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799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包括制备树脂组合物、制备板固化片和制备覆铜板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步骤简单,通过向补强材料浸渍的树脂组合物中添加较低温下表现为负热膨胀的纳米多孔石英粉和/或纳米沸石,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CEM‑3覆铜板的翘曲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热塑性薄膜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环氧玻璃布玻纤纸芯覆铜板即NEMA标准CEM-3型覆铜板与FR-4型覆铜板相比,室温冲剪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优异,耐离子迁移性好,成本低。因其性能及成本优势明显,使用量正逐渐增加,但因板芯为玻纤纸与有机填料的复合材料,所以在制作工艺中有许多难点,例如,补强材料与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的覆铜板翘曲现象。CN104626713A公开了一种CEM-3型覆铜板制作工艺,包括树脂制备、半固化片制备和覆铜板制备三个步骤,说明书有益效果部分提及,加入无机填料可改善其性能,降低成本,改进了粘结剂体系,降低板材的线性膨胀系数,减少覆铜板翘曲。覆铜板中常用的无机填料主要包括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化硅等,上述材料的热捧常系数较高,对于覆铜板翘曲的改善程度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所得覆铜板翘曲程度较小。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树脂组合物,按比例配置环氧树脂、无机填料、偶联剂、有机溶剂,加热搅拌混匀,然后加入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混匀制得树脂组合物;S2:制作板固化片,将玻纤纸浸渍S1所得环氧树脂制成半固化片的芯料,用玻璃布浸渍上树脂溶液制成半固化片的表料;S3:将S2所得半固化片层叠,表面覆上铜箔,置于模压装置中,升温至170~250℃,保温保压1.5~3h,冷却出模;其中,无机填料中含有纳米多孔石英粉和/或纳米沸石。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树脂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24~40份、固化剂1~3份、固化促进剂0.1~1份、有机溶剂40~60份、无机填料5~20份、偶联剂0.3~1.5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偶联剂为选自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双金属偶联剂、木质素偶联剂、锡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无机填料还包括选自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碳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无机填料中纳米多孔石英粉和纳米沸石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20~7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有机溶剂为选自酰胺类有机溶剂和碳原子个数为3~6的低级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步骤简单,通过向补强材料浸渍的树脂组合物中添加较低温下表现为负热膨胀的纳米多孔石英粉和/或纳米沸石,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CEM-3覆铜板的翘曲现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实施例1中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树脂组合物,按比例配置环氧树脂、无机填料、偶联剂、有机溶剂,加热搅拌混匀,然后加入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混匀制得树脂组合物;S2:制作板固化片,将玻纤纸浸渍S1所得环氧树脂制成半固化片的芯料,用玻璃布浸渍上树脂溶液制成半固化片的表料;S3:将S2所得半固化片层叠,表面覆上铜箔,置于模压装置中,升温至170℃,保温保压3h,冷却出模;其中,无机填料中含有纳米多孔石英粉。树脂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24份、固化剂3份、固化促进剂0.1份、有机溶剂460份、无机填料5份、偶联剂1.5份。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无机填料还包括氧化铝,无机填料中纳米多孔石英粉的重量百分比为20%。有机溶剂为酰胺类有机溶剂。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S3:将S2所得半固化片层叠,表面覆上铜箔,置于模压装置中,升温至250℃,保温保压1.5h,冷却出模;其中,无机填料中含有纳米沸石。树脂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40份、固化剂1份、固化促进剂1份、有机溶剂40份、无机填料20份、偶联剂0.3份。偶联剂为双金属偶联剂。无机填料氮化铝和氮化硼以重量比1∶2配置的混合物填料,无机填料中纳米沸石的重量百分比为70%。有机溶剂为碳原子个数为6的低级酮。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S3:将S2所得半固化片层叠,表面覆上铜箔,置于模压装置中,升温至210℃,保温保压2.2h,冷却出模;其中,无机填料中含有纳米多孔石英粉和纳米沸石,两者的重量比为3∶1。树脂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32份、固化剂2份、固化促进剂0.5份、有机溶剂50份、无机填料12份、偶联剂0.8份。偶联剂为木质素偶联剂和锡类偶联剂以重量比1∶1混合而成。无机填料碳化硅,无机填料中纳米多孔石英粉和纳米沸石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45%。有机溶剂为丙酮。对比例对比例的工艺参数同实施例1,无机填料为氮化硅,不含纳米沸石或纳米石英石。对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覆铜板进行平整度测试:试验结果:实施例1-3的平整度优良,明显优于对比例,相比较而言,负热膨胀材料含量越大,覆铜板平整度越佳。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树脂组合物,按比例配置环氧树脂、无机填料、偶联剂、有机溶剂,加热搅拌混匀,然后加入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混匀制得树脂组合物;S2:制作板固化片,将玻纤纸浸渍S1所得环氧树脂制成半固化片的芯料,用玻璃布浸渍上树脂溶液制成半固化片的表料;S3:将S2所得半固化片层叠,表面覆上铜箔,置于模压装置中,升温至170~250℃,保温保压1.5~3h,冷却出模;其中,无机填料中含有纳米多孔石英粉和/或纳米沸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树脂组合物,按比例配置环氧树脂、无机填料、偶联剂、有机溶剂,加热搅拌混匀,然后加入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混匀制得树脂组合物;S2:制作板固化片,将玻纤纸浸渍S1所得环氧树脂制成半固化片的芯料,用玻璃布浸渍上树脂溶液制成半固化片的表料;S3:将S2所得半固化片层叠,表面覆上铜箔,置于模压装置中,升温至170~250℃,保温保压1.5~3h,冷却出模;其中,无机填料中含有纳米多孔石英粉和/或纳米沸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EM-3覆铜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树脂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包括环氧树脂24~4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汉姆应用界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