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稳定饲用纤维素酶的固态生产技术,属于饲料微生物添加剂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1.毛壳菌试管斜面45~55℃培养100~150hr。三角瓶种子45~55℃培养150~180hr。种曲45~55℃,相对湿度83~88%的条件下自然通风培养,料层表面变为灰褐色后,停止培养。毛壳菌固态培养,培养基为麸皮100%,料水比1∶1.1~1.3,灭菌后冷却到50~55℃时接种,按1%接种量接种,拌匀。24hr内使温度维持在40~45℃,静止培养。24~30hr料层开始出现白色菌丝,48~54hr后可升到48~52℃。当温度升到54~56℃时,料层开始结块,进行间歇通风。70~72hr时翻曲一次,进行连续通风,若温度高于56℃时,通冷空气,使料温维持在48~52℃。90~120hr料层开始变淡褐色,停止通风,培养结束。进行气流干燥,至水分10.0~12.0%时结束,采用CMC法分析纤维素酶的活力,每克产品酶活1500~3000U。2.产品对热稳定性:样品于60℃烘箱处理60分钟,酶活损失率小于3%,100℃烘箱处理60分钟,酶活损失率小于10%。该纤维素酶最佳作用温度50~6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饲用纤维素酶固态生产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法生产的产品具有酶活热稳定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稳定饲用纤维素酶的固态生产技术,属于饲料微生物添加剂
技术介绍
由于纤维素酶属于生物活性物质,对外界的环境条件的影响敏感,尤其是受热更容易失活。目前,饲用纤维素酶产品都不耐热,尤其在饲料制粒过程中受热活性损失巨大,导致实际使用成本过高、效果不够理想。饲用纤维素酶生产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即液态发酵生产和固态发酵生产,液态发酵生产技术单位酶活较低,产品需要分离、提取、浓缩,工艺复杂,而且成本偏高;固态发酵技术单位酶活较高,产品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于生产饲用粗酶制剂。现有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由嗜温性的真菌木霉、曲霉、青霉,它们产生的饲用纤维素酶热稳定性差,成本偏高,生产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提高饲用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研究一种利用新菌种生产饲用纤维素酶的技术,解决目前产品存在的不耐热、成本高、工艺复杂等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攻关的主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稳定饲用纤维素酶的固态生产技术,利用高酶活特性的嗜热菌株毛壳菌(C.thermophile)通过固态发酵技术生产对热稳定的饲料用纤维素粗酶制剂,最大限度的提高酶的对热稳定性,并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工艺简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毛壳菌试管斜面培养基为固体PDA培养基,45~55℃培养100~150hr。然后三角瓶种子培养基(麸皮100%,料水比1∶1.0~1.2),45~55℃培养150~180hr,中间扣瓶2次。种曲培养基(麸皮100%,料水比1∶1.1~1.3),45~55℃,相对湿度83~88%的条件下自然通风培养,若温度超过55℃,则进行翻曲降温,130~150hr后料层表面变为灰褐色后,停止培养,备用。毛壳菌固体深层通风培养,培养基(麸皮100%,料水比1∶1.1~1.3),灭菌后冷却到50~55℃时接种,按1%接种量接种,拌匀。24hr内使温度维持在40~45℃,静止培养。24~30hr料层开始出现白色菌丝,48~54hr后可升到48~52℃。当温度升到54~56℃时,料层开始结块,进行间歇通风。70~72hr时翻曲一次,进行连续通风,若温度高于56℃时,通冷空气,使料温维持在48~52℃。90~120hr料层开始变淡褐色,停止通风,培养结束。培养结束,把发酵料移出通风池,进行气流干燥,至水分10.0~12.0%时结束,采用CMC法分析纤维素酶的活力,每克产品酶活1500~3000U。产品经过粉碎,80%以上通过40目分样筛。产品对热稳定性试验样品于60℃烘箱处理60分钟,酶活损失率小于3%,100℃烘箱处理60分钟,酶活损失率小于10%。该纤维素酶最佳作用温度50~60℃。本专利技术的饲用纤维素酶固态生产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法生产的产品具有酶活热稳定好的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毛壳菌试管斜面培养基为固体PDA培养基,45℃培养150hr。然后三角瓶种子培养基(麸皮100%,料水比1∶1.0),45℃培养180hr,中间扣瓶2次。种曲培养基(麸皮100%,料水比1∶1.1),45℃,相对湿度83%的条件下自然通风培养,130hr后料层表面变为灰褐色后,停止培养,备用。毛壳菌固体深层通风培养,培养基(麸皮100%,料水比1∶1.),灭菌后冷却到50℃时接种,按1%接种量接种,拌匀。24hr内使温度维持在40℃,静止培养。28hr料层开始出现白色菌丝,52hr后可升到50℃。当温度升到55℃时,料层开始结块,进行间歇通风。70hr时翻曲一次,进行连续通风,使料温维持在48~52℃。110hr料层开始变淡褐色,停止通风,培养结束。培养结束,把发酵料移出通风池,进行气流干燥,水分11.2%,采用CMC法分析纤维素酶的活力,每克产品酶活2600U。产品经过粉碎,89%通过40目分样筛。产品对热稳定性试验对酶粉进行温度处理,共选取7个温度40℃、50℃、60℃、70℃、80℃、90℃、100℃,并以原样作对照。酶粉称取2.5克酶粉,其含水量为11.2%,置于90mm平皿盖中,共称取14份,置烘箱中处理1小时,每个温度均做平行,结果如下 实施例2毛壳菌试管斜面培养基为固体PDA培养基,55℃培养100hr。然后三角瓶种子培养基(麸皮100%,料水比1∶1.2),55℃培养150hr,中间扣瓶2次。种曲培养基(麸皮100%,料水比1∶1.3),55℃,相对湿度88%的条件下自然通风培养,150hr后料层表面变为灰褐色后,停止培养,备用。毛壳菌固体深层通风培养,培养基(麸皮100%,料水比1∶1.3),灭菌后冷却到55℃时接种,按1%接种量接种,拌匀。24hr内使温度维持在45℃,静止培养。25hr料层开始出现白色菌丝,50hr后可升到52℃。当温度升到56℃时,料层开始结块,进行间歇通风。72hr时翻曲一次,使料温维持在48~52℃。95hr料层开始变淡褐色,停止通风,培养结束。培养结束,把发酵料移出通风池,进行气流干燥,水分10.0%,采用CMC法分析纤维素酶的活力,每克产品酶活2300U。产品经过粉碎,85%通过40目分样筛。产品对热稳定性试验对酶粉进行温度处理,共选取7个温度40℃、50℃、60℃、70℃、80℃、90℃、100℃,并以原样作对照。酶粉称取2.5克酶粉,其含水量为10.0%,置于90mm平皿盖中,共称取14份,置烘箱中处理1小时,每个温度均做平行,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一种热稳定饲用纤维素酶的固态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1、毛壳菌试管斜面45~55℃培养100~150hr。三角瓶种子45~55℃培养150~180hr。种曲45~55℃,相对湿度83~88%的条件下自然通风培养,料层表面变为灰褐色后,停止培养。毛壳菌固态培养,培养基为麸皮100%,料水比1∶1.1~1.3,灭菌后冷却到50~55℃时接种,按1%接种量接种,拌匀。24hr内使温度维持在40~45℃,静止培养。24~30hr料层开始出现白色菌丝,48~54hr后可升到48~52℃。当温度升到54~56℃时,料层开始结块,进行间歇通风。70~72hr时翻曲一次,进行连续通风,若温度高于56℃时,通冷空气,使料温维持在48~52℃。90~120hr料层开始变淡褐色,停止通风,培养结束。进行气流干燥,至水分10.0~12.0%时结束,采用CMC法分析纤维素酶的活力,每克产品酶活1500~3000U。2.产品对热稳定性样品于60℃烘箱处理60分钟,酶活损失率小于3%,100℃烘箱处理60分钟,酶活损失率小于10%。该纤维素酶最佳作用温度50~60℃。全文摘要一种热稳定饲用纤维素酶的固态生产技术,属于饲料微生物添加剂
其特征在于1.毛壳菌试管斜面45~55℃培养100~150hr。三角瓶种子45~55℃培养150~180hr。种曲45~55℃,相对湿度83~88%的条件下自然通风培养,料层表面变为灰褐色后,停止培养。毛壳菌固态培养,培养基为麸皮100%,料水比1∶1.1~1.3,灭菌后冷却到50~55℃时接种,按1%接种量接种,拌匀。24hr内使温度维持在40~45℃,静止培养。24~30hr料层开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稳定饲用纤维素酶的固态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毛壳菌试管斜面45~55℃培养100~150hr。三角瓶种子45~55℃培养150~180hr。种曲45~55℃,相对湿度83~88%的条件下自然通风培养,料层表面变为灰褐色后,停止 培养。毛壳菌固态培养,培养基为麸皮100%,料水比1∶1.1~1.3,灭菌后冷却到50~55℃时接种,按1%接种量接种,拌匀。24hr内使温度维持在40~45℃,静止培养。24~30hr料层开始出现白色菌丝,48~54hr后可升到48~52℃。当温度升到54~56℃时,料层开始结块,进行间歇通风。70~72hr时翻曲一次,进行连续通风,若温度高于56℃时,通冷空气,使料温维持在48~52℃。90~120hr料层开始变淡褐色,停止通风,培养结束。进行气流干燥,至水分10.0~12.0%时结束,采用CMC法分析纤维素酶的活力,每克产品酶活1500~3000U。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训,李多川,单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军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