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865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及下料装置,该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包括绞龙、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横杆,所述绞龙上设有绞龙轴和通过所述绞龙轴带动的偏心凸轮轴,所述绞龙轴的中心线与所述偏心凸轮轴的中心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偏心凸轮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呈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下料的过程中横杆上下移动将下料仓内的饲料搅碎,达到破拱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保证了饲料的正常输送,又节省了人力消耗,同时也无需增设振动设备,减少了造价成本和维修成本。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feeding device of a broken ar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oken feeding mechanism and feeding device of the arch, the arch breaking and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n auger, a supporting rod and bar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the auger is arranged on the auger shaft and the auger shaft drives the eccentric cam shaft and the interva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enter line of the packing auger shaft and the eccentric cam axes, on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eccentric cam shaft rotatably connected, angle was set up between the bar and the support bar. The utility model moves up and down the bar in the process of feeding the material and churn the feed in the lower silo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breaking the arch.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e normal conveying of feed, saves manpower consumption, and does not need additional vibration equipment at the same time, which reduces the cost and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及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下料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养殖业一般都采用饲料喂养,饲料装在下料装置的料塔或料斗里面,一般情况下饲料都是颗粒料或者是粉体料。饲料的颗粒状和粉状就会引发一个问题:饲料结拱。表现为绞龙在转动,但是料塔或料斗里的饲料没有正常往下掉,饲料形成了“空洞”,导致自动饲喂失败。目前养殖场的处理办法是人工敲击料塔或者料斗,或者安装震动设备在料塔或者料斗上面,以达到一个饲料破拱的效果。采用人工敲击的处理方式会消耗大量人力,为饲养员带来额外的工作量,降低了饲养员工作效率;安装震动设备的处理方式则需要额外的机械设备,震动设备造价高,且安装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及下料装置,其能够有效地消除饲料结拱现象,保证饲料输送正常。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包括绞龙、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横杆,所述绞龙上设有绞龙轴和通过所述绞龙轴带动的偏心凸轮轴,所述绞龙轴的中心线与所述偏心凸轮轴的中心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偏心凸轮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呈夹角设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在绞龙输料的过程中,绞龙轴转动,绞龙轴转动的过程中将带动偏心凸轮轴回转,偏心凸轮轴回转的时候将带动支撑杆上下移动且可在绞龙轴的两侧摆动,从而带动横杆一并移动。可将横杆设置于下料仓内,从而在下料的过程中横杆上下移动以及往复摆动将下料仓内的饲料搅碎,达到破拱的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保证了饲料的正常输送,并且其利用绞龙上的动力源,无需增设动力源,达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本技术即节省了人力消耗,同时也无需增设振动设备,减少了造价成本和维修成本。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为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所述横杆沿着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至少两根横杆,从而在下料仓的不同高度上均可实现破拱的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根所述横杆沿着所述支撑杆的周向错位布置,从而在下料仓内实现均匀的周向破拱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垂直于所述支撑杆设置,用以增强横杆的破拱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横杆一一对应的插孔,所述第一横杆插设于所述插孔内,从而实现第一横杆的简易安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包括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二横杆的简易安装,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二横杆的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横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角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偏心凸轮轴连接的一端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偏心凸轮轴上。通过轴套套设于偏心凸轮轴上,从而实现支撑杆与偏心凸轮轴的铰接,保证支撑杆与偏心凸轮轴之间连接牢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绞龙轴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轴段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分别位于所述偏心凸轮轴的两侧,所述第一轴段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偏心凸轮轴连接,所述第二轴段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偏心凸轮轴连接。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用于为偏心凸轮轴的回转避让空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扭矩输出源,所述扭矩输出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绞龙轴连接。通过扭矩输出源带动绞龙轴转动,进而带动偏心凸轮轴回转。本技术实施例仅需要设置一个扭矩输出源即可,达到了节约制作成本的效果。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仓、输料筒和上述的可破拱的输料机构,所述输料筒和所述下料仓连通,所述绞龙设于所述输料筒内,所述横杆位于所述下料仓内。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料装置,在下料的过程中偏心凸轮轴带动横杆上下移动将下料仓内的饲料搅碎,达到破拱的效果。本技术保证了饲料的正常输送,极大地提高了下料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同时又节省了人力消耗,也无需增设振动设备,减少了造价成本和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破拱的输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破拱的输料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可破拱的输料机构,110、绞龙,111、绞龙轴,1111、第一轴段,1112、第二轴段,112、螺旋叶片,1121、第一螺旋叶片,1122、第二螺旋叶片,113、偏心凸轮轴,114、第一连接件,115、第二连接件,120、支撑杆,121、插孔,122、轴套,130、横杆,131、第一横杆,132、第二横杆,1321、套环,200、输料筒,300、下料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居中的元件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而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及“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仓300、输料筒200和可破拱的输料机构100。所述下料仓300可为料斗或料塔。所述输料筒200位于所述下料仓300的下方且与所述下料仓300连通。其中,所述可破拱的输料机构100,包括绞龙110、支撑杆120和设于所述支撑杆120上的横杆130。所述绞龙110设于输料筒200内。请结合图2和图3,所述绞龙110设有绞龙轴111和通过所述绞龙轴111带动的偏心凸轮轴113。所述绞龙轴111的中心线与所述偏心凸轮轴113的中心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杆120的一端伸入输料筒200内并与所述偏心凸轮轴113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位于下料仓300内。所述横杆130位于所述下料仓300内且与所述支撑杆120之间呈夹角设置。下面对可破拱的输料机构100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作如下说明:在绞龙110输料的过程中,绞龙轴111转动,带动螺旋叶片112传动,从而将饲料持续往前输送。在绞龙轴111转动的过程中将同时带动偏心凸轮轴113回转,偏心凸轮轴113回转的时候将带动支撑杆120动作。此时由于下料仓300的内壁可对横杆130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偏心凸轮轴113回转的时候支撑杆120和横杆130不会跟随翻转,仅会上下移动且可在绞龙轴111的两侧摆动,从而带动横杆130一并移动,进而在下料的过程中横杆130将下料仓300内的饲料搅碎,达到破拱的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保证了饲料的正常输送,并且其利用绞龙110上的动力源,无需增设动力源,达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本技术即节省了人力消耗,同时也无需增设振动设备,减少了造价成本和维修成本。可选地,所述横杆130为至少两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及下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龙、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横杆,所述绞龙上设有绞龙轴和通过所述绞龙轴带动的偏心凸轮轴,所述绞龙轴的中心线与所述偏心凸轮轴的中心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偏心凸轮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呈夹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龙、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横杆,所述绞龙上设有绞龙轴和通过所述绞龙轴带动的偏心凸轮轴,所述绞龙轴的中心线与所述偏心凸轮轴的中心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偏心凸轮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呈夹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为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所述横杆沿着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根所述横杆沿着所述支撑杆的周向错位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垂直于所述支撑杆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横杆一一对应的插孔,所述第一横杆插设于所述插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破拱的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包括第二横杆,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尚基吕晓能陈龙邝伟权郑家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