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车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09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副车架总成;所述前副车架由铸铝构成,其上设有容纳电池的空腔,前副车架和电池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铸铝材料,实现前副车架的轻量化;通过在前副车架上开设通孔以安装电池,既能保证结构稳定性,又能增大电动汽车上电池的安装空间,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Front sub frame assembly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front subframe; the front subframe is made of cast aluminum,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for accommodating a battery, the front subframe and battery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invention through the use of cast aluminum, lightweight front subframe; the through hole opened in the front subframe to install the battery, which can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installation space and can increase the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help to improve the electric vehicle mile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副车架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前副车架总成。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指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目前,由于车身上能量储存装置的不足而影响到续航里程是限制电动汽车推广及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整合汽车结构设计,增大电池的安装空间,以实现更多的电能存储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还能加装电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副车架总成,所述前副车架由铸铝构成,其上设有容纳电池的空腔,前副车架和电池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铸铝材料,实现前副车架的轻量化。通过在前副车架上开设通孔以安装电池,既能保证结构稳定性,又能增大电动汽车上电池的安装空间,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与车身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如图1所示,所述前副车架由铸铝构成,其上设有容纳电池30的空腔,前副车架和电池3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铸铝具有较高强度可以负担整个前副车架所承受的力,并且满足硬度等性能要求;同时铸铝的质量更轻,有利于减重,实现轻量化。空腔的结构是在不影响前副车架稳定性的同时,便于布置电池30。更具体的方案为,所述的前副车架包括横梁部10和纵梁部20,横梁部10和纵梁部20围合成的孔腔的一侧有贯通前副车架上下两端的通孔11,该通孔11即构成容纳电池30的空腔,通孔11的形状与电池30的轮廓相适应。通孔11用来布置电池30,通孔11位于孔腔的一侧,孔腔的另一侧可以用来安装其他零件。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为方便电池30的安装和拆卸,所述的电池30的壳体上有向外延伸的翻边31,翻边31和通孔11孔口边缘处对应设有工艺安装孔40,电池30和前副车架通过螺栓构成螺纹连接。为提高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所述的安装孔12沿横梁部10的长度方向布置。为避免油渍、灰尘污染电池30,所述的翻边31与通孔11的孔壁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为便于电池30的安装与拆卸,所述电池30的翻边31位于前副车架的下方。优选的,所述纵梁部(20)的悬伸端上设有与车身相连的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前副车架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由铸铝构成,其上设有容纳电池(30)的空腔,前副车架和电池(3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由铸铝构成,其上设有容纳电池(30)的空腔,前副车架和电池(3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副车架包括横梁部(10)和纵梁部(20),横梁部(10)和纵梁部(20)围合成的孔腔的一侧有贯通前副车架上下两端的通孔(11),该通孔(11)即构成容纳电池(30)的空腔,通孔(11)的形状与电池(30)的轮廓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30)的壳体上有向外延伸的翻边(31),翻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石建伟高家兵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