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805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吊装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起吊架和第二起吊架,第一起吊架转动连接第二吊钩,第二起吊架转动连接第一吊钩,同时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的中部相互转动连接。第一起吊架、第二起吊架、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四个结构之间具有四个转轴,因此形成一个四边形机构,四边形的四个边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改变两个吊钩的相对位置。在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的端部相对设置用于吊装车架两根纵梁的吊钩,通过调整四边形机构的形状,可以控制两个吊钩的开合,当拉动第一起吊架与第二起吊架之间的转轴时,四边形机构的高度增加、宽度缩小,相对的两个吊钩相互合拢,自然地向车架合拢并通过两个吊钩挂住车架的纵梁。

A frame hois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 lif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mutual rotation connected first and second hanger hanger, a hanger hook second rotatably connected together, the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ook hanger rotates at the same time,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hook hook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anger, second hangers, first hooks and second hooks have four rotating shafts between the four structures. Therefore, a quadrilateral mechanism is formed, and the four sides of the quadrilateral can rotate relatively, thus chang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wo hooks.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hook hook is used for lifting frame of two longitudinal beams hook by adjusting the shape of the parallelogram mechanism, can control the two hook and the hanger and pull together when second shaft hanger between, parallelogram mechanism increase the height, width is reduced, the relative two hook each other together, naturally to the frame together and through two longitudinal beams of the frame on the 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设备
,更进一步地涉及一种车架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重型汽车的车架总成采用梯形结构,梯形车架又名阵式车架,是最早出现的车架形式,由左右两根单边纵梁和若干横梁、加强板组成,自身体积庞大,质量超重。生产时需要将已经装配完成的车架运输,通常的做法时将钢丝绳绑定在车架上,通过吊装的方式转运,但钢丝绳易磨损失效,甚至出现断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绑定与解绑钢丝绳的过程均需人为操作,浪费了大量的工时,降低生产效率,绑定钢丝还受到绑扎质量的影响,若绑定松动则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快速有效,不会出现松动的吊装结构,同时结构强度高,不会断裂失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架吊装装置,可快速有效连接车架,能够提高吊装效率,起吊强度高于钢丝。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车架吊装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起吊架和第二起吊架,所述第一起吊架转动连接第二吊钩,所述第二起吊架转动连接第一吊钩,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的中部相互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相对设置用于吊装车架两根纵梁的弯钩。可选地,所述第二起吊架处于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用于钩挂的吊耳。可选地,所述第一起吊架和所述第二起吊架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的尺寸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起吊架和所述第二起吊架、所述第一起吊架和所述第二吊钩、所述第二起吊架和所述第一吊钩、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均通过螺栓实现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之间的转动连接段为直杆,直杆的端部连接J型吊钩,所述J型吊钩的钩槽恰好能够容纳车架的纵梁。可选地,所述J型吊钩与所述直杆的连接处的厚度大于其他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一起吊架和所述第二起吊架的转轴上转动设置存放限制钩,所述存放限制钩的另一端通过钩挂在所述第一吊钩(3)和所述第二吊钩之间的转轴上。可选地,第一吊钩上开设条形孔,所述第二吊钩插入条形孔中转动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吊装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起吊架和第二起吊架,第一起吊架转动连接第二吊钩,第二起吊架转动连接第一吊钩,同时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的中部相互转动连接。第一起吊架、第二起吊架、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四个结构之间具有四个转轴,因此形成一个四边形机构,四边形的四个边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改变两个吊钩的相对位置。在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的端部相对设置用于吊装车架两根纵梁的吊钩,通过调整四边形机构的形状,可以控制两个吊钩的开合,当拉动第一起吊架与第二起吊架之间的转轴时,四边形机构的高度增加、宽度缩小,相对的两个吊钩相互合拢,自然地向车架合拢并通过两个吊钩挂住车架的纵梁。本技术通过四根杆件代替了传统的钢丝起吊方式,结构更加坚固,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由于四边形机构在吊装时能够实现自动合拢的效果,因此可以自动钩在车架上,不用人工绑定,提高了夹装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车架吊装装置的轴测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车架吊装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车架吊装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车架吊装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包括:第一起吊架1、第二起吊架2、第一吊钩3、第二吊钩4、吊耳5、存放限制钩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车架吊装装置,可快速有效连接车架,能够提高吊装效率,起吊强度高于钢丝。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车架吊装装置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车架吊装装置的轴测结构图,图2至图4分别为图1的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本技术提供的车架吊装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起吊架1和第二起吊架2,第一起吊架1转动连接第二吊钩4,第二起吊架2转动连接第一吊钩3,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的中部相互转动连接。第一起吊架1、第二起吊架2、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能够形成一个四边形机构,四条边能够相对转动,使四边形的形状发生变化。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相对设置用于吊装车架两根纵梁的弯钩,由于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的端部弯折形成弯钩,且两个弯钩的方向相对,当两个弯折相对合拢时能够分别钩挂在两根纵梁上。在使用时,先使两个弯钩保持张开状态,此时四边形机构的上下两个转轴相互靠近,两侧的两个转轴相互远离,将本技术的车架吊装装置从上方放置在车架的上方,将车架的纵梁包围,向上拉动最上方的转轴,四边形产生变形,使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的弯钩相互合拢,从下方分别将两根纵梁承托包围。车架的重力向下,使两个弯钩自然保持在合拢的状态,因此无需额外的绑定操作,能够起到自动钩挂的效果,可以提高搬运的效率。本技术的车架吊装装置代替了原有钢丝结构绑定吊装的方式,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同时该装置能够自动锁定车架,省去了绑定的操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第二起吊架2处于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用于钩挂的吊耳5。吊耳5上设置的开孔,通过开孔实现吊装,开孔的位置位于最顶部转轴的正上方,在起吊时保证不发生转动。除了吊耳结构,还可直接通过最顶部的转轴实现起吊。具体地,第一起吊架1和第二起吊架2的长度相同;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的尺寸相同。本技术优选地采用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一起吊架1、第二起吊架2、第一吊钩3的一部分、第二吊钩4的一部分共同形成一个菱形,在起吊的过程中最上方的转轴始终与最下方的转轴在同一竖直线上。本技术中的各个转动连接部件均采用螺栓,也即第一起吊架1和第二起吊架2、第一起吊架1和第二吊钩4、第二起吊架2和第一吊钩3、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均通过螺栓实现转动连接。当然,除了螺栓之外,还可对应地开设转动孔,以及与之相配合固定设置的转轴,转轴插入转动孔中也可实现转动连接的目的。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之间的转动连接段为直杆,直杆的端部连接J型吊钩,J型吊钩的钩槽恰好能够容纳车架的纵梁。本技术中的弯钩为J型吊钩,在使用时可以将车架纵梁的三个侧面包围,保证钩挂时的稳定性。因J型吊钩与直杆的连接处会承受巨大的弯矩,为提高其结构强度,J型吊钩与直杆的连接处作加厚处理,此处的厚度大于其他位置,结构强度更高。第一起吊架1和第二起吊架2的转轴上转动设置存放限制钩6,存放限制钩6的另一端通过钩挂在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之间的转轴上。为了便于存放,通过存放限制钩6使车架吊装装置在不使用时不随意发生变形。存放限制钩6与最顶部转轴转动连接,将最下方的转轴向上移动可挂在存放限制钩6的下端,在不使用时通过存放限制钩6分别挂住两个转轴,保持位置的固定。使用时解除最下方转轴的固定,存放限制钩6始终连接在最上方的转轴上。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的最上方与最下方均是以附图中所示的方向进行说明的。第一吊钩3的直杆部分上开设条形孔,第二吊钩4可以从条形孔中插入,并将第一吊钩3和第二吊钩4相互转动连接。第一吊钩3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架吊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起吊架(1)和第二起吊架(2),所述第一起吊架(1)转动连接第二吊钩(4),所述第二起吊架(2)转动连接第一吊钩(3),所述第一吊钩(3)和所述第二吊钩(4)的中部相互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吊钩(3)和所述第二吊钩(4)相对设置用于吊装车架两根纵梁的弯钩;所述第一吊钩(3)上开设条形孔,所述第二吊钩(4)插入条形孔中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吊钩(3)和所述第二吊钩(4)之间的转动连接段为直杆,直杆的端部连接J型吊钩,所述J型吊钩的钩槽恰好能够容纳车架的纵梁;所述第二吊钩(4)的所述J型吊钩与所述直杆的连接处的厚度大于其他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起吊架(1)和第二起吊架(2),所述第一起吊架(1)转动连接第二吊钩(4),所述第二起吊架(2)转动连接第一吊钩(3),所述第一吊钩(3)和所述第二吊钩(4)的中部相互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吊钩(3)和所述第二吊钩(4)相对设置用于吊装车架两根纵梁的弯钩;所述第一吊钩(3)上开设条形孔,所述第二吊钩(4)插入条形孔中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吊钩(3)和所述第二吊钩(4)之间的转动连接段为直杆,直杆的端部连接J型吊钩,所述J型吊钩的钩槽恰好能够容纳车架的纵梁;所述第二吊钩(4)的所述J型吊钩与所述直杆的连接处的厚度大于其他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起吊架(2)处于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奎夏金江陶社俊张硕薛梦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