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13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其中,包括导光板、反射膜、胶框、印制电路板以及LED,所述反射膜设置于导光板侧面,所述印制电路板设置于反射膜下端,所述LED紧靠印制电路板并设置于导光板下部,所述胶框设置于导光板下端,用于固定导光板,所述胶框设置为镂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通过把导光板的厚度减小,然后将胶框背面设置为镂空结构,不仅提高了光效利用率,而且还减轻了背光源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A thinned backligh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in backligh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light guide plate, reflective film, plastic fram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LED, the reflecting film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wherei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reflective film, LED and close to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is arranged on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lower part of the glu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light guide plate is used for fixing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glue frame is arranged as the hollow structure. The thin backlight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thickness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n sets the back of the rubber frame to the hollowing structure,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light efficiency, but also lightens the weight of the backlight, and saves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
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背光源是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结构,而采用LED作背光源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背光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背光源中导光板的厚度较大,大概有3.7mm,这样不仅导致LED发光射入导光板时光能的损失较大,而且厚重的导光板使整个背光源结构过于笨重且增加了成本。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通过把导光板的厚度减小,然后将胶框背面设置为镂空结构,不仅提高了光效利用率,而且还减轻了背光源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其中,包括导光板、反射膜、胶框、印制电路板以及LED,所述反射膜设置于导光板侧面,所述印制电路板设置于反射膜下端,所述LED紧靠印制电路板并设置于导光板下部,所述胶框设置于导光板下端,用于固定导光板,所述胶框设置为镂空结构。所述的薄化背光源结构,其中,所述导光板侧面还设置有扩散膜。所述的薄化背光源结构,其中,所述扩散膜侧面还依次设置有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的薄化背光源结构,其中,所述胶框外表面还包覆有铁框。所述的薄化背光源结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厚度设置为1.5mm-1.8mm。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通过把导光板的厚度减小,然后将胶框背面设置为镂空结构,不仅提高了光效利用率,而且还减轻了背光源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现有结构的示意图。1-扩散膜;2-下增光膜;3-上增光膜;4-印制电路板;5-LED;6-导光板;7-反射板;8-铁框;9-胶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其中,包括导光板6、反射膜7、胶框9、印制电路板4以及LED5,反射膜7设置于导光板6侧面,印制电路板4设置于反射膜7下端,用于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LED5紧靠印制电路板4并设置于导光板6下部,胶框9设置于导光板6下端,用于固定导光板6,胶框9设置为镂空结构。实践证明,在导光板6侧面增设反射膜7可以大幅度提高光效的利用率,因此本技术通过在导光板侧面设置反射膜7,提高了对背光源的光效利用率,并以此减小导光板6的厚度,然后将固定导光板6的胶框9设置为镂空结构,降低了背光源的重量,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实际应用中,导光板6侧面还设置有扩散膜1。导光板6接收LED5发出的光线,光线穿过导光板6,再经扩散膜1的扩散作用后发出均匀的光,扩散膜1能使背光源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化。进一步的,扩散膜1侧面还依次设置有下增光膜2和上增光膜3。下增光膜2和上增光膜3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光效的利用率。实际应用中,胶框9外表面还包覆有铁框8。铁框8起到固定整个装置的作用,增加其稳定性。优选的,导光板6的厚度设置为1.5mm-1.8mm。在导光板6侧面设置反射膜7后导光板6的厚度可以做相应的减小调整,本实施例优选的设置导光板6的厚度为1.5mm。参见图2,现有的背光源结构包括导光板6、LED5、印制线路板4和胶框9,此结构的背光源由于没有在导光板6侧面设置反射膜7,导致导光板6的光效利用率较大,因此要增大导光板6的厚度才能实现光线的有效传导,一般设置导光板6的厚度为3.7mm左右,并且其胶框9为实心,进一步增加了背光源的重量,增加了其生产成本,且光效率用率较低。而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通过把导光板的厚度减小,然后将胶框背面设置为镂空结构,不仅提高了光效利用率,而且还减轻了背光源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正常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反射膜、胶框、印制电路板以及LED,所述反射膜设置于导光板侧面,所述印制电路板设置于反射膜下端,所述LED紧靠印制电路板并设置于导光板下部,所述胶框设置于导光板下端,用于固定导光板,所述胶框设置为镂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反射膜、胶框、印制电路板以及LED,所述反射膜设置于导光板侧面,所述印制电路板设置于反射膜下端,所述LED紧靠印制电路板并设置于导光板下部,所述胶框设置于导光板下端,用于固定导光板,所述胶框设置为镂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太生彭能文邹华德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鑫智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