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描侧光灯条,包括一侧光灯条;若干设置在所述侧光灯条上、用于控制灯条上灯珠亮暗数量的蚀刻电路;采用以上设计,大大减少了电线的数量,且将电路蚀刻在线路板上,大大提高了工作稳定性。
A scanning side light 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canning side light, including side light; som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light bar, used to control the lamp on the lamp light and dark etched circuit number; using the above design, great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wires, and the etched circuit on the circuit board, greatly to improve the working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描侧光灯条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条,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扫描侧光灯条。
技术介绍
灯条是灯带的另外一种叫法,也是因其形状而得名。就跟中国的象形字一样,取其形状再加上相关联的材料而得。常见的称谓有长城灯条、LED灯条、光条等。现在市面上的LED灯条上由于有多个灯珠,当需要控制多个灯珠中部分灯珠熄灭或者亮起来时,都是通过在LED灯板上焊接若干电线、通过电线与控制器配合工作,实现多个灯珠中部分灯珠熄灭或者亮起来,这种设计线路相当多,非常不美观,且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造成线路老化,造成短路,影响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描侧光灯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扫描侧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侧光灯条包括:一侧光灯条;若干设置在所述侧光灯条上、用于控制灯条上灯珠亮暗数量的蚀刻电路。优选为,所述蚀刻电路包括:将所述侧光灯条上所有灯珠电流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电源正极的电源正极蚀刻电路;若干条一端与各灯珠电流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控制模块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技术包括一侧光灯条;若干设置在所述侧光灯条上、用于控制灯条上灯珠亮暗数量的蚀刻电路;采用以上设计,大大减少了电线的数量,且将电路蚀刻在线路板上,大大提高了工作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实施例的一种扫描侧光灯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侧光灯条1包括:一侧光灯条1;若干设置在所述侧光灯条1上、用于控制灯条上灯珠亮暗数量的蚀刻电路。所述蚀刻电路包括:将所述侧光灯条1上所有灯珠电流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电源正极的电源正极蚀刻电路2;若干条一端与各灯珠电流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控制模块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可以根据侧光灯条1上LED灯珠的数量来具体设计,可以对侧光灯条1上的每个灯珠进行单独控制,也可以将侧光灯条1上的每两个灯珠进行单独控制,实现LED灯条上的灯珠亮暗数量可控,这里通过具有八个LED灯珠的LED侧光灯条1来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电源正极蚀刻电路2分别与侧光灯条1上的八个灯珠电流输入端相连接,同时设计四条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分别为第一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3、第二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4、第三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5、第四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6,所述四条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一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一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3的另一端与第一LED灯珠7、第二LED灯珠8相连接;第二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4的另一端与第三LED灯珠9、第四LED灯珠10相连接;第三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5的另一端与第五LED灯珠11、第六LED灯珠12相连接;第四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6的另一端与第七LED灯珠13、第八LED灯珠14相连接;当需要打亮第一LED灯珠7、第二LED灯珠8时,只需将控制器上的第一档位开关打开,此时第一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3被接入通路中,第一LED灯珠7、第二LED灯珠8被打亮;当需要打亮第三LED灯珠9、第四LED灯珠10时,只需将控制器上的第二档位开关打开,此时第二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4被接入通路中,第三LED灯珠9、第四LED灯珠10被打亮;当需要打亮第五LED灯珠11、第六LED灯珠12时,只需将控制器上的第三档位开关打开,此时第三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5被接入通路中,第五LED灯珠11、第六LED灯珠12被打亮;当需要打亮第七LED灯珠13、第八LED灯珠14时,只需将控制器上的第四档位开关打开,此时第四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6被接入通路中,第七LED灯珠13、第八LED灯珠14被打亮;实现对LED灯珠的单独控制。同时如果需要打亮多个灯珠时,只需要将对应的档位开关打开,那么就能实现多灯珠被打亮,本实施例一般使用在车站灯光式广告牌等产品上,其一般设置在广告灯牌内侧壁上,当侧壁上的LED灯条被打亮时,广告灯牌正反两面的内容在夜间都可以清楚的看清,同时可以通过控制模块对灯珠的亮暗情况进行控制,可以让灯珠从上往下或者从左往右依次亮起等可以根据外接控制器设定跳动方式,最后全部点亮,如此循环,使广告灯牌形成一种扫描的感觉,大大加强了广告灯牌的视觉效果,增加广告效应。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描侧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侧光灯条包括:一侧光灯条;若干设置在所述侧光灯条上、用于控制灯条上灯珠亮暗数量的蚀刻电路;将所述侧光灯条上所有灯珠电流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电源正极的电源正极蚀刻电路;若干条一端与各灯珠电流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控制模块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电源负极蚀刻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侧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侧光灯条包括:一侧光灯条;若干设置在所述侧光灯条上、用于控制灯条上灯珠亮暗数量的蚀刻电路;将所述侧光灯条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黄德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