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振明专利>正文

多点位扩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25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位扩管器,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一驱动蜗杆;一手柄;一驱动蜗轮;一驱动转轴;一扩管组件,所述的扩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所述的扩管组件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扩管瓣杆、若干复位簧圈、一对弧形的弹簧座片和一棘爪组件,所述的棘爪组件包含一棘爪圈座、若干复位扭簧和若干扩展棘爪,其中,所述的扩管瓣杆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扩管瓣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扩管瓣杆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扩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扩管瓣杆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该扩管器操作便利,无依赖电力,适合多种管径的铜管的扩管作业。

Multipoint expa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点位扩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具,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扩管器。
技术介绍
在制冷领域,经常需要对铜管的接口进行扩管,现有的方法一般采用专用的多个模具进行扩管,操作颇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扩管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位扩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点位扩管器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一驱动蜗杆;一手柄,所述的手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蜗杆的尾部;一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蜗轮与所述的驱动蜗杆相配合;一驱动转轴,所述的驱动转轴贯穿所述的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的顶部的外壁周向上设有若干驱动突出;一扩管组件,所述的扩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所述的扩管组件贯穿一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的扩管组件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扩管瓣杆、若干复位簧圈、一对弧形的弹簧座片和一棘爪组件,所述的扩管瓣杆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所述的扩管瓣杆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所述的扩管瓣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弹簧座片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复位簧圈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弹簧定位槽与下弹簧定位槽之间;所述的棘爪组件包含一棘爪圈座、若干复位扭簧和若干扩展棘爪,所述的棘爪圈座包含一环形的圈座主体,所述的圈座主体的内壁周向上均匀地设有若干棘爪转动圆槽和若干扭簧固定圆槽,相邻的棘爪转动圆槽与扭簧固定圆槽之间分别设有一供所述的扩展棘爪活动的活动空间,所述的复位扭簧的簧体设置在所述的扭簧固定圆槽中,所述的扩展棘爪包含一棘爪主轴,所述的棘爪主轴的一端设有一楔形的第一驱动凸块,所述的棘爪主轴的另一端设有一圆盘状的第二驱动凸块,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的末端设有一圆柱状的凸块转动轴,所述的凸块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棘爪转动圆槽内,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扭簧卡槽;其中,所述的扩管瓣杆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扩管瓣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扩管瓣杆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扩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扩管瓣杆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扩管瓣杆具有磁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多点位扩管器,所述的多点位扩管器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中心设有一固定轴孔,所述的固定轴孔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圆孔,所述的壳体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连接槽口,所述的连接槽口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圆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一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一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一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钉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槽口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二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二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二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二连接螺钉相连接;一驱动蜗杆,所述的驱动蜗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之间,所述的驱动蜗杆包含一蜗杆轴和一蜗轮齿体,所述的蜗杆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蜗杆轴承,所述的蜗杆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之间;一手柄,所述的手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蜗杆轴的尾部;一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蜗轮设置在所述的固定轴孔之间且与所述的蜗轮齿体相配合,所述的驱动蜗轮的中心设有一蜗轮轴孔,所述的蜗轮轴孔的内壁上设有一锁止槽口;一驱动转轴,所述的驱动转轴贯穿所述的蜗轮轴孔,所述的驱动转轴包含一圆柱状的转轴主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锁止横条,所述的锁止横条与所述的锁止槽口相配合,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尾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的顶部的外壁周向上设有若干驱动突出,所述的第一连接柱体贯穿一第一支撑轴承;一扩管组件,所述的扩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所述的扩管组件贯穿一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的扩管组件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扩管瓣杆、若干复位簧圈、一对弧形的弹簧座片和一棘爪组件,所述的扩管瓣杆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所述的扩管瓣杆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所述的扩管瓣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弹簧座片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复位簧圈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弹簧定位槽与下弹簧定位槽之间;所述的棘爪组件包含一棘爪圈座、若干复位扭簧和若干扩展棘爪,所述的棘爪圈座包含一环形的圈座主体,所述的圈座主体的内壁周向上均匀地设有若干棘爪转动圆槽和若干扭簧固定圆槽,相邻的棘爪转动圆槽与扭簧固定圆槽之间分别设有一供所述的扩展棘爪活动的活动空间,所述的复位扭簧的簧体设置在所述的扭簧固定圆槽中,所述的扩展棘爪包含一棘爪主轴,所述的棘爪主轴的一端设有一楔形的第一驱动凸块,所述的棘爪主轴的另一端设有一圆盘状的第二驱动凸块,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的末端设有一圆柱状的凸块转动轴,所述的凸块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棘爪转动圆槽内,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扭簧卡槽;其中,所述的扩管瓣杆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扩管瓣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扩管瓣杆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扩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扩管瓣杆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扩管瓣杆具有磁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扩管器的棘爪组件,包含一棘爪圈座、若干复位扭簧和若干扩展棘爪,所述的棘爪圈座包含一环形的圈座主体,所述的圈座主体的内壁周向上均匀地设有若干棘爪转动圆槽和若干扭簧固定圆槽,相邻的棘爪转动圆槽与扭簧固定圆槽之间分别设有一供所述的扩展棘爪活动的活动空间,所述的复位扭簧的簧体设置在所述的扭簧固定圆槽中,所述的扩展棘爪包含一棘爪主轴,所述的棘爪主轴的一端设有一楔形的第一驱动凸块,所述的棘爪主轴的另一端设有一圆盘状的第二驱动凸块,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的末端设有一圆柱状的凸块转动轴,所述的凸块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棘爪转动圆槽内,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扭簧卡槽,所述的复位扭簧压迫所述的扩展棘爪,并使得所述的扩展棘爪具有朝向所述的棘爪圈座的中心摆动的趋势。本专利技术的扩管器具有以下优点:该扩管器操作便利,无依赖电力,适合多种管径的铜管的扩管作业,也适合其他软金属管的扩管作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扩管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扩管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扩管器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扩管器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扩管器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B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扩管器的扩管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C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扩管器的操作示意图,仅仅显示了部分结构,此时,驱动转轴的驱动突出位于中性位置上;图10为图9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点位扩管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点位扩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点位扩管器(1)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2);一驱动蜗杆(8);一手柄(7),所述的手柄(7)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蜗杆(8)的尾部;一驱动蜗轮(10),所述的驱动蜗轮(10)与所述的驱动蜗杆(8)相配合;一驱动转轴(11A),所述的驱动转轴(11A)贯穿所述的驱动蜗轮(10),所述的驱动转轴(11A)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113A),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113A)的顶部的外壁周向上设有若干驱动突出(115A);一扩管组件(SA),所述的扩管组件(SA)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11A)的头部,所述的扩管组件(SA)贯穿一第二支撑轴承(13),所述的扩管组件(SA)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扩管瓣杆(12A)、若干复位簧圈(16A)、一对弧形的弹簧座片(15A)和一棘爪组件(R),所述的扩管瓣杆(12A)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121),所述的扩管瓣杆(12A)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122A),所述的扩管瓣杆(12A)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120A),所述的弹簧座片(15A)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151A),所述的复位簧圈(16A)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弹簧定位槽(120A)与下弹簧定位槽(151A)之间;所述的棘爪组件(R)包含一棘爪圈座(17)、若干复位扭簧(19)和若干扩展棘爪(18),所述的棘爪圈座(17)包含一环形的圈座主体(171),所述的圈座主体(171)的内壁周向上均匀地设有若干棘爪转动圆槽(172)和若干扭簧固定圆槽(173),相邻的棘爪转动圆槽(172)与扭簧固定圆槽(173)之间分别设有一供所述的扩展棘爪(18)活动的活动空间(174),所述的复位扭簧(19)的簧体设置在所述的扭簧固定圆槽(173)中,所述的扩展棘爪(18)包含一棘爪主轴(181),所述的棘爪主轴(181)的一端设有一楔形的第一驱动凸块(182),所述的棘爪主轴(181)的另一端设有一圆盘状的第二驱动凸块(185),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182)的末端设有一圆柱状的凸块转动轴(183),所述的凸块转动轴(18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棘爪转动圆槽(172)内,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182)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扭簧卡槽(184);其中,所述的扩管瓣杆(12A)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扩管瓣杆(12A)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扩管瓣杆(12A)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扩管瓣杆(12A)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扩管瓣杆(12A)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位扩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点位扩管器(1)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2);一驱动蜗杆(8);一手柄(7),所述的手柄(7)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蜗杆(8)的尾部;一驱动蜗轮(10),所述的驱动蜗轮(10)与所述的驱动蜗杆(8)相配合;一驱动转轴(11A),所述的驱动转轴(11A)贯穿所述的驱动蜗轮(10),所述的驱动转轴(11A)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113A),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113A)的顶部的外壁周向上设有若干驱动突出(115A);一扩管组件(SA),所述的扩管组件(SA)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11A)的头部,所述的扩管组件(SA)贯穿一第二支撑轴承(13),所述的扩管组件(SA)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扩管瓣杆(12A)、若干复位簧圈(16A)、一对弧形的弹簧座片(15A)和一棘爪组件(R),所述的扩管瓣杆(12A)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121),所述的扩管瓣杆(12A)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122A),所述的扩管瓣杆(12A)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120A),所述的弹簧座片(15A)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151A),所述的复位簧圈(16A)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弹簧定位槽(120A)与下弹簧定位槽(151A)之间;所述的棘爪组件(R)包含一棘爪圈座(17)、若干复位扭簧(19)和若干扩展棘爪(18),所述的棘爪圈座(17)包含一环形的圈座主体(171),所述的圈座主体(171)的内壁周向上均匀地设有若干棘爪转动圆槽(172)和若干扭簧固定圆槽(173),相邻的棘爪转动圆槽(172)与扭簧固定圆槽(173)之间分别设有一供所述的扩展棘爪(18)活动的活动空间(174),所述的复位扭簧(19)的簧体设置在所述的扭簧固定圆槽(173)中,所述的扩展棘爪(18)包含一棘爪主轴(181),所述的棘爪主轴(181)的一端设有一楔形的第一驱动凸块(182),所述的棘爪主轴(181)的另一端设有一圆盘状的第二驱动凸块(185),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182)的末端设有一圆柱状的凸块转动轴(183),所述的凸块转动轴(18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棘爪转动圆槽(172)内,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182)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扭簧卡槽(184);其中,所述的扩管瓣杆(12A)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扩管瓣杆(12A)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扩管瓣杆(12A)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扩管瓣杆(12A)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扩管瓣杆(12A)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位扩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管瓣杆(12)具有磁性。3.一种多点位扩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点位扩管器(1)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2),所述的壳体(2)的中心设有一固定轴孔(21),所述的固定轴孔(21)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圆孔(22),所述的壳体(2)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连接槽口(23),所述的连接槽口(23)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圆孔(24),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22)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一连接环盘(3),所述的第一连接环盘(3)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环盘圆孔(31),所述的第一环盘圆孔(31)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22)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钉(4)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槽口(23)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二连接环盘(5),所述的第二连接环盘(5)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环盘圆孔(51),所述的第二环盘圆孔(51)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圆孔(24)分别通过一第二连接螺钉(6)相连接;一驱动蜗杆(8),所述的驱动蜗杆(8)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23)之间,所述的驱动蜗杆(8)包含一蜗杆轴(81)和一蜗轮齿体(82),所述的蜗杆轴(8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蜗杆轴承(9),所述的蜗杆轴承(9)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23)之间;一手柄(7),所述的手柄(7)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蜗杆轴(81)的尾部;一驱动蜗轮(10),所述的驱动蜗轮(10)设置在所述的固定轴孔(21)之间且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吴振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