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泵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74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泵组合,包括曲轴箱盖,曲轴箱盖的中心设轴孔,曲轴箱盖的下部设机油泵座,机油泵座中心设机油泵轴,机油泵轴的下端套设用于转移油的转子,机油泵轴的上端设齿轮,曲轴箱盖的底部内壁设滤油网座板,滤油网座板和机油泵座的两侧对应设有插槽,插槽内插入滤油网,机油泵座上压接盖板,盖板同时也压接滤油网,盖板位于转子和齿轮之间,曲轴箱盖的一侧外壁设滤油器座,滤油器座上可拆卸设滤油器,滤油器座上设连通机油泵座的进油口和连通轴孔的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两个竖直的滤油网代替原先弧形结构的滤油网,安装方便快捷且不易变形;同时滤油器可拆卸、清洗或更换,降低了成本。

A combination of oil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il pump combination, including crankcase cover, crankcase cover is provided in the center of the shaft hole, the lower crankcase cover design of oil pump, oil pump seat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engine oil pump shaft, is set to transfer oil rotor oil pump shaft, the upper end of the oil pump shaft gear. The bottom of the crankcase cover, the oil strainer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at plate, a seat plate and both sides of the oil strainer oil pump seat is correspondingly provided with a slot, the slot is inserted into the oil filter, oil pump seat pressure connecting cover plate, the cover plate also crimp the oil network, the cover plate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rotor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crankshaft gear box cover the oil filter, oil filter base on a removable oil filter, oil filter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ump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inlet and the oil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haft hole.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wo vertical oil filtering nets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filtering oil net with arc-shaped structure, which is convenient and fast to install, and is not easy to deform. Meanwhile, the oil filter can be disassembled, cleaned or replaced, and the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泵组合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的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机油泵组合。
技术介绍
发动机内部有多个部件需要供油,因此机油泵组合的结构就尤为重要,首先,现有的机油泵组合的滤油器为一体成型,增加了制造工艺,清洗较为麻烦,其次,机油泵座前方的滤油网为弧形结构,其两端定位较为麻烦,且弧形结构的中间处易变形,滤油面积小,影响使用效果,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油泵组合,使用两个竖直的滤油网代替原先弧形结构的滤油网,安装方便快捷且不易变形;同时滤油器可无差别拆卸、清洗或更换,降低了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油泵组合,包括曲轴箱盖,所述曲轴箱盖的中心设有轴孔,曲轴箱盖的下部设有机油泵座,所述机油泵座中心设有机油泵轴,所述机油泵轴的下端套设用于转移油的转子,所述机油泵轴的上端设有齿轮,所述曲轴箱盖的底部内壁设有滤油网座板,所述滤油网座板和机油泵座的两侧对应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入滤油网,所述机油泵座上压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同时也压接滤油网,盖板位于转子和齿轮之间,所述曲轴箱盖的一侧外壁设有滤油器座,所述滤油器座上可拆卸设有滤油器,滤油器座上设有连通机油泵座的进油口和连通轴孔的出油口。所述滤油器包括配合连接的支座和滤体,所述支座固定在滤油器座上,支座上贯穿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出油孔的后端螺接有中空的套筒,所述滤体的前端中心设有与套筒螺纹旋接的出油座,所述出油座的外围周向均布多个进油道口。所述滤油器座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支座上贯穿设有与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穿入第二螺栓将支座固定在滤油器座上。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的前端设有密封圈。所述支座和滤体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机油泵轴的上部外壁设有卡槽,所述齿轮插入机油泵轴后通过卡入卡槽内的弹性挡圈定位。所述机油泵座通过进油通道连通到滤油器座的进油口。所述轴孔通过出油通道连通到滤油器座的出油口。所述机油泵座的上端面周向均布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盖板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一一相对的孔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两个竖直的滤油网代替原先弧形结构的滤油网,安装方便快捷且不易变形;同时滤油器可拆卸、清洗或更换,降低了成本,滤油器自身也为拆卸式结构,进一步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视角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四视角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五视角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滤油器的局部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的支座的立体图。图中:曲轴箱盖1、机油泵座11、机油泵轴12、转子13、滤油网座板14、插槽15、滤油网16、轴孔17、第一安装孔18、卡槽19、进油通道110、出油通道111、第一油孔112、第二油孔113、第三油孔114、平衡轴座115、滤油器2、支座21、滤体22、第三安装孔23、进油孔24、密封圈25、套筒26、第二螺栓27、出油座28、进油道口29、密封垫210、出油孔211、齿轮3、弹性挡圈31、盖板4、第一螺栓41、滤油器座5、进油口51、出油口52、第二安装孔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7所示,一种机油泵组合,包括曲轴箱盖1,曲轴箱盖1为一体成型,所述曲轴箱盖1的中心设有轴孔17,轴孔17用于安装曲轴,曲轴上设有曲轴齿轮,曲轴齿轮与机油泵轴12的上齿轮3啮合,曲轴转动带动机油泵轴12转动。曲轴箱盖1的下部设有机油泵座11,所述机油泵座11中心设有机油泵轴12,所述机油泵轴12的下端套设用于转移油的转子13,转子13跟着机油泵轴12旋转将从外到内穿过两个滤油网16的油输送到进油通道110(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介绍)。所述机油泵轴12的上端设有齿轮3,所述机油泵轴12的上部外壁设有卡槽19,所述齿轮3插入机油泵轴12后通过卡入卡槽19内的弹性挡圈31定位。所述曲轴箱盖1的底部内壁设有滤油网座板14,所述滤油网座板14和机油泵座11的两侧对应设有插槽15,所述插槽15内插入滤油网16,本技术的滤油网16有两个,油从外部穿过滤油网16进入机油泵座11。该设置的滤油网16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不易变形。所述机油泵座11上压接有盖板4,所述机油泵座11的上端面周向均布多个第一安装孔18,所述盖板4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8一一相对的孔并通过第一螺栓41固定。所述盖板4同时也压接滤油网16,盖板4位于转子13和齿轮3之间,即滤油网16略高于机油泵座11,这样滤油网16的固定更加可靠。所述曲轴箱盖1的一侧外壁设有滤油器座5,滤油器座5与曲轴箱盖1为一体成型。所述滤油器座5上可拆卸设有滤油器2,滤油器座5上设有连通机油泵座11的进油口51和连通轴孔17的出油口52。所述滤油器2包括配合连接的支座21和滤体22,所述支座21固定在滤油器座5上,所述滤油器座5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53,所述支座21上贯穿设有与第二安装孔53一一对应的第三安装孔23,所述第三安装孔23和第二安装孔53中穿入第二螺栓27将支座21固定在滤油器座5上。支座21上贯穿设有进油孔24和出油孔211,所述进油孔24和出油孔211的前端设有密封圈25。所述支座21和滤体22之间设有密封垫210。所述出油孔211的后端螺接有中空的套筒26,套筒26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滤体22的前端中心设有与套筒26螺纹旋接的出油座28,当支座21安装在滤油器座5上后,在支座21中心(即出油孔211所在位置)旋入套筒26,然后将密封垫210事先放入滤体22内,将滤体22对准套筒26旋入即可。所述出油座28的外围周向均布多个进油道口29。油从进油孔24、进油道口29进入,在滤体22内部经过过滤后从出油座28、套筒26、出油孔211流出。所述机油泵座11通过进油通道110连通到滤油器座5的进油口51。所述轴孔17通过出油通道111连通到滤油器座5的出油口52。其中出油通道111中间穿过平衡轴座115,平衡轴座115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油孔113和第三油孔114用于连通出油通道111,因此平衡轴座115上的平衡轴也能被润滑,轴孔17上开设有第一油孔112,用于给曲轴供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油泵组合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油泵组合,包括曲轴箱盖(1),所述曲轴箱盖(1)的中心设有轴孔(17),曲轴箱盖(1)的下部设有机油泵座(11),所述机油泵座(11)中心设有机油泵轴(12),所述机油泵轴(12)的下端套设用于转移油的转子(13),所述机油泵轴(12)的上端设有齿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盖(1)的底部内壁设有滤油网座板(14),所述滤油网座板(14)和机油泵座(11)的两侧对应设有插槽(15),所述插槽(15)内插入滤油网(16),所述机油泵座(11)上压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同时也压接滤油网(16),盖板(4)位于转子(13)和齿轮(3)之间,所述曲轴箱盖(1)的一侧外壁设有滤油器座(5),所述滤油器座(5)上可拆卸设有滤油器(2),滤油器座(5)上设有连通机油泵座(11)的进油口(51)和连通轴孔(17)的出油口(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泵组合,包括曲轴箱盖(1),所述曲轴箱盖(1)的中心设有轴孔(17),曲轴箱盖(1)的下部设有机油泵座(11),所述机油泵座(11)中心设有机油泵轴(12),所述机油泵轴(12)的下端套设用于转移油的转子(13),所述机油泵轴(12)的上端设有齿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盖(1)的底部内壁设有滤油网座板(14),所述滤油网座板(14)和机油泵座(11)的两侧对应设有插槽(15),所述插槽(15)内插入滤油网(16),所述机油泵座(11)上压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同时也压接滤油网(16),盖板(4)位于转子(13)和齿轮(3)之间,所述曲轴箱盖(1)的一侧外壁设有滤油器座(5),所述滤油器座(5)上可拆卸设有滤油器(2),滤油器座(5)上设有连通机油泵座(11)的进油口(51)和连通轴孔(17)的出油口(52)。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油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器(2)包括配合连接的支座(21)和滤体(22),所述支座(21)固定在滤油器座(5)上,支座(21)上贯穿设有进油孔(24)和出油孔(211),所述出油孔(211)的后端螺接有中空的套筒(26),所述滤体(22)的前端中心设有与套筒(26)螺纹旋接的出油座(28),所述出油座(28)的外围周向均布多个进油道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朱剑雄马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耀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