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403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舞台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舞台灯,包括灯头、支撑架和底箱,所述灯头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位于该上壳体下方的下壳体,下壳体设有第一散热口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挡水环,从而有效提高了散热和防水的性能;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2:1~4:1,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连接后形成为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有效提高了灯头与支撑架连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使得灯头的转动更加顺畅,减少了灯头在转动过程中的振动;灯头通过两个连接单元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连接,连接单元上设有防水密封圈,有效提高了舞台灯的灯头与支撑架的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Stage ligh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age lights, discloses a stage lamp comprises a lamp holder, a supporting frame and a bottom box, wherein the lamp holder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casing includes an upper casing and located below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is provided a water retaining ring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vents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reby effectively to improve the heat dissipation and waterproof performance;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height ratio range is 2:1 ~ 4:1,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is hermetically connected to form a large structure at both ends of middle and small,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amp and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exi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lamp rotate more smoothly, reduce the lamp the vibration in the rotating process; the lamp through the two connecting unit and the support fram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connect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proof sealing ring,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amp of stage lights and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waterproof property of the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舞台灯
本技术涉及舞台灯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散热型舞台灯。
技术介绍
舞台灯一般包括灯头、支撑架和底座,灯头的两侧可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上,底座用于支持支撑架;目前的舞台灯经常需要在户外露天的场合下使用,容易在下雨时导致灯头以及灯头与支撑架的连接处进水,导致损坏,然而将灯头完全密封又导致散热不佳,因而舞台灯迫切需要向既能有效散热又能有效防水的结构上进行改进,且现有灯头的结构设置不合理,使得灯头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不能同时符合转动灵活和结构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水和散热且满足灯头与支撑架连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的舞台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舞台灯,包括灯头、支撑架和底箱,所述灯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设于所述上壳体下方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连接后形成为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所述上壳体的高度和所述下壳体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2:1~4:1,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的外周围设有挡水环;所述灯头通过两个连接单元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每一套所述连接单元上分别设有防水密封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高度比值为12: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水环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挡水环和第二挡水环;所述第一散热口的外周围固设有支撑环,所述第一挡水环垂直设于所述支撑环的外边缘上;所述第一散热口处还盖合有尾盖,所述第二挡水环设于所述尾盖的内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挡水环位于所述第一挡水环的外围且与所述第一挡水环之间具有间隙。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水密封圈设有三个,分别为第一防水密封圈、第二防水密封圈和第三防水密封圈;每一套所述连接单元分别包括配合座和转轴,所述配合座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防水密封圈;所述配合座的外围上套设有第二防水密封圈;所述配合座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第三防水密封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密封环,且所述密封环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合座与所述转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箱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二散热口内设有挡水壁,所述挡水壁突出于所述第二散热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散热口的外侧设有挡水盖,所述挡水盖固定在所述底箱的侧壁上,且所述挡水盖在所述底箱的侧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散热口,所述挡水盖与所述挡水壁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挡水盖与所述底箱之间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散热口。本技术提供一种舞台灯,包括灯头、支撑架和底箱,所述灯头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位于该上壳体下方的下壳体,下壳体设有第一散热口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挡水环,从而有效满足了散热和防水的性能;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2:1~4:1,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连接后形成为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有效提高了灯头与支撑架连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使得灯头的转动更加顺畅,减少了灯头在转动过程中的振动;灯头通过两个连接单元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连接,连接单元上设有防水密封圈,有效提高了舞台灯的灯头与支撑架的连接处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舞台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舞台灯灯头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舞台灯灯头的尾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灯头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单元的结构展开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舞台灯的连接单元与支撑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舞台灯的配合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舞台灯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舞台灯的底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灯头;1、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2、支撑架;21、连接单元;3、底箱;4、尾盖;121、第一散热口;122、支撑环;123、第一挡水环;41、第二挡水环;5、配合座;51、第二防水密封圈;52、限位条;521、第一通孔;53、底座;54、环形凹槽;541、第一防水密封圈;55、中心孔;551、第三防水密封圈;6、转轴;61、插头;611、第二通孔;7、安装孔;8、密封环;9、挡水壁;91、第二散热口;92、第三散热口;93、挡水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舞台灯,其包括灯头100、支撑架2和底箱3,灯头100的两侧连接于支撑架2上,支撑架2的底部连接于底箱3上,灯头100包括壳体1,该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位于上壳体11下方的下壳体12,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密封连接后形成为如图1中所示的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高度比值L1:L2的范围为2:1~4:1,上壳体11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单元21与支撑架2可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该下壳体12上设有第一散热口121和多个挡水环,该挡水环设于第一散热口121的外周上,具有防水的效果,且多个挡水环间隔设置,形成连通的通风空间,使得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如图5所示,在连接单元21上设有多个防水密封圈,防止水从连接单元21内渗入而损坏舞台灯。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舞台灯,包括灯头、支撑架和底箱,所述灯头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位于该上壳体下方的下壳体,下壳体设有第一散热口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挡水环,从而有效满足了散热和防水的性能;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2:1~4:1,且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连接后形成为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有效提高了灯头与支撑架连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使得灯头的转动更加顺畅,减少了灯头在转动过程中的振动;灯头通过两个连接单元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连接,连接单元上设有防水密封圈,有效提高了舞台灯的灯头与支撑架的连接处的防水性能。具体地,挡水环至少设有两个(如2个、3个、4个均可),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舞台灯的灯头的下壳体12上设置有两个挡水环,如图3所示,分别为第一挡水环123和第二挡水环41,具体地,第一散热口121的外周围固设有支撑环122,该支撑环122的外边缘上设有第一挡水环123,该第一挡水环123与支撑环122垂直设置;如图4所示,第一散热口121处盖合有尾盖4,该尾盖4的内侧(即靠近第一散热口121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水环41,本实施例中的舞台灯,优选地,该第二挡水环41位于第一挡水环123的外围,且第二挡水环41和第一挡水环123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可以通风散热,而且双重阻隔,可以起到更有效的防水效果,且两层挡水环之间可形成一个储水槽来短暂储存雨水,使得防水效果更佳。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舞台灯的灯头,其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高度比值L1:L2为12:5,使得灯头的转动更加顺畅;上述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为一体成型,有效防止了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存在间隙而影响防水效果。优选地,如图5、6和7所示,每套连接单元21分别包括配合座5和转轴6,配合座5的一端嵌设于上壳体11的两侧,转轴6的一端设于支撑架2上的安装孔7内,转轴6的另一端与配合座5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得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舞台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舞台灯,包括灯头、支撑架和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设于所述上壳体下方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连接后形成为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所述上壳体的高度和所述下壳体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2:1~4:1,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的外周围设有挡水环;所述灯头通过两个连接单元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每一套所述连接单元上分别设有防水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台灯,包括灯头、支撑架和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设于所述上壳体下方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连接后形成为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所述上壳体的高度和所述下壳体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2:1~4:1,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的外周围设有挡水环;所述灯头通过两个连接单元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每一套所述连接单元上分别设有防水密封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高度比值为12: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环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挡水环和第二挡水环;所述第一散热口的外周围固设有支撑环,所述第一挡水环垂直设于所述支撑环的外边缘上;所述第一散热口处还盖合有尾盖,所述第二挡水环设于所述尾盖的内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水环位于所述第一挡水环的外围且与所述第一挡水环之间具有间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一体成型。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菊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擎田灯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