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艺蓉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12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其结构包括门、窗户、房屋框架、斜顶层、立柱斜架、上横梁、减震固架、中梁、支柱、墙体,所述房屋框架为长方体结构顶部设有斜顶层,所述减震固架由上连接板、钻孔、铅芯棒、伸缩弹簧、上缓震板、加强筋、下连接板、下缓震板组成,所述上缓震板通过伸缩弹簧连接下缓震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减震固架,通过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固定在中梁的中央处,当发生地震时由铅芯棒通过伸缩弹簧往左右两侧弹开,铅芯棒则会从钻孔延伸至上连接板稳固中梁的方向,通过加强筋进行加固,结合上缓震板与下缓震板,从而减轻中梁的坍塌力度,避免房屋整栋坍塌,使受伤人员可躲在角落处等待救护人员营救。

A kind of shock absorbing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amping type building, the structure including doors, windows, building frame, inclined top, inclined column frame, beam, frame, solid damping beam, pillar and wall, the top of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oblique frame is a cuboid structure at the top of the fixed frame is connected by the shock absorber board, drilling, core rod, a telescopic spring and a lead on the cushioning plate, reinforcing ribs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plate, cushioning plate, the cushioning plate by a telescopic spring is connected under the cushion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 damping plate and a lower fixing frame,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 at the center in the beam through the connection, when the earthquake occurs by the lead through the spring to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mandrel mandrel will bounce, lead from the drilling extended to the upper connecting plate in solid beam direction, through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combined with the cushioning plate and under corros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llapse of the middle beam and avoid the whole collapse of the house, the injured personnel can wait in the corner to wait for rescue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本技术是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属于建筑设备

技术介绍
房屋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530384.8的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包括地基,以及建设在地基上面的建筑物,在建筑物与地基之间设置有建筑基板,以及位于建筑基板下方的隔离层,隔离层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地基与建筑基板的弹簧;所述的建筑基板与建筑物固定连接,所述的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弹簧阻尼座和下弹簧阻尼座;地基与建筑基板之间设置有液压减震支撑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使用方便,在传统的建筑房屋的基础上,在用于起到减震和支持作用的弹簧两端各设置了阻尼材质的顶座或底座,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同时增设了液压减震支撑装置,不仅仅增加了减震效果,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对建筑房屋实现有限高度的提升,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潮、防水功能。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房屋抗压硬度小,在发生地震时,容易坍塌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以解决房屋抗压硬度小,在发生地震时,容易坍塌造成危险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其结构包括门、窗户、房屋框架、斜顶层、立柱斜架、上横梁、减震固架、中梁、支柱、墙体,所述房屋框架为长方体结构顶部设有斜顶层,房屋框架底部截面与侧面相互垂直为直角,所述房屋框架的高度为3m侧面设有墙体,所述墙体的高度与房屋框架相等,所述门为长方形高度为2.3m共有两个分别设在墙体左右两侧表面中央,所述窗户为正方形边长为1.6m,共有4个分别设在墙体左右两侧,所述窗户与门之间的距离为2m,所述斜顶层为长方形共有2个底部分别设在房屋框架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立柱斜架为长方体结构呈等距排列设在斜顶层底部,所述斜顶层与立柱斜架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所述上横梁为长方体结构与斜顶层长度相等,所述上横梁通过立柱斜架连接斜顶层,所述减震固架设在中梁表面中央,所述减震固架通过中梁连接墙体,所述中梁共有2个分别设在房屋框架前后两侧,所述中梁与支柱相互垂直为直角,所述支柱为长方体结构高度为2m与墙体相互平行,所述支柱通过中梁连接墙体。所述减震固架由上连接板、钻孔、铅芯棒、伸缩弹簧、上缓震板、加强筋、下连接板、下缓震板组成,所述上连接板为椭圆形直径为5cm焊接在钻孔左侧,所述铅芯棒为圆柱体结构左侧贯穿钻孔右侧,所述上连接板通过钻孔连接铅芯棒,所述铅芯棒长度为10cm与伸缩弹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伸缩弹簧表面为圆形且直径与上连接板相等为5cm,所述钻孔通过铅芯棒连接伸缩弹簧,所述上缓震板为长方体结构与下缓震板形状相同且长度相等为17cm,所述上缓震板通过伸缩弹簧连接下缓震板,所述加强筋与伸缩弹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下连接板与上连接板形状相同,所述下连接板与上连接板直径相等为5cm。进一步地,所述门为长方形焊接在墙体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窗户为正方形焊接在墙体表面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斜顶层焊接在立柱斜架顶部。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与中梁采用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支柱为长方体结构焊接在中梁底部。进一步地,所述铅芯棒为金属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减震固架,通过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固定在中梁的中央处,当发生地震时由铅芯棒通过伸缩弹簧往左右两侧弹开,铅芯棒则会从钻孔延伸至上连接板稳固中梁的方向,通过加强筋进行加固,结合上缓震板与下缓震板,从而减轻中梁的坍塌力度,避免房屋整栋坍塌,使受伤人员可躲在角落处等待救护人员营救。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固架示意图。图中:括门-1、窗户-2、房屋框架-3、斜顶层-4、立柱斜架-5、上横梁-6、减震固架-7、上连接板-701、钻孔-702、铅芯棒-703、伸缩弹簧-704、上缓震板-705、加强筋-706、下连接板-707、下缓震板-708、中梁-8、支柱-9、墙体-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其结构包括门1、窗户2、房屋框架3、斜顶层4、立柱斜架5、上横梁6、减震固架7、中梁8、支柱9、墙体10,所述房屋框架3为长方体结构顶部设有斜顶层4,房屋框架3底部截面与侧面相互垂直为直角,所述房屋框架3的高度为3m侧面设有墙体10,所述墙体10的高度与房屋框架3相等,所述门1为长方形高度为2.3m共有两个分别设在墙体10左右两侧表面中央,所述窗户2为正方形边长为1.6m,共有4个分别设在墙体10左右两侧,所述窗户2与门1之间的距离为2m,所述斜顶层4为长方形共有2个底部分别设在房屋框架3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立柱斜架5为长方体结构呈等距排列设在斜顶层4底部,所述斜顶层4与立柱斜架5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所述上横梁6为长方体结构与斜顶层4长度相等,所述上横梁6通过立柱斜架5连接斜顶层4,所述减震固架7设在中梁8表面中央,所述减震固架7通过中梁8连接墙体10,所述中梁8共有2个分别设在房屋框架3前后两侧,所述中梁8与支柱9相互垂直为直角,所述支柱9为长方体结构高度为2m与墙体10相互平行,所述支柱9通过中梁8连接墙体10。所述减震固架7由上连接板701、钻孔702、铅芯棒703、伸缩弹簧704、上缓震板705、加强筋706、下连接板707、下缓震板708组成,所述上连接板701为椭圆形直径为5cm焊接在钻孔702左侧,所述铅芯棒703为圆柱体结构左侧贯穿钻孔702右侧,所述上连接板701通过钻孔702连接铅芯棒703,所述铅芯棒703长度为10cm与伸缩弹簧70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伸缩弹簧704表面为圆形且直径与上连接板701相等为5cm,所述钻孔702通过铅芯棒703连接伸缩弹簧704,所述上缓震板705为长方体结构与下缓震板708形状相同且长度相等为17cm,所述上缓震板705通过伸缩弹簧704连接下缓震板708,所述加强筋706与伸缩弹簧70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下连接板707与上连接板701形状相同,所述下连接板707与上连接板701直径相等为5cm。本专利所说的铅芯棒703用于在压制方向在压坯或烧结体内成形轮廓面的模具的部件,所述加强筋706增加结合面的强度。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通过支柱9配合中梁8支撑上横梁6的力度,由房屋框架3上的立柱斜架5支撑斜顶层4,门1可使人们进行出入,窗户2便于打开透气,通过上连接板701与下连接板707固定在中梁8的中央处,当发生地震时由铅芯棒703通过伸缩弹簧704往左右两侧弹开,铅芯棒703则会从钻孔702延伸至上连接板701稳固中梁8的方向,通过加强筋706进行加固,结合上缓震板705与下缓震板708,从而减轻中梁8的坍塌力度,避免房屋整栋坍塌,使受伤人员可躲在角落处等待救护人员营救。本技术的门1、窗户2、房屋框架3、斜顶层4、立柱斜架5、上横梁6、减震固架7、中梁8、支柱9、墙体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其结构包括门(1)、窗户(2)、房屋框架(3)、斜顶层(4)、立柱斜架(5)、上横梁(6)、减震固架(7)、中梁(8)、支柱(9)、墙体(10),所述房屋框架(3)为长方体结构顶部设有斜顶层(4),房屋框架(3)底部截面与侧面相互垂直为直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框架(3)的高度为3m侧面设有墙体(10),所述墙体(10)的高度与房屋框架(3)相等,所述门(1)为长方形高度为2.3m共有两个分别设在墙体(10)左右两侧表面中央,所述窗户(2)为正方形边长为1.6m,共有4个分别设在墙体(10)左右两侧,所述窗户(2)与门(1)之间的距离为2m,所述斜顶层(4)为长方形共有2个底部分别设在房屋框架(3)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立柱斜架(5)为长方体结构呈等距排列设在斜顶层(4)底部,所述斜顶层(4)与立柱斜架(5)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所述上横梁(6)为长方体结构与斜顶层(4)长度相等,所述上横梁(6)通过立柱斜架(5)连接斜顶层(4),所述减震固架(7)设在中梁(8)表面中央,所述减震固架(7)通过中梁(8)连接墙体(10),所述中梁(8)共有2个分别设在房屋框架(3)前后两侧,所述中梁(8)与支柱(9)相互垂直为直角,所述支柱(9)为长方体结构高度为2m与墙体(10)相互平行,所述支柱(9)通过中梁(8)连接墙体(10),所述减震固架(7)由上连接板(701)、钻孔(702)、铅芯棒(703)、伸缩弹簧(704)、上缓震板(705)、加强筋(706)、下连接板(707)、下缓震板(708)组成,所述上连接板(701)为椭圆形直径为5cm焊接在钻孔(702)左侧,所述铅芯棒(703)为圆柱体结构左侧贯穿钻孔(702)右侧,所述上连接板(701)通过钻孔(702)连接铅芯棒(703),所述铅芯棒(703)长度为10cm与伸缩弹簧(70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伸缩弹簧(704)表面为圆形且直径与上连接板(701)相等为5cm,所述钻孔(702)通过铅芯棒(703)连接伸缩弹簧(704),所述上缓震板(705)为长方体结构与下缓震板(708)形状相同且长度相等为17cm,所述上缓震板(705)通过伸缩弹簧(704)连接下缓震板(708),所述加强筋(706)与伸缩弹簧(70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下连接板(707)与上连接板(701)形状相同,所述下连接板(707)与上连接板(701)直径相等为5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其结构包括门(1)、窗户(2)、房屋框架(3)、斜顶层(4)、立柱斜架(5)、上横梁(6)、减震固架(7)、中梁(8)、支柱(9)、墙体(10),所述房屋框架(3)为长方体结构顶部设有斜顶层(4),房屋框架(3)底部截面与侧面相互垂直为直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框架(3)的高度为3m侧面设有墙体(10),所述墙体(10)的高度与房屋框架(3)相等,所述门(1)为长方形高度为2.3m共有两个分别设在墙体(10)左右两侧表面中央,所述窗户(2)为正方形边长为1.6m,共有4个分别设在墙体(10)左右两侧,所述窗户(2)与门(1)之间的距离为2m,所述斜顶层(4)为长方形共有2个底部分别设在房屋框架(3)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立柱斜架(5)为长方体结构呈等距排列设在斜顶层(4)底部,所述斜顶层(4)与立柱斜架(5)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所述上横梁(6)为长方体结构与斜顶层(4)长度相等,所述上横梁(6)通过立柱斜架(5)连接斜顶层(4),所述减震固架(7)设在中梁(8)表面中央,所述减震固架(7)通过中梁(8)连接墙体(10),所述中梁(8)共有2个分别设在房屋框架(3)前后两侧,所述中梁(8)与支柱(9)相互垂直为直角,所述支柱(9)为长方体结构高度为2m与墙体(10)相互平行,所述支柱(9)通过中梁(8)连接墙体(10),所述减震固架(7)由上连接板(701)、钻孔(702)、铅芯棒(703)、伸缩弹簧(704)、上缓震板(705)、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蓉
申请(专利权)人:王艺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