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管结构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1579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管结构和空调器。该过管结构包括安装架(1)和挡板(2),安装架(1)上设置有过管孔(3),挡板(2)活动设置在安装架(1)上,挡板(2)上设置有受驱件,安装架(1)上设置有弹性件(5),弹性件(5)与受驱件之间形成弹性滑动配合,以驱使挡板(2)向着缩小过管孔(3)的方向运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管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防护能力,避免鼠虫等进入空调器内部,提升空调器的使用安全性。

Over tube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ver tube structure and an air conditioner. The tube structure comprises a mounting frame (1) and (2), the baffle mounting bracket (1) is arranged on a pipe hole (3), (2) the baffle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1), plate (2) is arranged on the driven member mounting bracket (1) is arranged on the the elastic member (5), (5) and the elastic member driven piece formed between the elastic sliding fit to drive baffle (2) toward the narrowed tube hole (3) i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tub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tection ability, avoid the mouse worm and the like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air conditioner,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管结构和空调器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过管结构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器均有过管孔,用于售后空调安装,穿管使用。过管孔与管严实密封,可有效防止虫鼠进入空调内损坏空调部件。常用过管孔由单一零件构成,或由组件(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第一种常见结构为敲落孔,零件预留孔位,根据需求人工敲落多余材料,孔位大小是固定的,难以密封严实。第二种过管孔常见形式,由滑动挡板与后盖相对滑动形成的孔,孔大小可调节,装配到位时可以密封严实,但容易忘记关闭挡板,造成防护失效。以上两种常见过管孔,存在缺陷,防护能力都不高,密封不严,易引起虫鼠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过管结构和空调器,能够有效提高防护能力,避免鼠虫等进入空调器内部,提升空调器的使用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过管结构,包括安装架和挡板,安装架上设置有过管孔,挡板活动设置在安装架上,挡板上设置有受驱件,安装架上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与受驱件之间形成弹性滑动配合,以驱使挡板向着缩小过管孔的方向运动。优选地,受驱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压板,过管孔打开时,两个承压板的间距沿着靠近过管孔的方向逐渐增加。优选地,每一个承压板的所在侧均对应设置有弹性件,每一个弹性件压设在与该弹性件位于同一侧的一个承压板上,并与该承压板形成滑动配合,两侧的弹性件之间形成对承压板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弹性滑动通道。优选地,两个承压板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承压板远离安装架的外侧设置有向弹性件所在侧延伸的翻板,翻板与挡板的板体之间形成限位槽,弹性件设置在限位槽内。优选地,两个承压板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螺柱,第一螺柱朝向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螺钉孔;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柱,第二螺柱远离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螺钉孔。优选地,承压板为弧形板,弧形板的凹槽开口朝向弹性件。优选地,弹性件的压紧端设置有压紧头,压紧头的压紧侧为弧形。优选地,安装架上设置有滑动导槽,挡板滑动设置在滑动导槽上,过管孔位于挡板的滑动路径上。优选地,挡板的两个滑动侧与滑动导槽之间滚动配合。优选地,挡板的两个滑动侧与滑动导槽之间间隙配合,且两个滑动侧的配合面与滑动导槽的配合面均为光滑表面。优选地,弹性件包括固定段、第一弹性段和第二弹性段,固定段固定连接在滑动导槽上,第一弹性段弹性连接在固定段和第二弹性段之间,第二弹性段弹性压紧在受驱件上。优选地,第一弹性段从固定段向着靠近过管孔的方向延伸,第二弹性段从第一弹性段向着远离过管孔的方向延伸,第一弹性段和第二弹性段之间形成V型结构。优选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限定挡板与过管孔的配合位置的限位件。优选地,挡板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过管结构,该过管结构为上述的过管结构。本技术提供的过管结构,包括安装架和挡板,安装架上设置有过管孔,挡板活动设置在安装架上,挡板上设置有受驱件,安装架上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与受驱件之间形成弹性滑动配合,以驱使挡板向着缩小过管孔的方向运动。在对该过管结构进行操作时,如果需要进行过线操作,则可以对挡板施加作用力,使挡板向着打开过管孔的方向运动,在完成过线操作时候,可以放开挡板,此时挡板不再受到打开过管孔的外力作用,在弹性件的压力作用下,受驱件带动挡板自动向着过管孔运动,从而遮蔽过管孔,避免鼠虫等从过管孔处进入到空调器内部,整个关闭过管孔的操作无需人工进行,可以依靠过管结构自身结构实现,因此能够对空调器形成更加有效的防护,提高空调器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管结构的过管孔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管结构的过管孔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管结构的过管孔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管结构的过管孔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管结构的安装架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管结构的挡板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安装架;2、挡板;3、过管孔;4、滑动导槽;5、弹性件;6、承压板;7、连接板;8、第一螺柱;9、压紧头;10、限位件;11、第二螺柱;12、操作手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过管结构包括安装架1和挡板2,安装架1上设置有过管孔3,挡板2活动设置在安装架1上,挡板2上设置有受驱件,安装架1上设置有弹性件5,弹性件5与受驱件之间形成弹性滑动配合,以驱使挡板2向着缩小过管孔3的方向运动。在对该过管结构进行操作时,如果需要进行过线操作,则可以对挡板2施加作用力,使挡板2向着打开过管孔3的方向运动,在完成过线操作时,可以放开挡板2,此时挡板2不再受到打开过管孔3的外力作用,在弹性件的压力作用下,受驱件带动挡板2自动向着过管孔运动,从而遮蔽过管孔3,避免鼠虫等从过管孔3处进入到空调器内部,整个关闭过管孔3的操作无需人工进行,可以依靠过管结构自身结构实现,因此能够对空调器形成更加有效的防护,提高空调器使用时的安全性。弹性件5压设在受驱件上,并与受驱件之间形成弹性滑动配合,能够在对受驱件持续施加关闭过管孔3的压力的同时,对受驱件进行滑动导向,因此可以同时兼有导向和施压的作用,可以无需另外设置挡板2的导向结构,从而简化安装架1的整体结构,降低安装架1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该弹性件始终向着挡板2施加弹性作用力,使得挡板2向着封挡过管孔3的位置运动,因此能够使得挡板2在未受到其他外力作用时,能够自动向着过管孔3运动,并封挡住过管孔3,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忘记关闭挡板2的问题,使得挡板2始终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鼠虫问题,确保用户使用安全。优选地,受驱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压板6,过管孔3打开时,两个承压板6的间距沿着靠近过管孔3的方向逐渐增加。优选地,每一个承压板6的所在侧均对应设置有弹性件5,每一个弹性件5压设在与该弹性件5位于同一侧的一个承压板6上,并与该承压板6形成滑动配合,两侧的弹性件5之间形成对承压板6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弹性滑动通道。由于两个承压板6的间距沿着靠近过管孔3的方向逐渐增加,因此,当承压板6带动挡板2向着远离过管孔3的方向运动时,距离过管孔3越远,所受到的弹性件5的弹性作用力越大,越容易在外力消失后将挡板2压回到过管孔3处,对过管孔3进行封挡。两个承压板6可以呈三角形,也可以呈梯形。挡板2、安装架1因存在装配要求,挡板2只能相对安装架1做平行于滑动导槽4的运动,位移长度为从封闭过管孔3的初始位置到挡板2撑开两个弹性件5的最大位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性件5始终与承压板6贴合。挡板2的初始状态为闭合状态,该状态过孔不穿线,此时弹性件5有轻微弹力或无弹力状态。在无过线情况下,向上抬起打开挡板2,因挡板2上的承压板6是三角形形状,会使弹性件5受到挤压,而对挡板2会有一个反向下的作用力,使挡板2向下滑动,越往上抬,力越大。承压板6形成三角形状,受到弹力分力比例是不变的,但随挡板向上位移量增大,弹性结构变形量也增大,挤压力增大,挡板2受到挤压力增大。直到过管孔3开到最大,挡板2不再移动,力不再增大。此时完成过线操作后,放开对挡板2的约束,挡板2会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过管结构和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和挡板(2),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过管孔(3),所述挡板(2)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受驱件,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与所述受驱件之间形成弹性滑动配合,以驱使所述挡板(2)向着缩小所述过管孔(3)的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和挡板(2),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过管孔(3),所述挡板(2)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受驱件,所述安装架(1)上设置有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与所述受驱件之间形成弹性滑动配合,以驱使所述挡板(2)向着缩小所述过管孔(3)的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驱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压板(6),所述过管孔(3)打开时,两个所述承压板(6)的间距沿着靠近所述过管孔(3)的方向逐渐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承压板(6)的所在侧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弹性件(5),每一个弹性件(5)压设在与该所述弹性件(5)位于同一侧的一个承压板(6)上,并与该所述承压板(6)形成滑动配合,两侧的所述弹性件(5)之间形成对所述承压板(6)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弹性滑动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压板(6)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7)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6)远离所述安装架(1)的外侧设置有向所述弹性件(5)所在侧延伸的翻板,所述翻板与所述挡板(2)的板体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弹性件(5)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压板(6)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螺柱(8),所述第一螺柱朝向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设置有螺钉孔;所述挡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柱(11),所述第二螺柱(11)远离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设置有螺钉孔。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6)为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晓宏潘龙腾陈正文彭吉森陈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