器20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相邻平直段221之间设有第二翅片2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模块,通过改变两个第二换热器20的结构,不仅增加了整个换热模块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性能,而且使整个换热模块便于加工和组装,降低生产成本。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换热器。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为第二换热器20。如图1-图4所示,第二换热器20包括至少一根第二换热管22,第二换热管22沿管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弯折形成若干平行的平直段221和连接相邻平直段221的折弯段222,平直段221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变短。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而且可以和其他换热器灵活组装。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一个第二换热管22,第二换热管22沿管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弯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和换热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包括至少一根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沿管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弯折形成若干平行的平直段和连接相邻平直段的折弯段,所述平直段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变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包括至少一根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沿管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弯折形成若干平行的平直段和连接相邻平直段的折弯段,所述平直段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变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至少一端连接一段集流管,所述换热管和集流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相邻平直段之间设有翅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换热管,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分别沿管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弯折形成若干平直段和折弯段,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上下排列,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的平直段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变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平直段水平设置,所述集流管的轴向与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换热管,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沿集流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每个换热管的至少一端与所述集流管流通。6.一种换热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换热器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两个第一集流管,以及设在两个第一集流管之间的若干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第一换热器和一个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一侧相互接触,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至少一根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沿管体的厚度方向反复弯折形成若干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笑鸣高强陶陈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