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藻孢子体直接成苗的方法,其特征是从野生群体中,选取健康的藻体,先用煮沸后冷却的海水刷洗,直到无明显的杂藻;然后用超声波清洗3-5遍,到藻体上没有杂藻污染为止;用打碎机将藻体打碎,通过孔径为120-130μm的筛绢过滤,使滤液通过孔径为90-100μm的筛绢,将获得的藻段在10-15℃培养箱中培养,光强为2000-3000lux,光照时间为10-14小时,3-7天后,藻段就可长出足够数量和长度的假根及新生枝。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孢子体直接作为苗源,不仅避免了有性生殖的复杂过程和漫长的培育周期,而且保持了亲本的遗传性状;用超声波清洗效率高;能减少由于长藻丝之间的缠绕而影响苗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技术背景多管藻属是红藻门真红藻纲松节藻科的一类红藻。近年的研究表 明,多管藻具有抗细菌和真菌,抗疱疹病毒和抗氧化活性,并对多种 癌细胞(如结肠癌细胞、神经鞘瘤细胞)有细胞毒活性,所以在海藻药物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另外,多管藻中还含有丰富的硫 酸半乳糖、藻红蛋白等物质,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良好的开发利用 前景使多管藻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潜在的开发需要,所以发展可用于 人工栽培生产的方法是前瞻性的做法,但目前尚未见多管藻进行人工 栽培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它能满 足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一种,其特征是从野生群体中采集 目标孢子体个体,选取健康的藻体,先用煮沸后冷却的海水刷洗数遍, 直到无明显的杂藻;然后用超声波清洗3-5遍,到藻体上没有杂藻污 染为止,再用打碎机将藻体打碎,通过孔径为120-130um的筛绢过 滤,使滤液通过孔径为90-100"m的筛绢,将获得的藻段在10-15°C 培养箱中培养,光强为2000-30001ux,光照时间为10-14小时,经过 3-7天,藻段就可长出足够数量和长度的假根以及新生枝。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多管藻是孢子体和配子体同形世代交替,并 有真红藻纲的果孢子世代,采用孢子体直接作为苗源,不仅避免了有 性生殖的复杂过程和漫长的培育周期,而且保持了亲本的遗传性状;2、用超声波清洗所需时间短,效果好;3、通过分步过滤,将藻段控制在 一定长度,利于控制苗的密度,能减少长藻丝之间的缠绕而影响苗的 均匀度;4、藻段的假根和新枝的生长条件接近,生产上易于获得健康 种苗。本专利技术人于2007年3-4月间,将采自青岛海滨的多管藻孢子体带 回室内,从中选取健康的藻体。在煮沸后冷却的海水中,用棉球刷洗 至无明显的杂藻及附着物;这时,往往还有少量的杂藻如硅藻等附着 在藻体上,这样的藻体一旦给予适宜条件会快速繁殖起来,影响多管 藻的生长。为了进一步清洗藻体,将刷洗过的多管藻孢子体浸入千净 海水中,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清洗多次,功率一般为150瓦,每次10 秒钟,不可时间过长,以免产热过多对藻体造成损伤, 一般3-5次即 可去除所有杂藻,但每次清洗后要换上洁净的海水。镜检确定无杂藻 附着为止。根据所需量取用洗干净的藻体,浸入适量洁净海水中,用 打碎机将藻体打碎,注意打碎时不要连续打过长时间,最好打10秒后 暂停一下,以免产热损伤藻丝。打完后,为了获得一定长度的藻丝段 用于接种,要过滤。先过孔径为120-130um的筛绢,收集滤液,然 后过孔径为90-100" m的筛绢,收集筛绢上的藻丝即长度为90-130U m的藻丝。藻丝短一些利于假根和新枝的再生;而且,分枝中部不容 易打断,所以一般长度较长,同时由于较短的分枝端部更容易再生, 所以原则上尽量取较短的端部进行培养,更容易获得再生苗。将获得 的藻丝分散于一定量的洁净海水中,在搅拌器的均匀搅拌下,接种到 培养皿中,培养中可事先加入附着基质如维尼龙绳等。将接种好的培 养皿加洁净海水至2/3满,静置一段时间(约20分钟)至藻丝下沉, 然后轻轻放到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10-15'C、光强2000-3000hix、 光照时间10-14小时。3-7天后,即有假根和新生枝长出,藻丝开始附 着,这时可换上加营养的洁净海水以加快藻丝的生长速度。 一周后, 每段藻丝基本都长出了数根假根并附着在基质上或培养皿底部,牢固 程度可以达到生产要求,可下海抵抗风浪了。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从野生群体中采集目标孢子体个体,选取健康的藻体,先用煮沸后冷却的海水刷洗数遍,直到无明显的杂藻;然后用超声波清洗3-5遍,到藻体上没有杂藻污染为止,再用打碎机将藻体打碎,通过孔径为120-130μm的筛绢过滤,使滤液通过孔径为90-100μm的筛绢,将获得的藻段在10-15℃培养箱中培养,光强为2000-3000lux,光照时间为10-14小时,经过3-7天,藻段就可长出足够数量和长度的假根以及新生枝。全文摘要一种,其特征是从野生群体中,选取健康的藻体,先用煮沸后冷却的海水刷洗,直到无明显的杂藻;然后用超声波清洗3-5遍,到藻体上没有杂藻污染为止;用打碎机将藻体打碎,通过孔径为120-130μm的筛绢过滤,使滤液通过孔径为90-100μm的筛绢,将获得的藻段在10-15℃培养箱中培养,光强为2000-3000lux,光照时间为10-14小时,3-7天后,藻段就可长出足够数量和长度的假根及新生枝。本专利技术采用孢子体直接作为苗源,不仅避免了有性生殖的复杂过程和漫长的培育周期,而且保持了亲本的遗传性状;用超声波清洗效率高;能减少由于长藻丝之间的缠绕而影响苗的均匀度。文档编号A01G33/00GK101147463SQ20071011309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梅 仪, 汤晓荣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管藻孢子体直接成苗的方法,其特征是从野生群体中采集目标孢子体个体,选取健康的藻体,先用煮沸后冷却的海水刷洗数遍,直到无明显的杂藻;然后用超声波清洗3-5遍,到藻体上没有杂藻污染为止,再用打碎机将藻体打碎,通过孔径为120-130μm的筛绢过滤,使滤液通过孔径为90-100μm的筛绢,将获得的藻段在10-15℃培养箱中培养,光强为2000-3000lux,光照时间为10-14小时,经过3-7天,藻段就可长出足够数量和长度的假根以及新生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荣,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