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328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属于晶硅技术领域,其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晶硅光伏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固设有限位机构和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有供预应力拉绳穿过的固定孔,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预应力拉绳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支架在所述预应力拉绳上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通过转接件可以将晶硅光伏组件有效地固定于预应力拉绳上;通过将预应力拉绳穿过支架和U型槽形成的固定孔,使得晶硅光伏组件通过支架可以稳定地固定于预应力拉绳上,避免了对晶硅光伏组件固定时产生偏心距,进而导致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的不稳定性。

A fixed connector for crystal silicon photovoltaic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rystalline silicon PV module with a fixed connecto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ilicon, the bracket, one end of the bracket and the crystalline silicon PV modules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bracket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spacing mechanism and U type bolt, a fixing hole for prestressed pull rope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the U type bolt and the bracket between the limiting mechanism and the pre-stressed rope is connected, for limiting the bracket in the prestressed tension rope mo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rystalline silicon PV module with the fixed connector, the connector can be crystalline silicon PV modules effectively fixed on the prestressed pull rope; the fixing hole prestressed pull rope passes through the bracket and U type groove is formed, the crystalline silicon PV modules stably fixed on the prestressed pull rope through support can be avoided, crystalline silicon PV modules produced fixed eccentricity, resulting in crystalline silicon PV modules fixed in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
本技术涉及晶硅
,尤其涉及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晶硅光伏组件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安装螺栓穿过晶硅光伏组件背框固定孔直接进行固定;另一种是通过专用的压块对晶硅光伏进行固定,而压块的方式一般分为边压块和中间压块。上述的两种固定晶硅光伏的方式虽然简单,但是仅能固定在刚性支架的檩条上,对于新型的大跨度柔性支架结构,晶硅光伏最终要固定在预应力拉绳,通过传统固定方式将无法固定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晶硅光伏无法固定于新型的大跨度柔性支架结构上的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晶硅光伏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固设有限位机构和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有预应力拉绳穿过的固定孔,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预应力拉绳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支架在所述预应力拉绳上移动。进一步的,对应所述U型螺栓在所述支架上开设两个第一过孔,所述U型螺栓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一过孔与位于所述支架一侧的螺母螺纹旋接,所述U型螺栓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所述固定孔。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凸设在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支架一侧的至少两个限位凸起。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沿两个所述第一过孔连线方向包括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之间设有能够使预应力拉绳通过的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均对称分布于两个所述连接孔连线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板,所述卡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U型螺栓的一侧,所述卡板上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预应力拉绳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内设置耐磨层或橡胶层。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匚型结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及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第三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固接于所述晶硅光伏组件;所述限位机构和U型螺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片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片,且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均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均垂直设置于所述限位板。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通过转接件可以将晶硅光伏组件的两侧有效地固定于预应力拉绳上;通过将预应力拉绳穿过支架和U型槽之间形成的固定孔,使得晶硅光伏组件通过支架可以稳定地固定于预应力拉绳上,避免了对晶硅光伏组件固定时产生偏心距,进而导致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的不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的U型螺栓与限位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11、第一连接片;12、第二连接片;13、第三连接片;2、限位机构;21、限位板;211、第一限位凸起;212、第二限位凸起;213、限位槽;3、U型螺栓;4、固定孔;5、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如图1-图4所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端与晶硅光伏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另一端固设有限位机构2和U型螺栓3,所述U型螺栓3与所述支架1之间形成有供预应力拉绳穿过的固定孔4,所述限位机构2与所述预应力拉绳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支架1在所述预应力拉绳上移动。上述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通过转接件可以将晶硅光伏组件的两侧有效地固定于预应力拉绳上;通过将预应力拉绳穿过支架1和U型螺栓3形成的固定孔4,使得晶硅光伏组件通过支架1可以稳定地固定于预应力拉绳上,避免了对晶硅光伏组件固定时产生偏心距,进而导致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的不稳定性。对应所述U型螺栓3在所述支架1上开设两个第一过孔,所述U型螺栓3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一过孔与位于所述支架1一侧的螺母螺纹旋接,所述U型螺栓3与所述支架1之间形成所述固定孔4。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限位板21和凸设在所述限位板21远离所述支架1一侧的至少两个限位凸起,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的间距稍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应力拉绳的直径,只要保证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可以卡预应力拉绳即可,对具体的间距大小不作限定。所述限位凸起沿两个所述第一过孔连线方向包括第一限位凸起2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2,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2之间设有能够使预应力拉绳通过的限位槽213,所述限位槽213内位于卡板21上的部分为弧形,该弧形的直径稍大于预应力拉绳的直径,只要保证该弧形可以容纳并卡预应力拉绳即可;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2之间的间距稍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应力拉绳的直径,只要保证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2可以卡紧所述预应力拉绳即可,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2之间的间距大小不作具体限定。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1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1和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12均对称分布于两个所述第一过孔连线的两侧。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机构2还可以包括卡板(图中未示出),所述卡板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并位于所述U型螺栓3的一侧,所述卡板上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预应力拉绳的卡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卡槽内设置耐磨层或橡胶层。所述支架1为匚型结构,所述支架1包括第一连接片11、第二连接片12及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11和第二连接片12的第三连接片13;所述第一连接片11固接于所述晶硅光伏组件;所述限位机构2和U型螺栓3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片12。上述第一连接片11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片12,且所述第一连接片11和第二连接片12均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片13,这样使得晶硅光伏组件在通过支架1、限位机构2及U型螺栓3固定于预应力拉绳上时,转接件只在竖直方向受力,有效的避免了偏心距的影响而使得将晶硅光伏组件固定于预应力拉绳上时出现偏重而导致晶硅光伏组件晃动或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增加了晶硅光伏组件固定于预应力拉绳上的稳定性。本实施例通过固定孔4将预应力拉绳固定于限位机构2和U型螺栓3之间,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一限位凸起2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2之间的限位槽213对预应力拉绳进行限位,从而防止了预应力拉绳穿过限位机构2和U型螺栓3后发生移动的情况,进一步的避免了偏心距的影响。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2均垂直设置于所述限位板2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组第一限位凸起2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2对置于固定孔4内的预应力拉绳进行位置的限定,上述U型螺栓3穿过所述限位机构2后与所述支架1另一端之间设有垫片5,避免了U型螺栓3与支架1磨损的情况,同时,可以防止支架1与U型螺栓3之间连接松弛的情况发生。所述垫片5为不锈钢制成,所述支架1和限位机构2为不锈钢制成。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端与晶硅光伏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另一端固设有限位机构(2)和U型螺栓(3),所述U型螺栓(3)与所述支架(1)之间形成有供预应力拉绳穿过的固定孔(4),所述限位机构(2)与所述预应力拉绳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支架(1)在所述预应力拉绳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端与晶硅光伏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另一端固设有限位机构(2)和U型螺栓(3),所述U型螺栓(3)与所述支架(1)之间形成有供预应力拉绳穿过的固定孔(4),所述限位机构(2)与所述预应力拉绳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支架(1)在所述预应力拉绳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U型螺栓(3)在所述支架(1)上开设两个第一过孔,所述U型螺栓(3)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一过孔与位于所述支架(1)一侧的螺母螺纹旋接,所述U型螺栓(3)与所述支架(1)之间形成所述固定孔(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限位板(21)和凸设在所述限位板(21)远离所述支架(1)一侧的至少两个限位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沿两个所述第一过孔连线方向包括第一限位凸起(2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2),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2)之间设有能够使预应力拉绳通过的限位槽(2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硅光伏组件固定用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1)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中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