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297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模具,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第一半环模及第二半环模,上模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环槽及与第一环槽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一环状台阶,第一环槽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一凸台;下模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二环槽及与第二环槽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二环状台阶,第二环槽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二凸台;第一半环模具有第一伸入部,第二半环模具有第二伸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无需设置横浇道和内浇口,能够使惰轮产品一次成型,降低了产品报废率及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

A high chromium cast iron inert free runner casting device for a power plant slagg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wer plant slag and high chromium cast iron idler without cast device, including mold work table and arranged on the working table, die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the first and second half ring die ring die, first ring step die botto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ring groove and the inner the tank wall and the first ring groov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ing groove bottom of the groove evenly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ss eight; second annular step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die of the second slot and slot wall and the second ring groove is connected, the second slot at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is convexly arranged evenly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eight the second bosses; the first half ring die has a first portion extending into the second half, with second ring die into the ministry.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no need to set up transverse runner and inner gate, which can make idler wheel product form at a time, reduce product scrap rate and manufacturing cost, and improve product consist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浇注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火力发电厂中,风冷干式捞渣机有一套用于无水耗的情况下对锅炉底渣进行冷却和输送的干式排渣系统,它是以惰轮为纽带引导链条带动履带板在近百米长的排渣机中长时间运动。由于电厂捞渣机惰轮要求具有较好的耐高温和耐磨性能,因此,高铬铸铁惰轮在火力发电厂中应用较为普遍。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其结构包括由高铬铸铁材料制作而成惰轮本体1’,惰轮本体1’的中心设有安装孔2’,惰轮本体1’的外壁沿周向设有传动槽3’,惰轮本体1’的前端面沿周向等间距地布设有八个第一减重槽4’,惰轮本体1’的后端面沿周向等间距地布设有八个第二减重槽5’,安装孔2’内对称设置有第一台阶部6’和第二台阶部7’。上述高铬铸铁惰轮通常是采用浇注的方式加工而成。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惰轮本体1’外壁设置的传动槽3’无法经浇注成型,原因在于目前用于加工上述惰轮的模具通常是由上模和下模配合组成,如果在型腔中直接成型传动槽3’,导致后续无法完成脱模。因此,目前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初步成型的惰轮产品从型腔中取出,然后再在产品的外周加工传动槽3’。这种加工方式的缺陷在于工序繁杂,而且单独加工传动槽3’的难度也较大,导致产品报废率及制造成本均较高。另外,目前的铸造工艺中一般是采用横浇道和内浇口将高铬铸铁铁水引入惰轮型腔,导致在后期处理横浇道和内浇口时,容易因产品出现裂纹和挖肉缺陷而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无需设置横浇道和内浇口,能够使惰轮产品一次成型,降低了产品报废率及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第一半环模及第二半环模,所述下模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模设于所述下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半环模及所述第二半环模横向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且所述第一半环模与所述第二半环模呈相对设置;所述工作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竖直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半环模横向移动的第一横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半环模横向移动的第二横向驱动机构;所述上模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环槽及与所述第一环槽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一环状台阶,所述第一环槽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一凸台;所述下模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二环槽及与所述第二环槽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二环状台阶,所述第二环槽与所述第一环槽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环状台阶与所述第一环状台阶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半环模具有可伸入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第一伸入部,所述第二半环模具有可伸入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第二伸入部,所述第一伸入部与所述第二伸入部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状台阶、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状台阶、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一伸入部及所述第二伸入部之间配合形成有与所述惰轮匹配的惰轮型腔;所述上模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惰轮型腔连通的冒口,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冒口内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升降油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均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横向油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环模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伸入部一体化连接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周壁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的外壁限位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环模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伸入部一体化连接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内周壁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的外壁限位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采用耐高温的陶瓷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通过设置由上模、下模、第一半环模及第二半环模配合构成的模具,在上模的底部分别设置第一环槽及与第一环槽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一环状台阶,第一环槽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一凸台,在下模的上部分别设置第二环槽及与第二环槽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二环状台阶,第二环槽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二凸台,第一半环模具有可伸入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第一伸入部,第二半环模具有可伸入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第二伸入部,第一环槽、第一环状台阶、第一凸台、第二环槽、第二环状台阶、第二凸台、第一伸入部及第二伸入部之间配合形成有与惰轮匹配的惰轮型腔,这样,使得在浇注时便于进行合模和脱模操作,能够有效使惰轮产品一次成型,而无需再进行传动槽的加工,从而降低了产品报废率及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无需设置横浇道和内浇口,通过在冒口中设置过滤网,浇注时,高铬铸铁铁水通过设置有过滤网的冒口进入惰轮型腔中,不仅解决了传统浇注工艺容易造成裂纹和挖肉缺陷等问题,降低了产品报废率,而且过滤网也能够将铁水中的渣子等杂质阻挡在冒口内,避免了渣子进入惰轮型腔中,从而提高了惰轮产品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结构设置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中:1’、惰轮本体;2’、安装孔;3’、传动槽;4’、第一减重槽;5’、第二减重槽;6’、第一台阶部;7’、第二台阶部;1、工作台;2、上模;21、第一环槽;22、第一环状台阶;23、第一凸台;3、下模;31、第二环槽;33、第二环状台阶;33、第二凸台;4、第一半环模;41、第一伸入部;42、第一限位部;5、第二半环模;51、第二伸入部;52、第二限位部;6、惰轮型腔;7、冒口;8、过滤网;9、升降驱动机构;10、第一横向驱动机构;11、第二横向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的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包括工作台1及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模具,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3、第一半环模4及第二半环模5,下模3固定于工作台1上,上模2设于下模3的正上方,第一半环模4及第二半环模5横向设于上模2与下模3之间,且第一半环模4与第二半环模5呈相对设置。上模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环槽21及与第一环槽21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一环状台阶22,第一环槽21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一凸台23;下模3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二环槽31及与第二环槽31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二环状台阶32,第二环槽31与第一环槽21呈配合设置,第二环状台阶32与第一环状台阶22呈配合设置,第二环槽31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二凸台33。第一半环模4具有可伸入于上模2与下模3之间的第一伸入部41,第二半环模5具有可伸入于上模2与下模3之间的第二伸入部51,第一伸入部41与第二伸入部51呈配合设置。第一环槽21、第一环状台阶22、第一凸台23、第二环槽31、第二环状台阶32、第二凸台33、第一伸入部41及第二伸入部51之间配合形成有与惰轮匹配的惰轮型腔6;上模2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与惰轮型腔6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第一半环模及第二半环模,所述下模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模设于所述下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半环模及所述第二半环模横向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且所述第一半环模与所述第二半环模呈相对设置;所述工作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竖直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半环模横向移动的第一横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半环模横向移动的第二横向驱动机构;所述上模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环槽及与所述第一环槽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一环状台阶,所述第一环槽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一凸台;所述下模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二环槽及与所述第二环槽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二环状台阶,所述第二环槽与所述第一环槽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环状台阶与所述第一环状台阶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半环模具有可伸入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第一伸入部,所述第二半环模具有可伸入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第二伸入部,所述第一伸入部与所述第二伸入部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状台阶、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状台阶、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一伸入部及所述第二伸入部之间配合形成有与所述惰轮匹配的惰轮型腔;所述上模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惰轮型腔连通的冒口,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冒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捞渣机高铬铸铁惰轮无浇道浇注装置,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第一半环模及第二半环模,所述下模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模设于所述下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半环模及所述第二半环模横向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且所述第一半环模与所述第二半环模呈相对设置;所述工作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竖直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半环模横向移动的第一横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半环模横向移动的第二横向驱动机构;所述上模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环槽及与所述第一环槽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一环状台阶,所述第一环槽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一凸台;所述下模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二环槽及与所述第二环槽的内槽壁相接的第二环状台阶,所述第二环槽与所述第一环槽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环状台阶与所述第一环状台阶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底沿圆周方向均匀凸设有八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半环模具有可伸入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第一伸入部,所述第二半环模具有可伸入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第二伸入部,所述第一伸入部与所述第二伸入部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状台阶、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状台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儿张骋陈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平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