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4842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包括排灰漏斗、电动给料机和空气斜槽;排灰漏斗的顶部扩口连接到换热器的前扩口烟道底部,底部小口通过即时输灰管道连接到电动给料机的入口,电动给料机的出口连接到空气斜槽槽壁上的入料口,空气斜槽上端通过进气口连接到风机,下端通过出料口连接到集灰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随时排走烟道扩口位置的烟灰,预防烟灰积堵;且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减少停炉人工清灰,减少人工成本。

A kind of ash exhaust system used for the recovery of waste heat of flue gas from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ue gas heat recovery heat exchanger to prevent accumulation of ash blocking ash system, including ash hopper, feeder and electric air chute; top expansion ash funnel is connected to the mouth before flar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flue heat exchanger, small bottom ash pipeline entrance through the instant even received electric feeder the electric feeder outlet is connected to the feeding groove on the wall of the air chute, chute is connected to the air blower through the air inlet, the lower end of the discharge port is connected to the dust collecting device. Through the simpl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xhaust the ash of the flue expansion mouth at any time, prevent ash from plugging up,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reducing manual dedusting and reducing labo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灰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
技术介绍
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具有许多的优点,在燃煤电厂有很大的发展运用空间;在大容量燃煤机组低温余热回收利用工程中,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是通常采用方法,应用广泛;利用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吸收烟气中多余的热量,用于预热空气或者将净烟气加热后排放等,使热量合理利用,减少热能浪费,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在目前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背景下,该产品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通常需要比较大的空间来布置;正常情况下为达到吸收热量的要求需要不同的换热面积;需要换热面积越大则换热器占用空间越大;那么换热器安装到烟道内时,就需要将烟道进行扩口,烟道扩口的这段距离内烟气流速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烟道扩口段形成积灰,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目前为避免积灰过于严重,一般设计换热器时可以延长换热器在烟道流向段的布置长度,从而减小烟道截面方向的扩大尺寸,使烟气流速降低幅度减小,从而减少积灰;但是由于延烟气流向方向的换热器过长,换热器段的烟气阻力也相应提高,不能达到整个烟道的烟气阻力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积堵灰问题,预防烟灰积堵,减少停炉人工清灰,减少人工成本的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包括排灰漏斗、电动给料机和空气斜槽;排灰漏斗的顶部扩口连接到换热器的前扩口烟道底部,底部小口通过即时输灰管道连接到电动给料机的入口,电动给料机的出口连接到空气斜槽槽壁上的入料口,空气斜槽上端通过进气口连接到风机,下端通过出料口连接到集灰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即时输灰管道上设有第一手动闸阀,第一手动闸阀上方的管壁上还设有通向排污沟的冲洗水排污管道,冲洗水排污管道上设有第二手动闸阀。更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斜槽内设有织物透气层,织物透气层将空气斜槽内部分为上部的烟灰通道和下部的空气通道,烟灰通道连通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空气通道连接到所述进气口。更进一步的,所述排灰漏斗包括第一排灰漏斗和第二排灰漏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随时排走烟道扩口位置的烟灰,预防烟灰积堵;2)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电动控制,无需人工操控;3)本技术有效预防烟灰积堵,减少停炉人工清灰,减少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是结构示意图。图2为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运行时,烟灰排走路径示意。图3为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停运冲洗时,冲洗水排走路径示意。图中:1-第一排灰漏斗;2-第二排灰漏斗;3-即时输灰管道;4-冲洗水排污管道;5-第一手动闸阀;6-第二手动闸阀;7-电动给料机;8-空气斜槽,81-入料口;82-进气口;83-出料口;84-织物透气层;9-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包括排灰漏斗、电动给料机7和空气斜槽8;排灰漏斗的顶部扩口连接到换热器的前扩口烟道底部(即防积灰部位),底部小口通过即时输灰管道3汇集,并连接到电动给料机7的入口,电动给料机7的出口连接到空气斜槽8槽壁上的入料口81,空气斜槽8上端通过进气口82连接到风机9,下端通过出料口83连接到集灰装置。本实施例的排灰漏斗有两个,第一排灰漏斗1和第二排灰漏斗2,第一排灰漏斗1、第二排灰漏斗2上端连接换热器前扩口烟道底部(即防积灰部位),下端通过管道汇集。本实施例的即时输灰管道3上设有第一手动闸阀5,第一手动闸阀5上方的管壁上还设有通向排污沟的冲洗水排污管道4,冲洗水排污管道4上设有第二手动闸阀6。这样设置可以将烟灰与冲洗水分开排放,避免相互混合后会影响管道性能;在停炉冲洗时关闭第一手动闸阀5可避免冲洗水流入即时输灰管道3;在正常运行时关闭第二手动闸阀6可避免烟灰沉积于冲洗水排污管道4。本实施例的空气斜槽8安装时向下倾斜一定的夹角;这样设置可以方便被空气吹起的烟灰能沿烟灰通道顺利排入集灰装置。且空气斜槽8内设有高温型空气斜槽织物透气层84,织物透气层84将空气斜槽8内部分为上部的烟灰通道和下部的空气通道,烟灰通道连通所述入料口81和出料口83,空气通道连接到所述进气口82。这样设置在风机9的作用下可以让空气斜槽8下部的空气通过透气层将烟灰吹起。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正常运行时,烟道烟气通过烟道扩口段,烟气流速降低,烟气中的烟灰下沉,落入第一排灰漏斗1、第二排灰漏斗2内,然后通过管道继续下滑,至分岔口处;此时冲洗水排污管道4处的第二收到闸阀6为关闭状态,即时输灰管道3处的第一手动闸阀5为打开状态;烟灰通过即时输灰管道3继续下滑,至电动给料机7,电动给料机7可使烟灰更顺利的下滑;电动给料机7由系统控制为打开状态,烟灰继续通过电动给料机7下滑,通过管道进入空气斜槽8入料口;烟灰落入空气斜槽8上部烟灰通道,同时由于风机9的作用空气由空气斜槽8下部通过透气层吹起烟灰,由于空气斜槽8是倾斜的,烟灰会顺着空气斜槽8下滑进入集灰装置。此过程为循环作用过程,烟道内烟灰随时被排走,就不会出现积堵灰的情况,烟灰排走路径如图2所示。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停运时,需要对烟道和换热器进行冲洗,因为第一排灰漏斗1、第二排灰漏斗2处于低位,冲洗水流入第一排灰漏斗1、第二排灰漏斗2,然后通过管道继续流动,至分岔口处;此时即时输灰管道3处第一手动闸阀5为关闭状态,冲洗水排污管道4处第二手动闸阀6为打开状态;冲洗水通过冲洗水排污管道4流入排污沟,冲洗水排走路径如图3所示。各部件的大小规格可通过排灰量确定,换热器运行时的排灰量可根据烟气含灰量及烟气流速计算出。本实施例可通过简单的防积堵灰系统解决目前低负荷时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前积灰严重导致换热器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灰漏斗、电动给料机(7)和空气斜槽(8);排灰漏斗的顶部扩口连接到换热器的前扩口烟道底部,排灰漏斗的底部小口通过即时输灰管道(3)连接到电动给料机(7)的入口,电动给料机(7)的出口连接到空气斜槽(8)槽壁上的入料口(81),空气斜槽(8)上端通过进气口(82)连接到风机(9),下端通过出料口(83)连接到集灰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灰漏斗、电动给料机(7)和空气斜槽(8);排灰漏斗的顶部扩口连接到换热器的前扩口烟道底部,排灰漏斗的底部小口通过即时输灰管道(3)连接到电动给料机(7)的入口,电动给料机(7)的出口连接到空气斜槽(8)槽壁上的入料口(81),空气斜槽(8)上端通过进气口(82)连接到风机(9),下端通过出料口(83)连接到集灰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防积堵灰的排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输灰管道(3)上设有第一手动闸阀(5),第一手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建刘中健
申请(专利权)人:都江电力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