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1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鞋,包括:一个可将50Hz交流电或直流电源变换为所需频率交流电的电能变换装置2,一个内含发射线圈3的能量发射基板4和鞋体5,鞋体5的底部安装有以非接触方式供电的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6,鞋体5和外界电源没有可见的电气联接。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电暖鞋的加热保温,并且电暖鞋上没有电气接头,没有外露的导体触点,也不需要电池。使得现有的电暖鞋可以完全摆脱需要在鞋体上外接电源线或外加金属触点的繁琐,提高其使用舒适性、安全性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量传输技术,涉及一种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鞋,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实现对电暖鞋或者电暖鞋垫等进行非接触电能传输,进而实现热能转换保暖加热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以及可查到的专利中的电暖鞋或者称为电热鞋其供电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导线连接供电,2外露导体触点供电,3内置电池供电,4内置发电机供电。导线连接供电存在的主要缺点是电暖鞋上连接有限制其移动范围的导线。当需要加热时,该鞋体必须通过鞋体引出的电源线和插头与电源相连接,使用者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如果使用者中途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就必须换普通鞋或者拔掉电源插头,当需要再次使用时,又需要换鞋或者插电源插头,使用起来不方便。外露导体触点供电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外露的导体触点由于氧化、磨损等原因不能保证电能有效传输,造成装置工作可靠性降低,且触点接触要求鞋的放置位置较严格,使用起来鞋必须长时间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对使用者而言是难以忍受的,外露的导体触点同时容易引起触电或短路的危险。内置电池供电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受电池电量的限制,装置若长时间工作,势必频繁更换电池,使用成本提高且使用便利性降低,而且废弃电池处理麻烦,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若使用可充电电池,也同样需要频繁充电的繁琐过程。内置发电机供电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为了对电暖鞋供电,其内置的发电机必须时常工作,要求使用者的脚部不停运动,这样的使用方式是多数使用者难以接受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经济、使用方便的采用非接触能量传输的电暖鞋。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鞋,包括鞋体5、电能变换装置2、内含发射线圈3的能量发射基板4;鞋体5的底部安装有以非接触方式供电的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6,鞋体5和外界电源没有可见的电气联接。电能变换装置是将50Hz交流电或直流电转换为所需频率交流电的电能变换装置,发射线圈3连接在电能变换装置上,发射线圈是一个用于产生高频磁场的多匝线圈,绕制成平面螺旋形状之后被嵌入到不导电的能量发射基板4中。当内部安装有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的鞋体5靠近能量发射基板4时,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和涡流效应实现能量的非接触传输,达到为鞋体5保暖和加热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鞋,由于采用了特殊的能量传输结构,使得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电暖鞋的非接触可移动灵活加热保温,并且电暖鞋上没有电气接头,没有外露的导体触点,也不需要电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电导体网络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导体阵列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上图中1电源输入端口,2电能变换装置,3发射线圈,4不导电的平板,5鞋体,6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7导体网络,8围棋子外形的导体阵列,9电热丝,10漆包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描述如下图1中,1是该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鞋的电源输入端口,2是将50Hz交流电或直流电转换为所需频率交流电的电能变换装置,3是连接在电能变换装置上的发射线圈,发射线圈是一个用于产生高频磁场的多匝线圈,绕制成平面螺旋形状之后被嵌入到不导电的平板4中。当内部安装有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的鞋5靠近平板4时,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和涡流效应实现能量的非接触传输,达到为鞋体5保暖和加热的目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电导体网络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6由鞋垫外形的柔性平面电导体网络7组成。该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的一种做法可以是使用多根彼此不绝缘的导线按图中方式编制起来。当该导体网络被放置在发射线圈所形成的高频磁场中时,由于导体在高频磁场中的电磁感应原理和涡流效应,导致导体网络发热,达到加热和保暖的效果。为了在不同区域获得不同的保暖加热效果,该导体网络的疏密程度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做调整。图3中6是金属导体阵列构成的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该装置由镶嵌在鞋体内的围棋子外形的柔性金属导体阵列8组成,通过在高频电磁场中的涡流效应实现能量的非接触传输,并达到对电暖鞋保温加热的目的。通过控制阵列中使用导体的数量及形状可以控制加热的效果,并且,当该阵列按照人体脚部穴位分布排列时,可以起到足部按摩的作用。图4是另一种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6由采用电阻丝加热的普通电暖鞋发热装置9和电能接收装置10组成。电能接收装置10是按照鞋底形状绕制的用于非接触电能传输的拾取电感线圈,图中只画出了两匝电感线圈,为了获得更好的加热保暖效果可以增加电感线圈的匝数。在电感线圈10中以虚线“---”示出的9是普通电暖鞋中经常用到的电发热丝。当将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6放在3所示的发射线圈上面时(不需要紧密接触),由于发射线圈所激发的高频磁场在拾取电感10中引发电磁感应,所以电感10中会流过相应频率的交变电流,这个电流在电发热丝9中流过,导致发热,达到对鞋加热保暖的目的。上述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鞋的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6均可以被集成在一个鞋垫上,形成一个通用型的非接触电暖鞋垫。这种非接触电暖鞋垫可以任意放在不同的鞋体内,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鞋,包括鞋体(5)、电能变换装置(2)、内含发射线圈(3)的能量发射基板(4),其特征在于鞋体(5)的底部安装有以非接触方式供电的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6),鞋体(5)和外界电源没有可见的电气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鞋,包括鞋体(5)、电能变换装置(2)、内含发射线圈(3)的能量发射基板(4),其特征在于鞋体(5)的底部安装有以非接触方式供电的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6),鞋体(5)和外界电源没有可见的电气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鞋,其特征在于该电暖鞋的能量接收与转换装置(6)由鞋垫外形的柔性平面电导体网络(7)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非接触感应电源的电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刚孙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