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封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69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管件封盖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于一机组的上、下处各至少具有模具机构、驱动机构及成型机构,其中模具机构可放置欲进行封盖的盖体及管件,并使该盖体及管件二者可作原地旋转的作动,再配合驱动机构中齿轮作动,使其连动成型机构向模具机构压迫,进而使成型机构的摇臂中的成形轮常保压制于该模具机构的模具中的盖体及管件处,而进一步经该成形轮持续加大其压迫力,终会使盖体及管件同时弯曲变形而达到二者合为一体,而可完成管件的封盖作业。

Pipe capp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pe sea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in a unit, each point has at least die mechanism, driving mechanism and forming mechanism, the mould can be placed cover and fittings to cover, and the cover body and pipe two for in situ rotary actuator. Coupled with the drive gear actuator, the linkage forming mechanism of oppression to the mold so that the rocker mechanism,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forming wheel keep pressed on the mould of the mould cover and fittings, and further the forming wheel continued to increase its stress, will make the cover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achieve the pip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two into one, and can complete the capping operation fit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封盖机
本技术有关一种管件封盖机,尤指于一种可自动化对管件端口进行封盖达到密封功效的一种管件封盖机。
技术介绍
按,传统上若欲于一金属管件的端口使的封盖密合,大都备一盖体与管件以焊接方式予以结合,藉由经焊接的加工确实可令一管件达到密封的效果。然,该焊接的加工作业需仰赖作业人员的技术熟练与否,加工质量较不易控制,加工后的美观程度也往往无法一致,尤其是,该焊接处经一时期之后,往往是日后容易生锈产生质变之处,而截至目前为止,尚无一较佳的方式足以取代传统焊接对管件的加工。是,如何使一管件不经焊接方式即可达到封盖的作业,即是目前相关业者亟待克服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管件封盖机,其主要在克服习知对管件的封盖需仰赖焊接加工方式的质量较不易控制,及日后易于焊接处生锈质变的缺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提供一种管件封口机。本技术的管件封口机于一机组的上、下处各至少包括有模具机构、驱动机构及成型机构,其中,模具机构至少具一马达,该马达连结有一旋转座,该旋转座再结合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则再结合一模具;驱动机构设置于模具机构的一侧,其至少具一马达,马达延伸出一传动轴,该传动轴一端结合有一齿轮;成型机构至少具一转轴,该转轴枢接有一摇臂,该摇臂侧方具一齿排,该齿排并与驱动机构的齿轮相啮合,摇臂的一端再另设有一成形轮。本技术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其中的模具机构可放置欲进行封盖的盖体及管件,并使该盖体及管件二者可作原地旋转的作动,再配合驱动机构的齿轮作动,使其连动成型机构向模具机构压迫,进而使成型机构的摇臂中的成形轮常保压制于该模具机构的模具中的盖体及管件处,当进一步经该成形轮持续加大其压迫力后,终会使盖体及管件同时弯曲变形达到二者合为一体,而可完成管件的封盖作业、达到对管件密封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侧视示意图。图4-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图8-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图号说明:1模具机构11马达12旋转座13固定座14模具2驱动机构21马达22传动轴23齿轮3成型机构31转轴32摇臂33齿排34成形轮4盖体5管件。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敬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管件封盖机于一机组的上、下处各至少包括有模具机构1、驱动机构2及成型机构3,惟一机组中上、下处的模具机构1、驱动机构2及成型机构3为相同的设计,且进一步受电脑程序控制而可同步运转,故以下谨以其中一模具机构1、驱动机构2及成型机构3说明。其中,续请参阅图2、3所示,本技术的模具机构1至少具一马达11,该马达11连结有一旋转座12,该旋转座12再结合一固定座13,该固定座13则再结合一模具14。驱动机构2设置于模具机构1的一侧,其至少具一马达21,马达21延伸出一传动轴22,该传动轴22一端结合有一齿轮23。成型机构3至少具一转轴31,该转轴31枢接有一摇臂32,该摇臂32侧方具一齿排33,该齿排33并与驱动机构2的齿轮23相啮合,摇臂32的一端再另设有一成形轮34。续请参阅图4-7所示,本技术实施时,首先将一盖体4先放置于模具机构1的模具14中,再将欲进行封盖的管件5放置于该盖体4的上,又、或者可将盖体4与欲进行封盖的管件5先行假性固定,再将该盖体4连同管件5放置于模具机构1的模具14中,当然因应不同形体的管件5,可经抽换不同固定座13及固定其上的模具14而配合;当盖体4及管件5放置于模具机构1的模具14中之后,接着即启动模具机构1的马达11、及驱动机构2的马达21,此时模具机构1的马达11将带动旋转座12转动,并连动固定座13及模具14,遂使模具14中的盖体4及管件5亦一并被带动做原地旋转,而驱动机构2的马达21则经其传动轴22而令齿轮23开始转动,而因该驱动机构2的齿轮23与成型机构3的齿排33相啮合,故此时即带动代动了成型机构3的摇臂32以转轴31为中心开始向成型机构3接近压迫,直至摇臂32的成形轮34抵触并压制到模具机构1的模具14中的盖体4及管件5二者,而随着模具机构1的模具14不断的原地旋转,摇臂32的成形轮34将抵触于该盖体4及管件5二者的周围每一处;另一方面,再配合驱动机构2的齿轮23渐进式的转动,即带动成型机构3的齿排33使摇臂32向模具机构1逐渐靠近,进而连动该成型机构3的摇臂32的成形轮34逐渐加大对盖体4及管件5的压迫力,于是,该盖体4及管件5二者将同时受成形轮34的压迫而慢慢沿成形轮34的形状弯曲变形,最后终与使盖体4及管件5二者合为一体,如此即完成管件5的封盖加工作业。于此值得一提的是,再请配合图8-9所示,不论模具14中的盖体4及管件5二者所成的外轮廓为何,透过电脑自动化控制使驱动机构2的齿轮23的正转、反转交替作动,即可使成型机构3的摇臂32时而接近模具机构1的模具14、时而远离模具机构1的模具14,如此一来即使成型机构3的摇臂32的成形轮34常保压制于模具机构1的模具14中的盖体4及管件5处,确保成形轮34对盖体4及管件5的压制,以有效使的完成封盖的加工作业。当完成管件5的封盖加工作业后,再经驱动机构2的齿轮23持续进行反转一段时间后,即可连动成型机构3的摇臂32脱离对管件5的压迫,最后使该摇臂32的成形轮34完全脱离与管件5的接触后,即可将已完成封盖作业的管件5自模具机构1的模具14中卸下。本技术的功效在于,本技术的管件封盖机于一机组的上、下处各至少包括有模具机构1、驱动机构2及成型机构3,其中模具机构1可放置欲进行封盖的盖体4及管件5,并使该盖体4及管件5二者可作原地旋转的作动,并配合驱动机构2的齿轮23作动,使其连动成型机构3向模具机构1压迫,进而使成型机构3的摇臂32中的成形轮34常保压制于该模具机构1的模具14中的盖体4及管件5处,而进一步经该成形轮34持续加大其压迫力,终会使盖体4及管件5同时弯曲变形而达到二者合为一体,而可完成管件5的封盖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件封盖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件封盖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模具机构,至少具一马达,该马达连结有一旋转座,该旋转座再结合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则再结合一模具;驱动机构,设置于模具机构的一侧,其至少具一马达,该马达延伸出一传动轴,该传动轴一端结合有一齿轮;成型机构至少具一转轴,该转轴枢接有一摇臂,该摇臂侧方具一齿排,该齿排并与驱动机构的齿轮相啮合,摇臂的一端再另设有一成形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封盖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模具机构,至少具一马达,该马达连结有一旋转座,该旋转座再结合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则再结合一模具;驱动机构,设置于模具机构的一侧,其至少具一马达,该马达延伸出一传动轴,该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仁
申请(专利权)人:豪星机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