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凯妮专利>正文

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3507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与耳廓相配合的耳挂、与耳道相配合的耳塞,所述耳塞可拆卸连接于耳挂上,所述耳挂具有两端头,两个端头卡合连接,所述耳挂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一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上设有可固定导管的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可直接佩戴于耳朵上,松紧可调节,可有效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落、滑出,使患者活动自如。

Jugular catheter fix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jugular catheter f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earplug with the ear ear hook, with the ear of the earplug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on the ear hook, the ear hanging has two ends, the two ends are clamped and connected. The ear hook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part, the clamping par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rotation, the rotating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to fix the cathet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directly worn on the ear, elastic adjustabl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fixed catheter, catheter, slide make the patient to move fre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大医院,颈静脉导管是进行血透的重要血管通路之一,传统的血液透析颈静脉导管一般采用胶布固定粘在病人的脖子和/或面颊上,如此一来,既使得不美观,而且也使得病人颈部活动受限,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同时,相应的胶布也会因汗液浸渍等原因,而易脱落,容易使插管处敷贴被撕开,患者留置颈静脉导管后不易活动,患者在活动时不注意常有把管道脱出、滑出,致使颈静脉导管固定不够牢固,而过多的使用胶布,既不利于导管清洁,增加导管清洁难度,同时也会引起病人皮肤过敏,发红或破损而导致感染。颈静脉导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发生导管部位固定不牢、穿刺口外露、缝线松脱、甚至导管感染及脱管等意外事件。这不但为患者带来了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所以急需迫切的解决在导管固定这一方面的问题,预防对于患者不利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可直接佩戴于耳朵上,松紧可调节,可有效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落、滑出,使患者活动自如。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与耳廓相配合的耳挂、与耳道相配合的耳塞,所述耳塞可拆卸连接于耳挂上,所述耳挂具有两端头,两个端头卡合连接,所述耳挂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一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上设有可固定导管的锁紧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产品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可直接佩戴于耳朵上,能有效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落、滑出,使患者活动自如,减少护理工作量,美观大方。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耳挂一端头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内侧壁上设有凸起,所述耳挂另一端头设有与凸起过渡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在所述凹槽内可自由滑动,所述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耳挂另一端的直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耳挂另一端可在耳挂一端的内腔内,通过凹槽与凸起的配合,实现耳挂在耳廓上松紧程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人群,其固定更加稳定,简单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卡合部一端具有中空的球形内腔,所述球形内腔一侧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开口,所述转动连接部一端设有与所述球形内腔配合转动连接的球形体,所述开口直径小于所述球形体直径,所述转动连接部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球形体相连接的圆柱体,从所述球形体至所述圆柱体的轴向方向上设有可方便转动连接部插入或拔出所述卡合部的开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患者活动自如,患者活动时触动到导管,避免导管的脱落与滑出。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为卡槽、夹子或固定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固定导管,使导管不易脱落、滑出。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魔法贴或纽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导管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耳挂由软质材料制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减轻耳挂对耳廓的压迫,造成不适感觉,使患者更加接受本技术产品。进一步的,所述耳塞具有与外界相通的内腔,所述耳挂与耳道对应位置处设有入耳筒,所述入耳筒外壁设有与所述耳塞的内腔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拆卸清洗、消毒。进一步的,所述耳挂通过一具有一定长度的过渡部连接卡合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卡合部具有一定的长度,连接转动连接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产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产品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产品局部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耳挂,2、耳塞,3、转动连接部,4、凹槽,5、凸起,6、卡合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与耳廓相配合的耳挂1、与耳道相配合的耳塞2,所述耳塞2可拆卸连接于耳挂上,所述耳挂1具有两端头,两端头卡合连接,所述耳挂1上设有卡合部6,所述卡合部6一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3,所述转动连接部3上设有可固定导管的锁紧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耳挂1一端头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内侧壁上设有凸起5,所述耳挂1另一端头设有与凸起5过渡配合的凹槽4,所述凸起5在所述凹槽4内可自由滑动,所述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耳挂1另一端的直径;耳挂另一端可在耳挂一端的内腔内,通过凹槽与凸起的配合,实现耳挂在耳廓上松紧程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人群,其固定更加稳定,简单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卡合部6一端具有中空的球形内腔,所述球形内腔一侧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开口,所述转动连接部3一端设有与所述球形内腔配合转动连接的球形体,所述开口直径小于所述球形体直径,所述转动连接部3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球形体相连接的圆柱体,从所述球形体至所述圆柱体的轴向方向上设有可方便转动连接部3插入或拔出所述卡合部6的开口;使患者活动自如,患者活动时触动到导管,避免导管的脱落与滑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锁紧机构为卡槽、夹子或固定带;利于固定导管,使导管不易脱落、滑出,该卡槽与导管外形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带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魔法贴或纽扣;是利于导管的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耳挂由软质材料制成;如聚乙烯泡沫塑料或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其质量轻,减小耳挂对耳廓的压迫,造成不适感觉,使患者更加接受本技术产品,更具有实用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耳塞2具有与外界相通的内腔,所述耳挂1与耳道对应位置处设有入耳筒,所述入耳筒外壁设有与所述耳塞2的内腔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利于拆卸清洗、消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耳挂1通过一具有一定长度的过渡部连接卡合部6;使卡合部具有一定的长度,连接转动连接部。本技术产品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可直接佩戴于耳朵上,松紧可调节,可有效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落、滑出,使患者活动自如,减少护理工作量,美观大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耳廓相配合的耳挂(1)、与耳道相配合的耳塞(2),所述耳塞(2)可拆卸连接于耳挂(1)上,所述耳挂(1)具有两端头,两端头卡合连接,所述耳挂(1)上设有卡合部(6),所述卡合部(6)一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3),所述转动连接部(3)上设有可固定导管的锁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耳廓相配合的耳挂(1)、与耳道相配合的耳塞(2),所述耳塞(2)可拆卸连接于耳挂(1)上,所述耳挂(1)具有两端头,两端头卡合连接,所述耳挂(1)上设有卡合部(6),所述卡合部(6)一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3),所述转动连接部(3)上设有可固定导管的锁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1)一端头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内侧壁上设有凸起(5),所述耳挂(1)另一端头设有与凸起(5)过渡配合的凹槽(4),所述凸起(5)在所述凹槽(4)内可自由滑动,所述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耳挂(1)另一端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颈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6)一端具有中空的球形内腔,所述球形内腔一侧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开口,所述转动连接部(3)一端设有与所述球形内腔配合转动连接的球形体,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凯妮
申请(专利权)人:洪凯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