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90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包括位于活塞头部内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半环状冷却油腔,两个半环状冷却油腔相对设置;两个半环状冷却油腔均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两个进油口在活塞的同一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通过将活塞振荡冷却油腔分为两部分,让活塞在上、下死点都实现进油,增加冷却油量,有效降低活塞热负荷。

Double inlet oil wave oscillating cooling oil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
本专利技术属于活塞结构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
技术介绍
传统活塞振荡冷却油腔结构设计为:活塞振荡冷却油腔为一侧进油,另一侧出油,见图1。这种设计不足之处在于:当柴油机爆压、功率提升伴随着热负荷的升高,传统结构活塞因只有一个进油孔,受冷却油量的限制,无法有效降低活塞温度,导致活塞喉口等部位烧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以增加冷却油量,有效降低活塞热负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包括位于活塞头部内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半环状冷却油腔,两个半环状冷却油腔相对设置;两个半环状冷却油腔均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两个进油口在活塞的同一侧。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半环状冷却油腔均为波浪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活塞振荡冷却油腔分为两部分,让活塞在上、下死点都实现进油,增加冷却油量,有效降低活塞热负荷;(2)本专利技术采用波浪形半环状冷却油腔结构,换热系数比普通油道提高约15%。(请详细的补充波浪形结果的有益效果,便于以后意见答复)。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传统的活塞冷却油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如图2所示,包括位于活塞头部内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半环状冷却油腔,两个半环状冷却油腔相对设置;两个半环状冷却油腔均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两个进油口在活塞的同一侧。两个所述半环状冷却油腔均为波浪形,波浪形结构在波谷的位置可以实现存油,起到一定的维持活塞温度的作用。通过活塞振荡冷却油腔分为两部分,让活塞在上、下死点都实现进油,增加冷却油量,有效降低活塞热负荷。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

【技术保护点】
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活塞头部内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半环状冷却油腔,两个半环状冷却油腔相对设置;两个半环状冷却油腔均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两个进油口在活塞的同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进回油波浪形振荡冷却油腔,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活塞头部内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半环状冷却油腔,两个半环状冷却油腔相对设置;两个半环状冷却油腔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毕伟王延荣姚亮宇郭昌明张利敏刘玉婷张丽周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