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智能侧插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416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形智能侧插排,包括设有开关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沿周向设有多个插座体,所述插座体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插孔正对设置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包括三插孔和双插孔,所述插座体内设有安全门组件,其包括用于阻挡双插孔的上挡件和用于阻挡三插孔的下挡件,所述上挡件和下挡件通过弹性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同时插接多个插头而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涉,安全性能高,功能多样化,更加智能化,使用体验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智能侧插排
本技术属于插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形智能侧插排。
技术介绍
传统的插座将插孔设置在一个侧面上,使用时插孔之间会产生干涉,不能充分利用每一个插孔。而且开放型的插孔很容易导致插座内的导电片受潮或积聚灰尘而影响导电效率,也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儿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容易将手指或导电异物插入插孔中发生触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孔的利用率高、在不使用时对插孔进行屏蔽的方形智能侧插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形智能侧插排,包括设有开关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沿周向设有多个插座体,所述插座体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插孔正对设置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包括三插孔和双插孔,所述插座体内设有安全门组件,其包括用于阻挡双插孔的上挡件和用于阻挡三插孔的下挡件,所述上挡件和下挡件通过弹性件相连。将第二插孔设置在壳体侧壁上,壳体呈方形结构,从而第二插孔上都插接插头时,相邻的插头不会产生干涉,使用方便,而且节约空间;安全门组件的设置使得双插孔和三插孔内都形成阻挡物,避免孩童误将导电物体插入导致触电危险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插座体包括连接后可形成用于供安全门组件活动的腔室的上部体和下部体。上部体和下部体扣接,使得安装拆卸工艺更加简单,而腔室的设置保证上挡件和下挡件都能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就上下移动,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操作省力便捷。进一步的,所述上部体内设有支撑棱,该支撑棱的高度与上挡件的高度相当。进一步的,所述上挡件上设有可覆盖双插孔的第一斜面,所述下挡件上设有可覆盖三插孔的第二斜面,所述弹性件分别与上挡件和下挡件相抵。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设置减小了推动上挡件和下挡件所需要的外力,操作更加顺畅。进一步的,所述下挡件上设有可与上部体相抵的挡块,所述上挡件上设有供插座的接地插片穿过的通槽,该通槽周向形成可与上部体相抵的挡圈。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连接多个插座体的一体式铜条。一体式铜条的设置改善了导电性能,无需电线焊接,避免其受热而导致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侧壁设有USB插口。进一步的,还包括可与智能控制设备无线连接的WIFI模块。进一步的,还包括可与智能控制设备无线连接的遥控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为智能手机,所述的智能手机安装有用于信息发射的APP。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以同时插接多个插头而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涉,安全性能高,功能多样化,更加智能化,使用体验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部体和安全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部体和下部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插座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插座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插座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8所示,一种方形智能侧插排,包括呈方形的壳体1,壳体1上设有开关11和电源线出入口15,壳体1的四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插孔12和USB插口14。每个第一插孔12对应位置的壳体1内部安装有一个插座体2,插座体2上开设有第一插孔21,该第一插孔21与第二插孔12正对设置,即插头可以依次穿过第二插孔12和第一插孔21与插座体2内的铜条电连。插座体2包括上部体22、下部体23及盖体24,上部体22两侧形成有卡口213,下部体23两侧形成有可与卡口213扣接的卡扣231,卡扣231上形成便于卡口213滑入的倾斜面。上部体22的内壁形成有支撑棱221,四根支撑棱分别垂直分布在上部体22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从而当上部体22和下部体23扣接时形成可供安全门组件活动的腔室。上部体22上开设有所述的第一插孔21,其包括三插孔211和圆形的双插孔212,三插孔211的接地插孔设置在双插孔212之间。设于插座体2内的安全门组件包括上挡件31、下挡件32及抵于两者之间的弹性件33,上挡件31和下挡件32的高度与支撑棱的高度相当,上挡件31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311,下挡件32上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二斜面321,于插座体2处于不使用的状态时,弹性件33的一端套接在上挡件31的支柱314上,将上挡件31抵于位于上侧面的支撑棱221,弹性件33的另一端套接在下挡件32的支柱323上,将下挡件32抵于位于下侧面的支撑棱221,第一斜面311刚好将双插孔212以及三插孔211的接地插孔覆盖,阻挡外界导电物误插导致触电,第二斜面321刚好将三插孔211覆盖。当需要使用插座体2的双插孔212时,将插头抵于第一斜面311上,只要稍微施加压力就可以将上挡件31下移,使得插头顺利插入,此时下挡件32停留在原处,保证第二斜面321有效遮挡三插孔211,避免误插;当需要使用插座体2的三插孔211时,将插头抵于第二斜面321上,只要稍微施加压力就可以将下挡件32上移,使得插头顺利插入。为了避免安全门组件在腔室内随意活动,下挡件32的第二斜面321上形成有方形的挡块322,该挡块322的上表面可与上部体22的内侧壁相抵。上挡件31的第一斜面311上也形成有方形的挡圈313,挡圈313的顶面与上部体22的内壁相抵,挡圈313围设的空间内形成有与三插孔211的接地插孔对应的通槽312,可供插座的接地插片插入。围设在壳体1四周的四个插座体2之间通过一体式铜条13连接,通过扁平状铜条13的多次扭转,保证铜条之间的间隔距离,避免铜条之间过分靠近导致的爬电问题,有效避免局部过热的问题。插座体2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控制模块、继电器、WIFI模块及遥控模块,WIFI模块和遥控模块均可与智能控制设备通过WIFI无线连接,智能控制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安装有用于信息发射的APP。从而当本技术的插座处于WIFI环境下,智能手机也处于WIFI环境下时,智能手机上的APP可以将智能手机上的数据上传至用于处理数据的服务器终端,再向WIFI模块发送信号,执行具体操作,比如控制单个插座体上的第一插孔的打开和关闭,以及设定其启闭的时间。插座内的遥控模块包括用于存储各种型号遥控器数据的数据库、发射器及接收器,智能手机可以开启与插座的对接模式,首先识别所需要操作的电器遥控器的型号,对接完成后,插座的遥控模块接收器接收到来自电器发送的信号,发射器再向智能手机发送信号,智能手机屏幕上显示该款遥控器的操作界面,在智能手机上对电器进行操作。从而通过插座来实现家庭中所有完成对接的家电的控制,无需改变家电结构,无需植入芯片,改造部件少,使用成本更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方形智能侧插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形智能侧插排,包括设有开关(11)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沿周向设有多个插座体(2),所述插座体(2)上设有第一插孔(21),所述壳体(1)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插孔(21)正对设置的第二插孔(12);所述第一插孔(21)包括三插孔(211)和双插孔(212),所述插座体(2)内设有安全门组件,其包括用于阻挡双插孔(212)的上挡件(31)和用于阻挡三插孔(211)的下挡件(32),所述上挡件(31)和下挡件(32)通过弹性件(3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智能侧插排,包括设有开关(11)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沿周向设有多个插座体(2),所述插座体(2)上设有第一插孔(21),所述壳体(1)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插孔(21)正对设置的第二插孔(12);所述第一插孔(21)包括三插孔(211)和双插孔(212),所述插座体(2)内设有安全门组件,其包括用于阻挡双插孔(212)的上挡件(31)和用于阻挡三插孔(211)的下挡件(32),所述上挡件(31)和下挡件(32)通过弹性件(3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智能侧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体(2)包括连接后可形成供安全门组件活动的腔室的上部体(22)和下部体(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智能侧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体(22)内设有支撑棱(221),该支撑棱(221)的高度与上挡件(31)的高度相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智能侧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件(31)上设有可覆盖双插孔(212)的第一斜面(311),所述下挡件(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极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