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侧加热器的G7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侧加热器的G7炉。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作为可再生的环保能源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其相关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用于制造多晶硅锭的多晶铸锭炉备受人们的关注。多晶铸锭炉大多采用定向凝固法生长硅晶体,其原理是:将一定纯度的多晶硅原料放置在石英陶瓷坩埚中,经特定的热场结构系统,加热至完全熔化;然后打开隔热笼从坩埚的底部开始冷却,硅溶液在坩埚底部开始结晶,逐渐向上生长;完成生长过程后,通常会将隔热笼重新闭合,并将多晶铸锭保温一段时间退火后冷却。现有多晶硅铸锭技术分为全融和半融技术,其在加热融化时对轴向的温度梯度要求相反,使同一种热场不能兼顾这两种工艺。随着G7多晶硅铸锭投炉量的不断增加,大锭的高度不断增加,固定位置的侧加热器不能从长晶开始到长晶结束全部对固液生长界面形成热量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移动式侧加热器的G7炉,针对半融和全融工艺特点,以及G7的大投料量,设计成可移动式侧加热器热场结构。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侧加热器的G7炉,包括坩埚、顶加热器、侧加热器,还包括炉体、保温系统、承载冷却系统、石墨电极、侧石墨吊臂、铜电极一和铜电极二,保温系统设于炉体内且包括构成保温空腔的上保温模块、侧保温模块和底保温模块,坩埚设于保温空腔内,承载冷却系统设于坩埚底部且包括承载台及冷却块,炉体顶部位于其中心轴两侧分别设有不对称的通孔一和通孔二,上保温模块位上设有通孔三和通孔四,通孔一和通孔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式侧加热器的G7炉,包括坩埚(1)、顶加热器(2)、侧加热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体(4)、保温系统、承载冷却系统、石墨电极(9)、侧石墨吊臂(10)、铜电极一(11)和铜电极二(12),所述保温系统设于所述炉体(4)内且包括构成保温空腔的上保温模块(5)、侧保温模块(6)和底保温模块(7),所述坩埚(1)设于所述保温空腔内,所述承载冷却系统设于所述坩埚(1)底部且包括承载台及冷却块(8),所述炉体(4)顶部位于其中心轴两侧分别设有不对称的通孔一(4a)和通孔二(4b),所述上保温模块(5)位上设有通孔三(5a)和通孔四(5b),所述通孔一(4a)和通孔三(5a)、所述通孔二(4b)和通孔四(5b)分别两两分布于同一竖直方向,所述铜电极一(11)固定于所述通孔一(4a)内并伸入所述通孔三(5a)与所述顶加热器(2)固定,所述铜电极二(12)穿过所述通孔二(4b),所述石墨电极(9)穿过所述通孔四(5b)并固定于所述铜电极二(12)底部,所述侧石墨吊臂(10)固定于所述石墨电极(9)底部,所述侧加热器(3)固定于所述侧石墨吊臂(10)底部,所述铜电极二(12)、石墨电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侧加热器的G7炉,包括坩埚(1)、顶加热器(2)、侧加热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体(4)、保温系统、承载冷却系统、石墨电极(9)、侧石墨吊臂(10)、铜电极一(11)和铜电极二(12),所述保温系统设于所述炉体(4)内且包括构成保温空腔的上保温模块(5)、侧保温模块(6)和底保温模块(7),所述坩埚(1)设于所述保温空腔内,所述承载冷却系统设于所述坩埚(1)底部且包括承载台及冷却块(8),所述炉体(4)顶部位于其中心轴两侧分别设有不对称的通孔一(4a)和通孔二(4b),所述上保温模块(5)位上设有通孔三(5a)和通孔四(5b),所述通孔一(4a)和通孔三(5a)、所述通孔二(4b)和通孔四(5b)分别两两分布于同一竖直方向,所述铜电极一(11)固定于所述通孔一(4a)内并伸入所述通孔三(5a)与所述顶加热器(2)固定,所述铜电极二(12)穿过所述通孔二(4b),所述石墨电极(9)穿过所述通孔四(5b)并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涛,路景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