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910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涉及纤维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包括:(1)预处理:将树脂基聚酯纤维浸渍在预处理液中20~30min,取出后于40~50℃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2)加压搅拌:将预处理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送入高压釜中进行三个阶段的氮气高压反应;(3)真空渗透:将加压搅拌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放入盛有处理液的真空罐中,40~60℃真空渗透5~6h,取出后先自然干燥,再热风干燥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了树脂基聚酯纤维的抱合力和抗静电性,而且处理液可以重复使用,工艺条件简单,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的树脂基聚酯纤维凭借其良好的加工性能、成本优势及使用过程中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好,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纺、服装行业。将树脂基聚酯纤维中单丝拉开所需的抱合力是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缺乏稳定的抱合力,树脂基聚酯纤维用品组织不紧密,耐摩擦力、强度降低,织造过程容易发生发毛分裂,染色不够均匀稳定,耐久性差。有研究表明,单丝抱合力大小与纺丝环境的温度有很大关系,即在200-300℃纺丝温度下,抱合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然而,由于受限于生产设备性能、能耗、安全等方面考虑,使得树脂基聚酯纤维的抱合力无法有效地提高。因此,需要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简单高效地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的单丝抱合力、抗静电性、耐摩擦性、耐水洗色牢度。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树脂基聚酯纤维浸渍在预处理液中20~30min,取出后于40~50℃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得到预处理树脂基聚酯纤维;所述预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0~20份、聚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体12~18份、纳米银离子3~6份、甘油2~7份、乙醇10~20份、去离子水60~80份;(2)加压搅拌:将预处理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送入高压釜中进行三个阶段的氮气高压反应,第一阶段在30~40℃、0.1~0.2MPa的条件下搅拌5~10min,第二阶段在40~50℃、0.2~0.3MPa的条件下搅拌10~15min,第三阶段在50~60℃、0.2~0.3MPa的条件下搅拌5~10min;(3)真空渗透:将加压搅拌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放入盛有处理液的真空罐中,40~60℃真空渗透5~6h,取出后先自然干燥,再热风干燥即可。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6份、聚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体15份、纳米银离子4份、甘油4份、乙醇15份、去离子水70份。优选地,所述步骤(2)第一阶段的搅拌转速为150~200r/min,第二阶段的搅拌转速为300~400r/min,第三阶段的转速为150~200r/min。优选地,所述步骤(3)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0~20份、BYK润湿分散剂3~6份、纳米二氧化硅5~12份、氢氧化钠3~5份、乙醇15~25份、去离子水40~60份。优选地,所述步骤(3)热风干燥使用30~40℃的二氧化碳循环风干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采用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结合,经历预处理、加压搅拌、真空渗透三个主要步骤,浸渍和渗透使得树脂基聚酯纤维吸附其中的助剂、添加剂,进一步改进了抱合力和抗静电性,而且处理液可以重复使用,工艺条件简单,节约能耗。2、本专利技术的预处理液中,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澄清净化、沉降促进、增稠、吸湿性,能够显著降低树脂基聚酯纤维纺纱时的断张率,提高抗静电性和阻燃性;纳米银离子不仅可以净水防腐,还可以对树脂基聚酯纤维进行抗菌、除臭整理,耐久性好。3、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液中,异构醇聚氧乙烯醚是一种具有优良乳化、净洗性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YK润湿分散剂是通用性很强的高分子量助剂,含有多个锚定集团,可以为树脂基聚酯纤维提供相同的电荷;纳米二氧化硅可以作为轻质填料,增加阻燃耐温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树脂基聚酯纤维浸渍在预处理液中25min,取出后于45℃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得到预处理树脂基聚酯纤维;预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6份、聚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体15份、纳米银离子4份、甘油4份、乙醇15份、去离子水70份。(2)加压搅拌:将预处理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送入高压釜中进行三个阶段的氮气高压反应,第一阶段在36℃、0.12MPa的条件下180r/min搅拌7min,第二阶段在45℃、0.25MPa的条件下360r/min搅拌12min,第三阶段在55℃、0.25MPa的条件下180r/min搅拌6min。(3)真空渗透:将加压搅拌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放入盛有处理液的真空罐中,52℃真空渗透5.5h,取出后先自然干燥,再使用36℃的二氧化碳循环风干燥即可。其中,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5份、BYK润湿分散剂4份、纳米二氧化硅10份、氢氧化钠4份、乙醇22份、去离子水60份。实施例2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树脂基聚酯纤维浸渍在预处理液中30min,取出后于50℃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得到预处理树脂基聚酯纤维;预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8份、聚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体16份、纳米银离子5份、甘油3份、乙醇15份、去离子水72份。(2)加压搅拌:将预处理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送入高压釜中进行三个阶段的氮气高压反应,第一阶段在40℃、0.1MPa的条件下200r/min搅拌5min,第二阶段在50℃、0.2MPa的条件下400r/min搅拌15min,第三阶段在60℃、0.2MPa的条件下200r/min搅拌5min。(3)真空渗透:将加压搅拌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放入盛有处理液的真空罐中,50℃真空渗透5.6h,取出后先自然干燥,再使用40℃的二氧化碳循环风干燥即可。其中,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8份、BYK润湿分散剂6份、纳米二氧化硅11份、氢氧化钠4份、乙醇23份、去离子水53份。实施例3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树脂基聚酯纤维浸渍在预处理液中30min,取出后于50℃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得到预处理树脂基聚酯纤维;预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20份、聚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体16份、纳米银离子5份、甘油6份、乙醇18份、去离子水80份。(2)加压搅拌:将预处理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送入高压釜中进行三个阶段的氮气高压反应,第一阶段在40℃、0.2MPa的条件下200r/min搅拌5min,第二阶段在48℃、0.25MPa的条件下360r/min搅拌12min,第三阶段在55℃、0.25MPa的条件下180r/min搅拌6min。(3)真空渗透:将加压搅拌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放入盛有处理液的真空罐中,40℃真空渗透6h,取出后先自然干燥,再使用40℃的二氧化碳循环风干燥即可。其中,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0份、BYK润湿分散剂6份、纳米二氧化硅12份、氢氧化钠5份、乙醇25份、去离子水56份。实施例4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树脂基聚酯纤维浸渍在预处理液中30min,取出后于50℃干燥至含水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树脂基聚酯纤维浸渍在预处理液中20~30min,取出后于40~50℃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得到预处理树脂基聚酯纤维;所述预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0~20份、聚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体12~18份、纳米银离子3~6份、甘油2~7份、乙醇10~20份、去离子水60~80份;(2)加压搅拌:将预处理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送入高压釜中进行三个阶段的氮气高压反应,第一阶段在30~40℃、0.1~0.2MPa的条件下搅拌5~10min,第二阶段在40~50℃、0.2~0.3MPa的条件下搅拌10~15min,第三阶段在50~60℃、0.2~0.3MPa的条件下搅拌5~10min;(3)真空渗透:将加压搅拌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放入盛有处理液的真空罐中,40~60℃真空渗透5~6h,取出后先自然干燥,再热风干燥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树脂基聚酯纤维抱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树脂基聚酯纤维浸渍在预处理液中20~30min,取出后于40~50℃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得到预处理树脂基聚酯纤维;所述预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0~20份、聚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体12~18份、纳米银离子3~6份、甘油2~7份、乙醇10~20份、去离子水60~80份;(2)加压搅拌:将预处理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送入高压釜中进行三个阶段的氮气高压反应,第一阶段在30~40℃、0.1~0.2MPa的条件下搅拌5~10min,第二阶段在40~50℃、0.2~0.3MPa的条件下搅拌10~15min,第三阶段在50~60℃、0.2~0.3MPa的条件下搅拌5~10min;(3)真空渗透:将加压搅拌后的树脂基聚酯纤维放入盛有处理液的真空罐中,40~60℃真空渗透5~6h,取出后先自然干燥,再热风干燥即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飞张志成张丽袁鹏
申请(专利权)人:太和县三宝通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