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外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3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第一部件6、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是由橡胶组合物形成。这些部件6、8和10是用分开的模具分别形成。这些部件6、8和10处于半硫化状态。此外将这些部件6、8和10投入到最终成形用模具11中。再把橡胶组合物12投入到最终成形用模具11中。橡胶组合物12用于形成本体。第一部件6着银色,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着橙色,橡胶组合物12着黑色。固定最终成形用模具11,然后进行加热,使部件6、8和10以及组合物13硫化、并同时粘结在一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球鞋、高尔夫鞋、足球鞋、跑鞋、行军鞋、都市鞋等的外底。
技术介绍
鞋具备形成其底面的外底。该外底所必需的重要性能包括例如良好的粘着性、良好的耐磨性、和适当的柔性。为达到这些所需性能,外底由橡胶或合成树脂形成。从增强设计的观点来看,有时外底被分隔为多个色彩彼此不同的区域。图8示出了用于制造这种外底的模具51。该图是沿着鞋轴向直线的断面图。在这种制造方法中,首先如图8(a)所示的那样,用第一橡胶组合物53填充相当于外底柱螺拴的部分。在图8(a)中,用黑色涂黑的部分是第一像胶组合物。然后固定模具,对模具51进行加热。据此第一橡胶组合物53流动,且如图8(b)所示,橡胶组合物53从相当于柱螺拴的部分泄漏出来。由工人将该泄漏部分(流出物)除去。图8(c)显示的是除去流出物之后的状态。然后将第二种橡胶组合物投入模具51,固定模具,对模具51进行加热。该第二橡胶组合物和第一橡胶组合物的颜色是不同的。通过固定模具,如图8(d)所示,由第一橡胶组合物5 1形成的柱螺栓55和第二橡胶组合物形成的本体57粘合在一起成为一体(加硫粘合)。因此形成具备色彩不同的多个区域的外底。在某些情况下,将三种或更多种颜色不同的橡胶组合物顺次投入模具51中。在这种制造方法中,填充橡胶组合物和除去流出物几乎都是用手工实施的,效率不高。此外,在对第二橡胶组合物加热和加压时,第一橡胶组合物一定程度地流动。由于该流动现象,第一橡胶组合物和第二橡胶组合物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使外底的美观程度下降。在仅对第一橡胶组合物加热时,如果加热温度升高或者加热时间增加,则促进了第一橡胶组合物的加硫作用。因此,抑制了第一橡胶组合物在第二次加热时流动。但是,已进行加硫的第一橡胶组合物和第二橡胶组合物难以粘合在一起。此外,由于第二次加热使得第一橡胶组合物过度硫化,因.此造成热损耗。尤其是当依次填充3种以上橡胶组合物的情况下,粘合不良和热损耗的问题变得显著。当使用由不同材料形成的橡胶组合物的情况下,会产生同样的问题。例如在制造具备由粘着性优秀的橡胶作为基本材料所形成的区域和由耐磨性优秀的橡胶作为基本材料所形成的区域的外底时,会产生由于流动的界限模糊、粘合不良和热损耗的问题。而且,由于加硫,使得组合在一起的材料粘合强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外底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合物组合物投入部件成形用模具中,形成部件;将与上述聚合物组合物的材质或颜色不同的、用于本体的聚合物组合物与在部件成形步骤中得到的部件投入到最终成形用模具中,使本体和部件接合。在该制造方法中,由于形成部件和形成本体的模具是不同的,因此容易填充聚合物组合物,并且除去流出物也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当部件和本体是由橡胶组合物形成时,优选使部件在部件成形步骤处于半加硫状态。由此在接合步骤中本体和部件被加硫粘结。因此粘结强度提高。可以使投向最终成形用模具中的本体用橡胶组合物处于未加硫状态或半加硫状态。当其处于半加硫状态时,橡胶的流动性能受到抑制。本专利技术的外底具有本体以及部件,该部件是用粘结剂与本体粘结的。本体和部件具有不同的材料和颜色。由于在该外底中,本体和部件是分别成形的,因此容易进行聚合物组合物填充,同时除去流出物也不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本体和部件之间的界限也是清楚的。当使用以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NBR)作为基本材料的橡胶组合物,并将其用于本体或部件之一的情况下,通过加硫是难以进行粘结的,而使用粘结剂进行粘结是有效的。尤其是当本体和部件中的任一个为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而另一方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或聚丁二烯(BR)时,该粘结是有效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鞋的局部断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鞋的外底底视图,图3(a)是表示用于图2外底的第一部件的底视图,图3(b)是沿图3(a)A-A线的断面图,图4(a)是表示用于图2外底的第二部件的底视图,图4(b)是沿图4(a)B-B线的断面图,图5(a)是表示用于图2外底的第三部件的底视图,图5(b)是沿图5(a)C-C线的断面图,图6是表示在最终成形用模具的成形状态的模式图,图7是表示由图6最终成形用模具成形的外底的模式断面图,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中外底成形状态的模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参考附图、基于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1中的鞋1具有上部2、内底3、中底4和外底5。上部2的材料、形状和尺寸与公知的鞋的上部一样。内底3的材料、形状和尺寸与公知的鞋的内底一样。中底4的材料、形状和尺寸与公知的鞋的中底一样。因此省略了对内底3和中底4的说明。图2是表示图1的符号1的外底5的底视图。该外底5由加硫了的橡胶形成。从以下的详细说明可知,外底5是由本体和3个部件形成。图2仅显示了用于左脚的外底5,用于右脚的外底5具有将图2所示的形状反转所得的形状。图3是表示用于图2外底5的第一部件6。图3(a)是其底面图,图3(b)是沿图3(a)A-A线的断面图。第一部件6几乎呈板状。第一部件6有多个通孔7。第一部件6着银色。图4是表示用于图2外底5的第二部件8。图4(a)是其底面图,图4(b)是沿图4(a)B-B线的断面图。第二部件8几乎呈环状。第二部件8具有多个突起9。第二部件8着橙色。图5是表示用于图2外底5的第三部件10。图5(a)是其底面图,图5(b)是沿图5(a)C-C线的断面图。第三部件10几乎呈环状。第三部件10具有和第二部件8相同的多个突起9。第三部件10着橙色。在制造外底5时,首先形成第一部件6。在成形时,将橡胶组合物投入到模具中,并进行加热和加压。此时设定较低的加热温度或者较短的加热时间,以得到呈半加硫状态的第一部件6。用与形成第一部件6相同的方法,用其它模具形成半加硫状态的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然后,如图6所示制备最终成形用模具11,将第一部件6、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投入到该最终成形用模具11中。在投入时,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的突起9穿过第一部件6的通孔7。此后,向最终成形用模具11投入本体用橡胶组合物12。该橡胶组合物12着黑色。此后固定最终成形用模具11,提高温度。由此各部件6、8、10和橡胶组合物12硫化,形成外底5。图7是表示由图6的最终成形用模具11成形的外底5的模式断面图。该外底5由第一部件6、第二部件8、第三部件10和本体13形成。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8以及第三部件10之间、第二部件8以及第三部件10和本体13之间、以及本体13和第一部件6之间是通过加硫粘结的。加硫粘结获得的粘结强度大,而且不需要对将要粘结对象的部位进行表面处理(例如表面研磨)。在该制造方法中,由于用从最终成形用模具的不同模具形成部件6、8、10,不用花时间和精力投入橡胶组合物和除去流出物,因此有效。该外底5的各部件6、8、10在模具中被加热两次,而本体13仅被模具加热1次。换言之,尽管外底5的各部件6、8、10、13是其中加热最多的部位,但也仅是两次。在外底5中通过过度硫化可抑制热损耗,而且粘结强度提高。此外,在部件6、8、10成形阶段可一定程度地促进硫化,因此在用最终成形用模具11进行粘结的步骤中可抑制橡胶组合物的流动。因此,第一部件6的银色、第二部件8和第三部件10的橙色以及本体的黑色界限分明,外观极好。该制造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外底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合物组合物投入部件成形用模具中,形成部件; 将与上述聚合物组合物的材质或颜色不同的、用于本体的聚合物组合物与在部件成形步骤中得到的部件投入到最终成形用模具中,使本体和部件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7-25 2001-2238911.一种鞋外底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合物组合物投入部件成形用模具中,形成部件;将与上述聚合物组合物的材质或颜色不同的、用于本体的聚合物组合物与在部件成形步骤中得到的部件投入到最终成形用模具中,使本体和部件接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部件和本体是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在部件成形步骤中成形的部件为半硫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和彦堀井利裕
申请(专利权)人:住胶体育用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