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高通量的基因定点诱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2469 阅读:4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快速高通量的基因定点诱变方法,其步骤为:1.构建了一个表达DpnI限制性内切酶的DNA腺嘌呤甲基化酶缺陷的用于定点诱变的菌株;2.根据需要对基因待突变的位置进行序列分析,设计部分重叠(10~16nt)的PCR诱变引物;3.反向PCR扩增;4.扩增后的PCR产物直接化学法转化上述构建的表达DpnⅠ的DNA腺嘌呤甲基化酶缺陷的菌株,这样经过DpnⅠ体内筛选就可以得到携有预定突变的质粒。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真正做到简单快速的定点诱变,且不需订购特殊修饰的引物,不需要对PCR后的产物进行任何处理步骤(酶切连接,体外杂交,胶回收和体外DpnⅠ的消化处理等)就能方便迅速地构建突变质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高通量的基因定点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一、构建了一个表达DpnⅠ限制性内切酶的DNA腺嘌呤甲基化酶缺陷的用于定点诱变的菌株;首先通过λ-Red重组酶介导的同源重组,用抗性基因替换大肠杆菌染色体上的编码DNA腺嘌呤甲基化酶的基因,得到DNA腺嘌呤甲基化酶缺陷的菌株;其次,用PCR的方法合成了编码DpnⅠ的基因dpnC,并将此基因克隆到温度敏感型的质粒载体上,构建了表达DpnⅠ的质粒;再次,将此质粒转化上述构建的DNA腺嘌呤甲基化酶缺陷的菌株,这样就得到了表达DpnⅠ的DNA腺嘌呤甲基化酶缺陷的菌株;二、设计部分重叠的PCR诱变引物;根据需要对基因待突变的位置进行序列分析,合理设计一对PCR诱变引物,分别称为正向诱变引物和反向诱变引物,其中在选定的位点引入了新的预定突变的核苷酸,另外这对引物在5‘端重叠10~16nt,这样通过反向PCR扩增后,得到线形的携有预定突变的产物在末端就会带有10~16nt的同源区,在转化大肠杆菌后,依靠大肠杆菌中不依赖Rec-A的同源重组就可以实现此PCR产物的自环化;三、反向PCR扩增;以上述设计的这对PCR诱变引物,对克隆了目的基因的环状质粒模板进行反向PCR扩增;四、扩增后的PCR产物直接化学法转化上述构建的表达DpnⅠ的DNA腺嘌呤甲基化酶缺陷的菌株,这样经过DpnⅠ体内筛选就可以得到携有预定突变的质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新李静李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