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瑞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140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包括底板、传导器、柱塞、顶块、第一活动杆、第一固定块、横柄、压杆、第二固定块、第二活动杆、衔接管、活动头、固定螺母、冲压管、铁杆、冲头,置放带、把手、液压管、伸缩管、卡管、滑轮、伸缩带,所述底板左侧顶部连接有传导器,所述传导器前端部设有置放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通过设置了置放带通过伸缩带与传导器的连接,既可以储存工具,又可以减少占用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置放工具的现象,通过设置了冲击片用弹簧连接压力片,可以增加上升力,解决了冲击压力小的现象,通过设置了滑轮可以使整个千斤顶移动到车底下,达到省力的效果,解决了无法进行移动的现象。

A car maintenance ja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repair jack,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ransmission device, a plunger, a top block, the first movable rod, a first fixed block, a horizontal handle, a pressing rod, second fixing block, a movable rod, a connecting pipe second, a moveable head, a fixing nut, pressing pipe, iron, punch, placed with handle hydraulic pipe and telescopic tube, pipe, pulley, telescopic belt, the bottom left is connected with a conductor, the conductor arranged with front end. A car repair jack of the invention, by setting the placement b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fer device through the telescopic belt, can store tools, and can reduce the occupied space,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can not put tools phenomenon, by setting the impact piece is connected by the spring pressure, can increase the lift, solve the impact pressure small phenomenon, by setting the pulley can make the whole Jack moved under the car, achieve the effect of labor saving, can not solve the phenomenon of 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属于千斤顶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1041258.的一种汽车千斤顶,包括菱形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的菱形支撑单元包括底座和支撑板,底座和支撑板之间铰接有两组围合成菱形结构的铰接杆组,每组铰接杆组由两根相互铰接的连接杆构成,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齿条的一端固定在铰接杆组的两根连接杆的铰接点上,另一端向外延伸至菱形支撑单元的外部,齿条的悬伸段上设有齿轮,齿轮的转轴固定在齿条的旁侧,齿轮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的驱动单元还包括用于限定齿条位置的锁紧单元。但是现有技术无法置放工具,冲击压力小,无法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置放工具,冲击压力小,无法进行移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包括底板、传导器、柱塞、顶块、第一活动杆、第一固定块、横柄、压杆、第二固定块、第二活动杆、衔接管、活动头、固定螺母、冲压管、铁杆、冲头,还包括置放带、把手、液压管、伸缩管、卡管、滑轮、伸缩带,所述底板左侧顶部连接有传导器,所述传导器前端部设有置放带,所述置放带前端部设有把手,所述传导器左侧顶部连接有柱塞,所述柱塞顶部连接有顶块并且通过顶块与第一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顶部设有第一固定块并且通过第一固定块与横柄活动连接,所述横柄左侧连接有压杆,所述横柄右下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二活动杆与衔接管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管设于传导器右侧并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顶部连接有伸缩管,所述卡管设于伸缩管右侧并且与液压管相连接,所述伸缩管顶部活动连接活动头,所述活动头顶部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冲压管贯穿固定螺母通过活动头与伸缩管活动连接,所述冲压管顶部连接有铁杆,所述铁杆顶部连接有冲头,所述底板底部与滑轮活动连接,所述置放带通过伸缩带与传导器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管内由油缸、冲击片、弹簧、管道、压力片、活动柱组成,所述油缸顶部设有冲击片,所述冲击片顶部通过弹簧与压力片活动连接,所述弹簧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压力片顶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伸缩管与活动柱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均通过螺母与横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轮均设置有四个。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均设置有两个。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母的形状为五角状。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通过设置了置放带通过伸缩带与传导器的连接,既可以储存工具,又可以减少占用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置放工具的现象,通过设置了冲击片用弹簧连接压力片,可以增加上升力,解决了冲击压力小的现象,通过设置了滑轮可以使整个千斤顶移动到车底下,达到省力的效果,解决了无法进行移动的现象。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液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置放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传导器-2、置放带-3、把手-4、柱塞-5、顶块-6、第一活动杆-7、第一固定块-8、横柄-9、压杆-10、第二固定块-11、第二活动杆-12、衔接管-13、液压管-14、伸缩管-15、卡管-16、活动头-17、固定螺母-18、冲压管-19、铁杆-20、冲头-21、滑轮-22、伸缩带-23、油缸-1401、冲击片-1402、弹簧-1403、管道-1404、压力片-1405、活动柱-140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包括底板1、传导器2、柱塞5、顶块6、第一活动杆7、第一固定块8、横柄9、压杆10、第二固定块11、第二活动杆12、衔接管13、活动头17、固定螺母18、冲压管19、铁杆20、冲头21,还包括置放带3、把手4、液压管14、伸缩管15、卡管16、滑轮22、伸缩带23,底板1左侧顶部连接有传导器2,传导器2前端部设有置放带3,置放带3前端部设有把手4,传导器2左侧顶部连接有柱塞5,柱塞5顶部连接有顶块6并且通过顶块6与第一活动杆7活动连接,第一活动杆7顶部设有第一固定块8并且通过第一固定块8与横柄9活动连接,横柄9左侧连接有压杆10,横柄9右下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1通过第二活动杆12与衔接管13活动连接,液压管14设于传导器2右侧并且与底板1固定连接,液压管14顶部连接有伸缩管15,卡管16设于伸缩管15右侧并且与液压管14相连接,伸缩管15顶部活动连接活动头17,活动头17顶部设有固定螺母18,冲压管19贯穿固定螺母18通过活动头17与伸缩管15活动连接,冲压管19顶部连接有铁杆20,铁杆20顶部连接有冲头21,底板1底部与滑轮22活动连接,置放带3通过伸缩带23与传导器2活动连接,液压管14内由油缸1401、冲击片1402、弹簧1403、管道1404、压力片1405、活动柱1406组成,油缸1401顶部设有冲击片1402,冲击片1402顶部通过弹簧1403与压力片1405活动连接,弹簧1403之间通过管道1404连接,压力片1405顶部连接有活动柱1406,伸缩管15与活动柱1406活动连接,第一固定块8与第二固定块11均通过螺母与横柄9连接,滑轮22均设置有四个,弹簧1403均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母18的形状为五角状。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将本设备移动到需要进行维修的车底下,将手握紧压杆10,然后用力压下,横柄9就会以第一活动杆7与柱塞5互相配合的状态下为支点,使得与横柄9的第二固定块11带动第二活动杆12跟衔接管13活动配合,衔接管13就会带动传导器2内部零件使得液压管14内部的油缸1401产生冲击力带动冲击片1402,经过弹簧1403传送给压力片1405的力经由伸缩管15、冲压管19、铁杆20、的传递最终传送给冲头21进行往上顶力将汽车撑起。底板1可以支撑设备,传导器2可以将动力经由油缸1401转化成机械力,置放带3通过伸缩带23与传导器2的连接,既可以储存工具,又可以减少占用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置放工具的现象,柱塞5可以使传导器2内部的零件向下运动,冲击片1402用弹簧1403连接压力片1405,可以增加上升力,解决了冲击压力小的现象,滑轮22可以使整个千斤顶移动到车底下,达到省力的效果,解决了无法进行移动的现象。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包括底板(1)、传导器(2)、柱塞(5)、顶块(6)、第一活动杆(7)、第一固定块(8)、横柄(9)、压杆(10)、第二固定块(11)、第二活动杆(12)、衔接管(13)、活动头(17)、固定螺母(18)、冲压管(19)、铁杆(20)、冲头(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放带(3)、把手(4)、液压管(14)、伸缩管(15)、卡管(16)、滑轮(22)、伸缩带(23),所述底板(1)左侧顶部连接有传导器(2),所述传导器(2)前端部设有置放带(3),所述置放带(3)前端部设有把手(4),所述传导器(2)左侧顶部连接有柱塞(5),所述柱塞(5)顶部连接有顶块(6)并且通过顶块(6)与第一活动杆(7)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7)顶部设有第一固定块(8)并且通过第一固定块(8)与横柄(9)活动连接,所述横柄(9)左侧连接有压杆(10),所述横柄(9)右下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1),所述第二固定块(11)通过第二活动杆(12)与衔接管(13)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管(14)设于传导器(2)右侧并且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14)顶部连接有伸缩管(15),所述卡管(16)设于伸缩管(15)右侧并且与液压管(14)相连接,所述伸缩管(15)顶部活动连接活动头(17),所述活动头(17)顶部设有固定螺母(18),所述冲压管(19)贯穿固定螺母(18)通过活动头(17)与伸缩管(15)活动连接,所述冲压管(19)顶部连接有铁杆(20),所述铁杆(20)顶部连接有冲头(21),所述底板(1)底部与滑轮(22)活动连接,所述置放带(3)通过伸缩带(23)与传导器(2)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管(14)内由油缸(1401)、冲击片(1402)、弹簧(1403)、管道(1404)、压力片(1405)、活动柱(1406)组成,所述油缸(1401)顶部设有冲击片(1402),所述冲击片(1402)顶部通过弹簧(1403)与压力片(1405)活动连接,所述弹簧(1403)之间通过管道(1404)连接,所述压力片(1405)顶部连接有活动柱(1406),所述伸缩管(15)与活动柱(1406)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维修千斤顶,包括底板(1)、传导器(2)、柱塞(5)、顶块(6)、第一活动杆(7)、第一固定块(8)、横柄(9)、压杆(10)、第二固定块(11)、第二活动杆(12)、衔接管(13)、活动头(17)、固定螺母(18)、冲压管(19)、铁杆(20)、冲头(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放带(3)、把手(4)、液压管(14)、伸缩管(15)、卡管(16)、滑轮(22)、伸缩带(23),所述底板(1)左侧顶部连接有传导器(2),所述传导器(2)前端部设有置放带(3),所述置放带(3)前端部设有把手(4),所述传导器(2)左侧顶部连接有柱塞(5),所述柱塞(5)顶部连接有顶块(6)并且通过顶块(6)与第一活动杆(7)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7)顶部设有第一固定块(8)并且通过第一固定块(8)与横柄(9)活动连接,所述横柄(9)左侧连接有压杆(10),所述横柄(9)右下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1),所述第二固定块(11)通过第二活动杆(12)与衔接管(13)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管(14)设于传导器(2)右侧并且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管(14)顶部连接有伸缩管(15),所述卡管(16)设于伸缩管(15)右侧并且与液压管(14)相连接,所述伸缩管(15)顶部活动连接活动头(17),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刘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