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54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2:59
一种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其包括组合外圈、内圈、保持架以及两组滚子,组合外圈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分外圈以及两个半圆抱环,分外圈的内侧壁为内凹球面,且两个分外圈同轴对接,两个分外圈上的内凹球面相互拼接成一个同心的大球面;两个半圆抱环的形状相同,且两个半圆抱环的两端分别对接形成圆筒状结构,圆筒状结构的内径与分外圈的外径相匹配,半圆抱环的两端内侧壁上均径向凸设有轴端档圈,圆筒状结构同轴套设在两个分外圈的径向外侧,半圆抱环上的两个轴端挡圈分别轴向挡卡在两个对接的分外圈上相背的端面上;内圈中部的侧壁中开设有一环状的用于储存润滑脂的储脂孔,且内圈中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储脂孔内外的出脂槽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
技术介绍
传统的调心轴承,其包括具有双列滚道的内圈、具有球面滚道的外圈、两列组装于内圈的滚道和外圈的滚道之间的滚子以及保持架。其中位于外圈上的球面滚道为整体球面,而位于内圈上的双列球面滚道为分别独立形成的球面滚道。位于内圈上的双列球面轨道为对称设置并且呈轴向的中间高两头低的形态,因此两列滚子安装之后,在两列滚子对应于轴承的径向外侧之间形成一个与外圈的球面滚道匹配的球面轮廓,实现在围绕外圈的中心轴线周向公转的同时还能够一定程度的围绕外圈轨道的球心相对径向偏离外圈的中心轴线往其它方向转动,达到使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调心。但是这种结构的调心轴承在组装过程中,由于外圈的球面滚道是两端口径小、中间口径大,而内圈的横截面则是对应的两端直径小、中间直径大,而且调心轴承属于角接触轴承,若干滚子组成的环行阵列的径向最大直径大于内圈两端的最小内直径,因此就会存在装配困难的问题;另外,如何确保滚子与外圈及内圈之间始终有足量的润滑脂也是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调心轴承属于角接触轴承的一种,因此若干滚子的环形阵列的最大的径向外直径大于外圈两端的内直径,因此装配上会存在困难;另外,由于两列滚子之间的楔形空间的容纳能力有限,难以保证滚子与外圈及内圈之间始终有足够的润滑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其包括组合外圈、内圈、保持架以及两组呈环形阵列的滚子,所述内圈同轴的设置在所述组合外圈中,所述保持架位于所述组合外圈与内圈之间,两组所述滚子均架设在所述保持架上;所述组合外圈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分外圈以及两个半圆抱环,所述分外圈的内侧壁为内凹球面,且两个所述分外圈同轴对接,两个所述分外圈上的内凹球面相互拼接成一个同心的大球面,所述大球面形成一围绕所述组合外圈中心轴线的环状球面滚道;两个所述半圆抱环的形状相同,且两个所述半圆抱环的两端分别对接形成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内径与所述分外圈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圆筒状结构的轴向长度不小于两个所述分外圈对接后的轴向总长度,所述半圆抱环的两端内侧壁上均径向凸设有轴端档圈,所述圆筒状结构同轴套设在两个所述分外圈的径向外侧,所述半圆抱环上的两个轴端挡圈分别轴向挡卡在两个对接的所述分外圈上相背的端面上,且每个所述轴端当圈与对应的分外圈的端面之间均通过至少两个轴向插接的螺栓固定;所述内圈的轴向两端外径小于中部外径,所述内圈的外侧壁上位于中部至轴向两端的坡面上均开设有对称的滚道,两组所述滚子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滚道与环状球面滚道之间,所述内圈中部的侧壁中开设有一环状的用于储存润滑脂的储脂孔,且所述内圈中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储脂孔内外的出脂槽口。优选于:所述圆筒状结构的轴向长度与两个所述分外圈对接后的轴向总长度相同,两个所述分外圈上相背的端面外边缘均开设有与所述轴端挡圈的宽度及厚度相匹配的抱槽,所述半圆抱环上的两个轴端挡圈分别抱卡在两个对接的所述分外圈上的抱槽中。优选于:所述保持架为筒状的单层实体环板,所述保持架上对应每一个所述滚子分别开设有一一对应的兜孔,每一个所述滚子分别对应嵌置在一个兜孔中。优选于:两组所述滚子均围绕所述内圈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且两组所述滚子分别相互错位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两个分外圈轴向拼接组成所述组合外圈的基础,再利用周向两端相互对接形成的圆筒状结构包合在两个分外圈的径向外侧,借助圆筒状结构内侧壁两端的轴向挡圈对轴向对接的两个分内圈进行轴向限位,从而可以在装配过程中便于从装配好的内圈与滚子两端分别轴向扣合两个分内圈,再从径向两侧抱合两个半圆抱环实现组装,而且这种组合外圈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并且两个分外圈形状结构相同、两个半圆抱环形状结构相同,便于统一生产加工;2.在装配轴承前可以向所述储脂孔中加注润滑脂,进而在轴承使用过程中,当楔形空间中加注的润滑脂被消耗了之后,通过离心运动由所述出脂槽口向两组所述滚子之间的楔形空间补充润滑脂,进而能够有效的增加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润滑脂储存量,还能够实现向摩擦构件之间自动补充润滑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径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径向剖视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1、2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作更为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其包括组合外圈1、内圈2、保持架3以及两组呈环形阵列的滚子4,所述内圈2同轴的设置在所述组合外圈1中,所述保持架3位于所述组合外圈1与内圈2之间,两组所述滚子4均架设在所述保持架3上;所述组合外圈1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分外圈11以及两个半圆抱环12,所述分外圈11的内侧壁为内凹球面13,且两个所述分外圈11同轴对接,两个所述分外圈11上的内凹球面13相互拼接成一个同心的大球面,所述大球面形成一围绕所述组合外圈中心轴线的环状球面滚道;两个所述半圆抱环12的形状相同,且两个所述半圆抱环12的两端分别对接形成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内径与所述分外圈11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圆筒状结构的轴向长度不小于两个所述分外圈11对接后的轴向总长度,所述半圆抱环12的两端内侧壁上均径向凸设有轴端档圈14,所述圆筒状结构同轴套设在两个所述分外圈11的径向外侧,所述半圆抱环12上的两个轴端挡圈14分别轴向挡卡在两个对接的所述分外圈11上相背的端面上,且每个所述轴端当圈14与对应的分外圈11的端面之间均通过至少两个轴向插接的螺栓15固定;所述内圈2的轴向两端外径小于中部外径,所述内圈2的外侧壁上位于中部至轴向两端的坡面上均开设有对称的滚道,两组所述滚子4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滚道与环状球面滚道之间,所述内圈2中部的侧壁中开设有一环状的用于储存润滑脂的储脂孔21,且所述内圈2中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储脂孔21内外的出脂槽口22,进而在装配好的调心轴承中,位于两组滚子之间的楔形空间与所述储脂孔21通过所述出脂槽口22连通,进而使所述组合外圈1相对内圈2转动过程中,离心力能够将储脂孔21中的润滑脂抽出补充楔形空间中消耗的润滑脂。较佳实施例:所述圆筒状结构的轴向长度与两个所述分外圈11对接后的轴向总长度相同,两个所述分外圈11上相背的端面外边缘均开设有与所述轴端挡圈14的宽度及厚度相匹配的抱槽16,所述半圆抱环12上的两个轴端挡圈14分别抱卡在两个对接的所述分外圈11上的抱槽16中,且所述螺栓15沉设在所述轴端挡圈14的外表面以下。所述保持架3为筒状的单层实体环板,所述保持架3上对应每一个所述滚子4分别开设有一一对应的兜孔,每一个所述滚子4分别对应嵌置在一个兜孔中,进一步,两组所述滚子4均围绕所述内圈2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且两组所述滚子4分别相互错位设置。综合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技术目的,且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技术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技术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外圈、内圈、保持架以及两组呈环形阵列的滚子,所述内圈同轴的设置在所述组合外圈中,所述保持架位于所述组合外圈与内圈之间,两组所述滚子均架设在所述保持架上;所述组合外圈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分外圈以及两个半圆抱环,所述分外圈的内侧壁为内凹球面,且两个所述分外圈同轴对接,两个所述分外圈上的内凹球面相互拼接成一个同心的大球面,所述大球面形成一围绕所述组合外圈中心轴线的环状球面滚道;两个所述半圆抱环的形状相同,且两个所述半圆抱环的两端分别对接形成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内径与所述分外圈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圆筒状结构的轴向长度不小于两个所述分外圈对接后的轴向总长度,所述半圆抱环的两端内侧壁上均径向凸设有轴端档圈,所述圆筒状结构同轴套设在两个所述分外圈的径向外侧,所述半圆抱环上的两个轴端挡圈分别轴向挡卡在两个对接的所述分外圈上相背的端面上,且每个所述轴端当圈与对应的分外圈的端面之间均通过至少两个轴向插接的螺栓固定;所述内圈的轴向两端外径小于中部外径,所述内圈的外侧壁上位于中部至轴向两端的坡面上均开设有对称的滚道,两组所述滚子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滚道与环状球面滚道之间,所述内圈中部的侧壁中开设有一环状的用于储存润滑脂的储脂孔,且所述内圈中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储脂孔内外的出脂槽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储脂孔的组合调心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外圈、内圈、保持架以及两组呈环形阵列的滚子,所述内圈同轴的设置在所述组合外圈中,所述保持架位于所述组合外圈与内圈之间,两组所述滚子均架设在所述保持架上;所述组合外圈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分外圈以及两个半圆抱环,所述分外圈的内侧壁为内凹球面,且两个所述分外圈同轴对接,两个所述分外圈上的内凹球面相互拼接成一个同心的大球面,所述大球面形成一围绕所述组合外圈中心轴线的环状球面滚道;两个所述半圆抱环的形状相同,且两个所述半圆抱环的两端分别对接形成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内径与所述分外圈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圆筒状结构的轴向长度不小于两个所述分外圈对接后的轴向总长度,所述半圆抱环的两端内侧壁上均径向凸设有轴端档圈,所述圆筒状结构同轴套设在两个所述分外圈的径向外侧,所述半圆抱环上的两个轴端挡圈分别轴向挡卡在两个对接的所述分外圈上相背的端面上,且每个所述轴端当圈与对应的分外圈的端面之间均通过至少两个轴向插接的螺栓固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天津陈志婷
申请(专利权)人:泛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