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65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包括:齿轮箱、电机以及输出轴;所述的齿轮箱包括:外壳、涡轮、第一伞齿轮组以及第二伞齿轮组;所述的电机其输出端设置有一蜗杆,蜗杆与涡轮齿合,第一伞齿轮组安装于涡轮内,第二伞齿轮组与第一伞齿轮组齿合,且第二伞齿轮组安装于输出轴上;所述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涡轮、第一伞齿轮组、第二伞齿轮组、输出轴间依次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蜗杆、涡轮、第一伞齿轮组、第二伞齿轮组之间的齿轮比,在传动的过程中实现差速传动,使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之间可以以相同或者不同的转速转动,应用在电动车中能够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做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A differential gear box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fferential gear box comprises a motor, gear box and a motor and an output shaft; the gear box comprises a shell, a turbine, the first bevel gear sets and second bevel gear set; the motor and the outpu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worm, a worm and a turbine gear, first gear group is arranged in the turbine, second bevel gear set and the first gear tooth group, and the second bevel gear set is installed on the output shaft; the worm rotation drives the motor, worm, turbine, the first bevel gear sets, second bevel gear set, the output shaft driving. The utility model with a worm, turbine, the first bevel gear sets, second bevel gear set gear ratio, realize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in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which can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 speed of rotat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output shafts, the application can satisfy both sides of the wheel as far as possible do not form YISHION rolling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offset, reducing the friction between tire and 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
:本技术涉及驱动装置
,特指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单体驱动化单一,只能靠单一马达驱动,产品体积大,重量重,有时使用不平稳,携带,安全及操控不便,且结构普遍偏于复杂,而且在手动—电动切换、电机制动方面还存在操作不便或制动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目前轮椅用的电机之中还没有安装电磁刹车,电磁刹车具有刹车平稳、制动效果良好、尤其是急刹效果大大优于普通刹车等优点。再有,现有的无齿传动驱动电机,为了获得良好的低速转矩,普遍采用大直径的外转子低速电机,其结构庞大,超低速性能不稳定,启动扭矩低,启动电流大,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包括:齿轮箱、连接于齿轮箱上的电机以及连接于齿轮箱上的输出轴;所述的齿轮箱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涡轮、安装于涡轮上的第一伞齿轮组以及第二伞齿轮组;所述的电机其输出端设置有一蜗杆,蜗杆与涡轮齿合,第一伞齿轮组安装于涡轮内,第二伞齿轮组与第一伞齿轮组齿合,且第二伞齿轮组安装于输出轴上;所述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涡轮、第一伞齿轮组、第二伞齿轮组、输出轴间依次传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用于电机安装的第一安装位以及用于涡轮、第一伞齿轮组和第二伞齿轮组安装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的输出轴穿设于涡轮的中心孔,并从外壳穿出。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涡轮中心处设置有输出轴安装的中心孔,于中心孔的上下端或左右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一伞齿轮组包括两个伞齿轮,伞齿轮安装于安装孔内;伞齿轮包括:伞型的本体以及连接轴,连接轴固定安装于安装孔内,本体绕连接轴自转。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伞齿轮组包括两个伞齿轮,伞齿轮固定安装于输出轴上,且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组齿合。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机包括: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定子、转子、传动轴以及后端盖;传动轴穿设于电机前后端,所述的蜗杆连接于传动轴的前端;后端盖上设置有一电刹,电刹与传动轴的末端连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输出轴包括:第一输出轴以及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于涡轮的中心孔内相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伞齿轮组中的一个伞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输出轴,另一个伞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二输出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输出轴安装于一机壳内。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机上连接有电源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同蜗杆、涡轮、第一伞齿轮组、第二伞齿轮组之间的齿轮比,在传动的过程中实现差速传动,使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之间可以以相同或者不同的转速转动,应用在电动车中能够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做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2、本技术于电机上设置有电刹,在推动电刹时,通过电刹给电机输入直流电,使电机2内产生感应磁场,该磁场和电机2内已经存在的磁场之间会有作用力,而作用力的方向永远是阻碍导体运动的方向,如此实现平稳的减速刹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3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4所示,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包括:齿轮箱1、连接于齿轮箱1上的电机2以及连接于齿轮箱1上的输出轴3。所述的电机2包括:外壳21、安装于外壳21内的定子22、转子23、传动轴24、后端盖25以及电源线26,后端盖25安装于外壳21的末端,电机2的前端连接于齿轮箱1;所述的传动轴24穿设于电机2前后端,于传动轴24的前端连接有蜗杆27,蜗杆27与齿轮箱1连接;后端盖25上安装有电刹4,电刹4连接于传动轴24的末端,通过电刹4将电机制动,令电机2停止运动。所述的齿轮箱1包括:外壳10、设置于外壳10内的涡轮11、安装于涡轮11上的第一伞齿轮组12以及第二伞齿轮组13;第一伞齿轮组12和第二伞齿轮组13均设置有两个伞齿轮。所述的涡轮11的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涡轮11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输出轴3安装的中心孔110,于中心孔110的上下端或者左右端对应成型有用于伞齿轮121安装的两个安装孔111,两个安装孔111对称设置,伞齿轮121包括:伞型的本体以及连接轴,连接轴固定安装于安装孔111内,当涡轮11转动时,伞齿轮121随涡轮11公转的同时自转。所述的第二齿轮组13上设置有两个伞齿轮131,伞齿轮131固定安装于输出轴3上。所述的输出轴3安装于一机壳30内,输出轴3包括:第一输出轴31以及第二输出轴32,第一输出轴31与第二输出轴32于涡轮11的中心孔110内相接,第二伞齿轮组13中的一个伞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输出轴31,另一个伞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二输出轴32。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如下:通电后电机带动传动轴24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蜗杆27转动,进一步带动涡轮11、第一伞齿轮组12和第二伞齿轮组13转动,第二伞齿轮组13转动的同时带动输出轴3转动,完成了蜗杆27、涡轮11、第一伞齿轮组12、第二伞齿轮组13、输出轴3间依次传动;在传动时,由于蜗杆27和涡轮11的齿合改变了动力的方向,而涡轮11和伞齿轮之间的大小不同,且涡轮11和伞齿轮的齿轮比不同,通过蜗杆27、涡轮11、第一伞齿轮组12、第二伞齿轮组13之间的齿合,完成了差速转动。再者,第一伞齿轮组12和第二伞齿轮组13的四个伞齿轮其大小比例可以不同,则齿轮比不同,可以使第一输出轴31和第二输出轴32之间具有不同的转速,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一伞齿轮组12和第二伞齿轮组13的四个伞齿轮的齿轮比是相同的,则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轴31和第二输出轴32的转速相同。另外,在电机上设置有电刹,在推动电刹时,通过电刹给电机输入直流电,使电机2内产生感应磁场,该磁场和电机2内已经存在的磁场之间会有作用力,而作用力的方向永远是阻碍导体运动的方向,如此实现平稳的减速刹车。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包括:齿轮箱、连接于齿轮箱上的电机以及连接于齿轮箱上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涡轮、安装于涡轮上的第一伞齿轮组以及第二伞齿轮组;所述的电机其输出端设置有一蜗杆,蜗杆与涡轮齿合,第一伞齿轮组安装于涡轮内,第二伞齿轮组与第一伞齿轮组齿合,且第二伞齿轮组安装于输出轴上;所述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涡轮、第一伞齿轮组、第二伞齿轮组、输出轴间依次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包括:齿轮箱、连接于齿轮箱上的电机以及连接于齿轮箱上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涡轮、安装于涡轮上的第一伞齿轮组以及第二伞齿轮组;所述的电机其输出端设置有一蜗杆,蜗杆与涡轮齿合,第一伞齿轮组安装于涡轮内,第二伞齿轮组与第一伞齿轮组齿合,且第二伞齿轮组安装于输出轴上;所述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涡轮、第一伞齿轮组、第二伞齿轮组、输出轴间依次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用于电机安装的第一安装位以及用于涡轮、第一伞齿轮组和第二伞齿轮组安装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的输出轴穿设于涡轮的中心孔,并从外壳穿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齿轮箱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轮中心处设置有输出轴安装的中心孔,于中心孔的上下端或左右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一伞齿轮组包括两个伞齿轮,伞齿轮安装于安装孔内;伞齿轮包括:伞型的本体以及连接轴,连接轴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凤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凌锐汽车舒适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