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547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包括垫板和橡胶体,垫板包括上垫板和下垫板,橡胶体包括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橡胶体与垫板之间设有第一粘接层和第三粘接层,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之间设有第二粘接层,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的纵向上均设有通孔,第一橡胶体上的通孔与第二橡胶体上的通孔相连通,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和第三粘接层上均设有粘接层通孔,上垫板与下垫板上、下对称设置,上垫板与下垫板的两端均分别设有穿孔,上垫板与下垫板之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减震效果,增加牢固程度,减少因震感产生的减震垫的形变而导致减震垫内部结构的磨损及断裂情况,使减震垫具有减震效果好,牢固性能高,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An elevator damping rubber pa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ft damping rubber pad, which comprises a backing plate and rubber pad includes a body, upper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a rubber body comprises a first rubber body and a rubber body second,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and the third adhesive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rubber pad, the second adhesive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rubber body and a rubber body second. The first rubber body and second longitudinal rubber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rough hole through hole and a rubber body second first rubber body on the connected,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a second adhesive layer and the third adhesive layer are arranged on the adhesive layer through holes on the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up and down on. Both sides of the backing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damping effect, enhance the firmness, reduce the cushion for the quake The deformation causes the wear and ruptur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hock pad, so that the shock pad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damping effect, strong performance, wear resistance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
本技术涉及电梯减震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设备而不可或缺。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梯已经成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随着整体国民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明显增长,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大力推出中高档的小高层及高层住宅楼,带动了住宅电梯的迅速增长,成为整个电梯市场的主要增长点。现有的电梯,在主机底座位置一般设置有减震橡胶垫,以在电梯运行中起到电梯超载保护称量和减振的双重功能,减振垫还能保持轿厢的平稳运行,同时对轿厢起隔振降噪以达到减振效果,以提高电梯的乘用舒适性,当橡胶老化后很容易发生橡胶脱落的现象,大大降低了电梯的安全性,当前,电梯轿厢减震垫一般依靠国外进口,国内的自主化研发和生产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电梯轿厢减震垫的性能参数和稳定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例如申请号为:20141031380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1)与所述下连接板(2)之间的橡胶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1)与所述下连接板(2)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均为长方形,所述上连接板(1)的长度和宽度与所述下连接板(2)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所述橡胶体(3)的上顶面与所述上连接板(1)紧密粘接,所述橡胶体(3)的下底面与所述下连接板(2)紧密粘接,所述橡胶体(3)的纵向上至少设有两个通孔(3-1),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上分别设有两个与所述通孔(3-1)相连通的上通孔(1-1)和下通孔(2-1);本申请公开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通过在上、下连接板上设置上通孔和下通孔,在橡胶体上设置通孔,来达到减震的作用,但本申请的吸振效果较差,吸振效果和减震效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再例如申请号为:20131035994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底板(1)、第一橡胶层(2)、第二橡胶层(3)以及第二底板(4),所述第一橡胶层(2)和第二橡胶层(3)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4)之间,所述第一橡胶层(2)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粘结层(5)与第一底板(1)紧密粘接,所述第一橡胶层(2)的下表面通过第二粘结层(6)与第二橡胶层(3)的上表面紧密粘接,所述第二橡胶层(3)的下表面通过第三粘结层(7)与第二底板(4)紧密粘接;该申请公开的减震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连接稳定,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减震效果好,能有效避免橡胶发生脱落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但该申请的缺少减震的缓冲结构,尤其是粘接层,在震感较大时容易发生形变而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震效果差,橡胶易老化脱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避免橡胶脱落、断裂的电梯减震橡胶垫。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包括垫板和橡胶体,所述垫板包括上垫板和下垫板,所述橡胶体包括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所述橡胶体与所述垫板之间设有第一粘接层和第三粘接层,所述第一橡胶体和所述第二橡胶体之间设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橡胶体和所述第二橡胶体的纵向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橡胶体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二橡胶体上的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和所述第三粘接层上均设有粘接层通孔,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下垫板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下垫板的两端均分别设有穿孔,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下垫板之间设有弹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橡胶体和所述第二橡胶体的纵向上设置的通孔,至少设有两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和所述第三粘接层上设置的粘接层通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且粘接层通孔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相对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橡胶体的上顶面与所述上垫板的下底面通过第一粘接层紧密粘接,所述第一橡胶体的下底面与所述第二橡胶体的上顶面通过第二粘接层紧密粘接,所述第二橡胶体的下底面与所述下垫板的上顶面通过第三粘接层紧密粘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下垫板均为长方形,所述上垫板的长度和宽度与所述下垫板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垫板的两端设有两上穿孔,所述两上穿孔设置在所述橡胶体的两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垫板的两端设有两下穿孔,所述两下穿孔设置在所述橡胶体的两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垫板两端设置的两上穿孔与所述下垫板两端设置的两下穿孔位置相对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下垫板之间设有两个弹簧,所述两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橡胶体的左、右两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弹簧均位于所述上垫板两端设置的两上穿孔或所述下垫板两端设置的两下穿孔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其优点在于:一、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通过在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上设置的相连通的通孔,可以提高橡胶垫产生的压缩变形的幅度,增加橡胶垫的减震效果。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通过在垫板和橡胶体之间、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之间设置粘接层,不仅能增加了第一橡胶体和第二橡胶体之间的牢固程度,还增加了橡胶体与垫板连接的紧固程度,防止出现因橡胶体老化而与垫板脱离的现象。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通过粘接层上设置粘接层通孔,可以防止因震动产生的橡胶垫变形进一步导致粘接层发生形变而使粘接层发生断裂的现象。四、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通过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设置的弹簧,具有吸振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加电梯减震橡胶垫的减震效果。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不仅可以提高减震垫的减震效果,增加橡胶体与垫板之间以及橡胶体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还能减少因震感产生的减震垫的形变而导致的减震垫内部结构的磨损及断裂的情况,从而使减震垫具有减震效果好,牢固性能高,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梯减震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垫板的俯视图。图中:1、上垫板;2、上穿孔;3、弹簧;4、第一粘接层;5、第一橡胶体;6、第二粘接层;7、第二橡胶体;8、下垫板;9、下穿孔;10、第三粘接层;11、通孔;12、粘接层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中披露了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垫板和橡胶体,所述垫板包括上垫板1和下垫板8,所述橡胶体包括第一橡胶体5和第二橡胶体7,所述橡胶体与所述垫板之间设有第一粘接层4和第三粘接层10,所述第一橡胶体5和所述第二橡胶体7之间设有第二粘接层6,所述第一橡胶体5和所述第二橡胶体7的纵向上设有均通孔11,所述第一橡胶体5上的通孔11与所述第二橡胶体7上的通孔11相连通,所述第一粘接层4、所述第二粘接层6和所述第三粘接层10上均设有粘接层通孔12,所述上垫板1与所述下垫板8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垫板1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包括垫板和橡胶体,所述垫板包括上垫板(1)和下垫板(8),所述橡胶体包括第一橡胶体(5)和第二橡胶体(7),所述橡胶体与所述垫板之间设有第一粘接层(4)和第三粘接层(10),所述第一橡胶体(5)和所述第二橡胶体(7)之间设有第二粘接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体(5)和所述第二橡胶体(7)的纵向上均设有通孔(11),所述第一橡胶体(5)上的通孔(11)与所述第二橡胶体(7)上的通孔(11)相连通,所述第一粘接层(4)、所述第二粘接层(6)和所述第三粘接层(10)上均设有粘接层通孔(12),所述上垫板(1)与所述下垫板(8)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垫板(1)与所述下垫板(8)的两端均分别设有穿孔,所述上垫板(1)与所述下垫板(8)之间设有弹簧(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减震橡胶垫,包括垫板和橡胶体,所述垫板包括上垫板(1)和下垫板(8),所述橡胶体包括第一橡胶体(5)和第二橡胶体(7),所述橡胶体与所述垫板之间设有第一粘接层(4)和第三粘接层(10),所述第一橡胶体(5)和所述第二橡胶体(7)之间设有第二粘接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体(5)和所述第二橡胶体(7)的纵向上均设有通孔(11),所述第一橡胶体(5)上的通孔(11)与所述第二橡胶体(7)上的通孔(11)相连通,所述第一粘接层(4)、所述第二粘接层(6)和所述第三粘接层(10)上均设有粘接层通孔(12),所述上垫板(1)与所述下垫板(8)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垫板(1)与所述下垫板(8)的两端均分别设有穿孔,所述上垫板(1)与所述下垫板(8)之间设有弹簧(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减震橡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体(5)和所述第二橡胶体(7)的纵向上设置的通孔(11),至少设有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减震橡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4)、所述第二粘接层(6)和所述第三粘接层(10)上设置的粘接层通孔(12)与所述通孔(11)相连通,且粘接层通孔(12)的数量与所述通孔(11)的数量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减震橡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体(5)的上顶面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毛亮魏昌林吴夕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兴华达高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