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635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其结构包括密封条、钢板、扣槽、聚氨酯发泡、回填口、固定座、胶垫、伸缩弹簧块、吸水层,所述扣槽顶部设在钢板底部,所述回填口与伸缩弹簧块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伸缩弹簧块由孔洞、上接板、导管、弹簧、胶体、下接板组成,所述上接板为内中空长方体,所述上接板与下接板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伸缩弹簧块,将下接板焊接在固定座上方,由扣槽上的接杆插入上接板的孔洞,延伸至导管内部来加固伸缩弹簧块的位置,而后通过钢板配合弹簧往固定座下方下压,来缩小聚氨酯板的厚度,使聚氨酯板能够完整填充路基的表层内部中的缺角。

A fast backfill with polyurethane foam for Subgrade lo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quick backfilling polyurethane foam a roadbed missing,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sealing strip, steel plate, buckling groove, polyurethane foam, filling mouth, a fixed seat, a rubber pad, a spring piece, a water absorption layer, the groove in the bottom of the top plate, and a spring block by mouth filling the interference fit, the telescopic spring block by holes, an upper connecting plate, tube, spring, colloid and lower ground plate, the upper connecting plate is a hollow cuboid shape, the upper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 telescopic spring will block. The plate is welded on the fixed seat buckle slot of the connecting rod on the upper connecting plate is inserted into the hole, extending to the internal catheter to reinforce the telescopic spring block position, and then through the plate with spring to the fixed seat under pressure, to narrow the polyurethane board The thickness of the polyurethane plate can fully fill the gap i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ubgr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
本技术是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属于建筑设备

技术介绍
聚氨酯板是指完全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或是由聚氨酯材料和彩钢板复合形成的聚氨酯夹芯板,主要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目前已成为PU使用最广泛的产品体系。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220609432.9的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快速修复缺失路基,并保持回填体不随时间和环境变化而沉陷的路基缺失回填体。包括回填集料,所述回填集料的空隙内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形成所述回填集料与所述聚氨酯发泡体夹杂的混凝土结构。所述回填集料为碎石或者破碎混凝土与碎石混合组成。本技术的回填体能够快速修复缺失路基,突破了机械压实固结稳定的时效限制,回填速度快,可以提高抗灾救灾的效率,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本技术的回填体不随时间和环境条件变化而沉陷,提高了道路服务的长期性和可靠性,并使抢修后临时应急使用与灾后长期使用协调一致。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地面缺失口的缝隙过小,导致聚氨酯板在填充路基内部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以解决地面缺失口的缝隙过小,导致聚氨酯板在填充路基内部较为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其结构包括密封条、钢板、扣槽、聚氨酯发泡、回填口、固定座、胶垫、伸缩弹簧块、吸水层,所述钢板顶部截面为两边长度相等,并相互垂直呈直角的长方形,周边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共有4个,呈等距排列环绕在钢板四周,所述扣槽表面边长相等为0.5cm呈正方形,共有2个分别设在吸水层左右两侧,所述2个扣槽相互平行,侧面间距为10cm,所述扣槽顶部设在钢板底部,所述钢板通过密封条与吸水层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回填口表面设有多个聚氨酯发泡,所述聚氨酯发泡为表面直径为0.5cm,所述吸水层与聚氨酯发泡底部间距为0.65cm,所述固定座截面为长方形,顶部长度为12cm,与吸水层相互平行,所述钢板顶部长度为14cm,与固定座底部间距为3cm,所述回填口设在固定座顶部中央,所述钢板通过回填口与固定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胶垫共有2个分别设在固定座左右两侧,与固定座相互垂直呈直角,所述密封条与固定座相互平行,所述伸缩弹簧块共有2个,顶部分别设在2个扣槽底部,与固定座互相垂直呈直角,所述伸缩弹簧块通过扣槽连接吸水层,所述回填口与伸缩弹簧块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钢板与伸缩弹簧块底部间距为1.5cm;所述伸缩弹簧块由孔洞、上接板、导管、弹簧、胶体、下接板组成,所述上接板为内中空长方体,底部与弹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孔洞顶部截面为圆形,贯穿上接板顶部中央,所述孔洞与上接板左右两侧间距为2cm,所述弹簧为螺旋状底部设在下接板顶顶部中央,与上接板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导管为圆柱体结构,与上接板相互垂直,所述导管与胶体高度同为4cm,所述上接板与下接板形状相同,且平行角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与钢板采用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扣槽与吸水层采用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发泡表面为圆形与回填口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为长方体结构与胶垫采用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上接板与扣槽采用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胶垫设有强硬粘胶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伸缩弹簧块,将下接板焊接在固定座上方,由扣槽上的接杆插入上接板的孔洞,延伸至导管内部来加固伸缩弹簧块的位置,而后通过钢板配合弹簧往固定座下方下压,来缩小聚氨酯板的厚度,使聚氨酯板能够完整填充路基的表层内部中的缺角。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伸缩弹簧块示意图。图中:密封条-1、钢板-2、扣槽-3、聚氨酯发泡-4、回填口-5、固定座-6、胶垫-7、伸缩弹簧块-8、孔洞-801、上接板-802、导管-803、弹簧-804、胶体-805、下接板-806、吸水层-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其结构包括密封条1、钢板2、扣槽3、聚氨酯发泡4、回填口5、固定座6、胶垫7、伸缩弹簧块8、吸水层9,所述钢板2顶部截面为两边长度相等,并相互垂直呈直角的长方形,周边设有密封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1共有4个,呈等距排列环绕在钢板2四周,所述扣槽3表面边长相等为0.5cm呈正方形,共有2个分别设在吸水层9左右两侧,所述2个扣槽2相互平行,侧面间距为10cm,所述扣槽3顶部设在钢板2底部,所述钢板2通过密封条1与吸水层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回填口5表面设有多个聚氨酯发泡4,所述聚氨酯发泡4为表面直径为0.5cm,所述吸水层9与聚氨酯发泡4底部间距为0.65cm,所述固定座6截面为长方形,顶部长度为12cm,与吸水层9相互平行,所述钢板2顶部长度为14cm,与固定座6底部间距为3cm,所述回填口5设在固定座6顶部中央,所述钢板2通过回填口5与固定座6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胶垫7共有2个分别设在固定座6左右两侧,与固定座6相互垂直呈直角,所述密封条1与固定座6相互平行,所述伸缩弹簧块8共有2个,顶部分别设在2个扣槽3底部,与固定座6互相垂直呈直角,所述伸缩弹簧块8通过扣槽3连接吸水层9,所述回填口5与伸缩弹簧块8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钢板2与伸缩弹簧块8底部间距为1.5cm;所述伸缩弹簧块8由孔洞801、上接板802、导管803、弹簧804、胶体805、下接板806组成,所述上接板802为内中空长方体,底部与弹簧80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孔洞801顶部截面为圆形,贯穿上接板802顶部中央,所述孔洞801与上接板802左右两侧间距为2cm,所述弹簧804为螺旋状底部设在下接板806顶顶部中央,与上接板80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导管803为圆柱体结构,与上接板802相互垂直,所述导管803与胶体805高度同为4cm,所述上接板802与下接板806形状相同,且平行角度相等。本专利所说的聚氨酯发泡4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用设备混合,经高压喷涂现场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所述胶体805一种较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相,另一种连续相。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通过密封条1将钢板2与吸水层9进行封闭连接,再将聚氨酯发泡4放入回填口5中加重物件的实心重量,由固定座6结合胶垫7在填充地基时能与地壁粘在一起,将下接板806焊接在固定座6上方,由扣槽3上的接杆插入上接板802的孔洞801,延伸至导管803内部来加固伸缩弹簧块8的位置,而后通过钢板2配合弹簧804往固定座6下方下压,来缩小聚氨酯板的厚度,使聚氨酯板能够完整填充路基的表层内部中的缺角。本技术的密封条1、钢板2、扣槽3、聚氨酯发泡4、回填口5、固定座6、胶垫7、伸缩弹簧块8、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其结构包括密封条(1)、钢板(2)、扣槽(3)、聚氨酯发泡(4)、回填口(5)、固定座(6)、胶垫(7)、伸缩弹簧块(8)、吸水层(9),所述钢板(2)顶部截面为两边长度相等,并相互垂直呈直角的长方形,周边设有密封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1)共有4个,呈等距排列环绕在钢板(2)四周,所述扣槽(3)表面边长相等为0.5cm呈正方形,共有2个分别设在吸水层(9)左右两侧,所述2个扣槽(3)相互平行,侧面间距为10cm,所述扣槽(3)顶部设在钢板(2)底部,所述钢板(2)通过密封条(1)与吸水层(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回填口(5)表面设有多个聚氨酯发泡(4),所述聚氨酯发泡(4)为表面直径为0.5cm,所述吸水层(9)与聚氨酯发泡(4)底部间距为0.65cm,所述固定座(6)截面为长方形,顶部长度为12cm,与吸水层(9)相互平行,所述钢板(2)顶部长度为14cm,与固定座(6)底部间距为3cm,所述回填口(5)设在固定座(6)顶部中央,所述钢板(2)通过回填口(5)与固定座(6)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胶垫(7)共有2个分别设在固定座(6)左右两侧,与固定座(6)相互垂直呈直角,所述密封条(1)与固定座(6)相互平行,所述伸缩弹簧块(8)共有2个,顶部分别设在2个扣槽(3)底部,与固定座(6)互相垂直呈直角,所述伸缩弹簧块(8)通过扣槽(3)连接吸水层(9),所述回填口(5)与伸缩弹簧块(8)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钢板(2)与伸缩弹簧块(8)底部间距为1.5cm;所述伸缩弹簧块(8)由孔洞(801)、上接板(802)、导管(803)、弹簧(804)、胶体(805)、下接板(806)组成,所述上接板(802)为内中空长方体,底部与弹簧(80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孔洞(801)顶部截面为圆形,贯穿上接板(802)顶部中央,所述孔洞(801)与上接板(802)左右两侧间距为2cm,所述弹簧(804)为螺旋状底部设在下接板(806)顶部中央,与上接板(80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导管(803)为圆柱体结构,与上接板(802)相互垂直,所述导管(803)与胶体(805)高度同为4cm,所述上接板(802)与下接板(806)形状相同,且平行角度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缺失用聚氨酯发泡快速回填体,其结构包括密封条(1)、钢板(2)、扣槽(3)、聚氨酯发泡(4)、回填口(5)、固定座(6)、胶垫(7)、伸缩弹簧块(8)、吸水层(9),所述钢板(2)顶部截面为两边长度相等,并相互垂直呈直角的长方形,周边设有密封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1)共有4个,呈等距排列环绕在钢板(2)四周,所述扣槽(3)表面边长相等为0.5cm呈正方形,共有2个分别设在吸水层(9)左右两侧,所述2个扣槽(3)相互平行,侧面间距为10cm,所述扣槽(3)顶部设在钢板(2)底部,所述钢板(2)通过密封条(1)与吸水层(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回填口(5)表面设有多个聚氨酯发泡(4),所述聚氨酯发泡(4)为表面直径为0.5cm,所述吸水层(9)与聚氨酯发泡(4)底部间距为0.65cm,所述固定座(6)截面为长方形,顶部长度为12cm,与吸水层(9)相互平行,所述钢板(2)顶部长度为14cm,与固定座(6)底部间距为3cm,所述回填口(5)设在固定座(6)顶部中央,所述钢板(2)通过回填口(5)与固定座(6)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胶垫(7)共有2个分别设在固定座(6)左右两侧,与固定座(6)相互垂直呈直角,所述密封条(1)与固定座(6)相互平行,所述伸缩弹簧块(8)共有2个,顶部分别设在2个扣槽(3)底部,与固定座(6)互相垂直呈直角,所述伸缩弹簧块(8)通过扣槽(3)连接吸水层(9),所述回填口(5)与伸缩弹簧块(8)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钢板(2)与伸缩弹簧块(8)底部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久防水保温隔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