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893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边装置,包括呈贯通设置的引导体和成型体、连通于引导体和成型体的变形部;所述引导体内部远离成型体一端设有与沿布条传送方向呈平行设置的折板,所述折板和引导体内壁分别与布条的内外表面呈抵触设置且用于实现布条毛边直角翻折;所述变形部高度沿引导体至成型体方向呈逐渐收缩设置实现布条对中翻折;所述成型体设有呈相对设置且向内弯折的U形部,所述U形部内壁抵触于布条外表面实现布条毛边向内翻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可以减少缝制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包边装置。

A wrap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rapping device comprises a set of deformation through the guiding body and the molding body, connected to the guide body and shaped body; the guide body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molding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loth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direc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the folded plate and the guide wall surface is respectively inside and outside with the conflict set and used for cloth cloth folding the edge angle; deformation height along the conductor to the molding direction gradually shrink on the folded cloth setting; the shap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rranged correspondingly and inward U shaped part is bent, the U shaped inner conflict in outer cloth the surface of the cloth is folded inward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rapping device which can reduce the process of sew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服装缝纫
,特别涉及一种包边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作布制腰带的生产工艺中,在缝制之前,布料呈长条型,并且两侧边为毛边,为了美观的要求,所以在进行缝制时,需要将毛边隐藏至内部。一般的制造工艺为:1、先将布条对折、整烫;2、再将对折布条的毛边进行车缝;3、车缝后把布条整体往外翻出,将原先的内表面翻至外侧;4、再分别对布条的两长边进行平车压线。可见,缝制一条腰带的工艺步骤繁多,且需要较高的劳动强度,操作难度大,效率低下,在大批量生产同一种产品时,人工操作会导致产品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边装置,通过引导体、变形部和成型体,将长条布条进行对折且翻边,在缝制之前使布条的毛边置于内侧,从而可以减少缝制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边装置,包括呈贯通设置的引导体和成型体、连通于引导体和成型体的变形部;所述引导体内部远离成型体一端设有与沿布条传送方向呈平行设置的折板,所述折板和引导体内壁分别与布条的内外表面呈抵触设置且用于实现布条毛边直角翻折;所述变形部高度沿引导体至成型体方向呈逐渐收缩设置实现布条对中翻折;所述成型体设有呈相对设置且向内弯折的U形部,所述U形部内壁抵触于布条外表面实现布条毛边向内翻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长条型的布条首先通入到引导体中,从而利用其内部折板的作用,将布条的两侧毛边先进行直角弯折,可以有效控制毛边向内翻折的长度,从而对最终缝制完的布条宽度起到限制作用,使每一段布条毛边的翻边程度可以保持一致;利用折板来起到翻边效果,可以使布条在传送过程中与其发生抵触,从而能使布条具有折痕,从而方便后续的成型及缝制,毛边的翻边更稳定;再依靠变形部将布条完成对中翻折,依靠变形部的自身形变作用,将布条的形状进行引导变形;再将布条通过成型体中的U形部,使布条的两侧毛边可以从直角翻折的状态变换到向内翻折,两个相对设置的U形部造型相同,从而当布条从中传送出来后可以保持以中心呈对称设置,并且能够依靠U形部来对布条最终的宽度进行控制,使每一条的布条在通过包边装置后形状都能保持一致,并且完成对折和毛边翻边,进而就能一次性对布条进行平车,省去了人力对布条的逐步翻折和缝制,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体位于布条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与布条竖直表面呈垂直设置的第一翻边;所述折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沿布条宽度方向与引导体呈滑移配合的折边体,两个所述折边体相背离一侧设有与第一翻边表面呈平行设置的第二翻边;所述引导体内设有与两个折边体相靠近一端均呈抵触且推动两个折边体反向移动实现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呈抵触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翻边和折边体的第二翻边的抵触设置,能够将从两者之间穿过的布条进行毛边翻折,依靠两个可相反运动的折边体对布条起到机械按压的作用,从而完成对布条向内翻折毛边长度的控制,并且依靠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抵触作用,使布条的两侧具有与第一翻边长度方向呈平行设置的折痕,使毛边向内翻折后不会自动翻出,并且能使最终布条的缝制质量更高,也使整块布条更平整;而利用驱动组件能够实现折边体的自动折边,省去了人力的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引导体的椭圆体、驱动椭圆体中心转动的微型电机、连接于两个折边体之间的回复件,所述椭圆体与两个折边体相靠近一端均呈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椭圆体转动,使与其外圆呈抵触设置的两个折边体能够反向且分别朝着引导体两侧的第一翻边进行往复运动,使折边体可以将布条按压到第一翻边上,从而依靠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抵触作用,对布条的两侧毛边进行按压弯折;并且依靠持续转动的椭圆体,能够带动折边体往复运动,从而在布条传送过程中,对布条的每一段都能起到翻边弯折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连通有第一热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折板内部的空腔,并依靠第一热水管可以对折板内部进行通入热水,从而使折板具有较高的温度,在按压翻折布条时,依靠折板内部热水的作用,可以使布条的毛边具有更明显的折痕,同时还能将其进行平整烫压,将整烫与翻折毛边一次性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布条的缝制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U形部背离布条毛边一端之间一体成型有弹性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两个U形部之间具有一个相互靠近的弹性力,使两者能够保持相抵触,从而对位于其中的布条起到按压作用,使布条形状可以达到最终所需的要求,在将布条传送出来时,布条不会发生自动散开,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缝制质量;并且,在第一次将布条穿设过包边装置时,由于成型体的出口口径较小,所以难以穿过,此时,就能直接打开两个U形部,方便工作人员在第一次时顺利将布条穿过成型体,并且一旦布条在成型体中卡住时,可以把两个U形部分开进行抽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部远离变形部一侧转动连接有与布条表面呈抵触设置的滚筒,所述滚筒两端与U形部之间连接有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条从成型体中穿设出来后,利用扭簧的弹性力,能够使滚筒对布条表面产生一个按压作用,从而可以对布条的对中折痕进行按压,使布条的中间折痕也能明显平整,实现机械翻折成型,从而可以提高其缝制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筒设有内腔,所述滚筒端部连通有第二热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筒的内腔,并依靠第二热水管可以对滚筒内部进行通入热水,从而使滚筒外壁具有较高的温度,在按压布条时,依靠滚筒内部热水的作用,可以使布条两侧都能具有更明显的折痕,同时还能将其进行平整烫压,将整烫与包边两个步骤一次性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布条的缝制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体远离变形部一侧连通有呈贯穿设置且用于穿设布条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内壁上滑移连接有呈相对设置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与导向部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夹紧块背离弹簧一端与布条表面呈紧贴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部能够对布条在传送进引导体内部时,可以对布条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可以使折板在对布条进行毛边翻折时确保两侧向内翻进的程度保持一致,提高毛边翻折精度,确保在批量生产时产品形状的一致性;并且依靠夹紧块,能够对布条的位置进行确定,避免在传送过程中,布条会因其较软的材质发生扭曲偏转而无法顺利准确地传送进引导体内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合折板和滚筒,能够对布条的两侧长边同时起到整烫作用,使布条获得平齐的折痕线,使缝制完的布条表面平整,获得更高的缝制质量,并且有别于现有包边装置利用装置自身的形变作用而完成翻边,本方案利用机械按压完成折边和包边工艺,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折边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布条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II部放大图,主要体现引导体;图5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导向部和成型体。附图标记:1、长条型布条;11、毛边;2、管状型布条;3、引导体;31、第一翻边;4、折板;41、折边体;411、直板;412、第二翻边;5、椭圆体;51、微型电机;52、回复件;6、第一热水管;61、热水箱;7、联动杆;8、变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包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呈贯通设置的引导体(3)和成型体(9)、连通于引导体(3)和成型体(9)的变形部(8);所述引导体(3)内部远离成型体(9)一端设有与沿布条传送方向呈平行设置的折板(4),所述折板(4)和引导体(3)内壁分别与布条的内外表面呈抵触设置且用于实现布条毛边(11)直角翻折;所述变形部(8)高度沿引导体(3)至成型体(9)方向呈逐渐收缩设置实现布条对中翻折;所述成型体(9)设有呈相对设置且向内弯折的U形部(92),所述U形部(92)内壁抵触于布条外表面实现布条毛边(11)向内翻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呈贯通设置的引导体(3)和成型体(9)、连通于引导体(3)和成型体(9)的变形部(8);所述引导体(3)内部远离成型体(9)一端设有与沿布条传送方向呈平行设置的折板(4),所述折板(4)和引导体(3)内壁分别与布条的内外表面呈抵触设置且用于实现布条毛边(11)直角翻折;所述变形部(8)高度沿引导体(3)至成型体(9)方向呈逐渐收缩设置实现布条对中翻折;所述成型体(9)设有呈相对设置且向内弯折的U形部(92),所述U形部(92)内壁抵触于布条外表面实现布条毛边(11)向内翻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导体(3)位于布条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与布条竖直表面呈垂直设置的第一翻边(31);所述折板(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沿布条宽度方向与引导体(3)呈滑移配合的折边体(41),两个所述折边体(41)相背离一侧设有与第一翻边(31)表面呈平行设置的第二翻边(412);所述引导体(3)内设有与两个折边体(41)相靠近一端均呈抵触且推动两个折边体(41)反向移动实现第一翻边(31)与第二翻边(412)呈抵触的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良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龙跃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