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01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下模具的上表面具有下凹的凹槽,凹槽和下模具的上表面平行,凹槽的侧壁沿着上模具插入的方向逐渐向凹槽的中心倾斜;上模具的侧壁具有与凹槽的侧壁相匹配的结构,上模具的侧壁沿着上模具插入的方向逐渐向上模具的中心倾斜且倾斜度与凹槽的侧壁一致;凹槽的底面设有注塑腔和凹圈,注塑腔位于凹槽的底面中心,凹圈位于注塑腔的外围,且凹圈的内部设有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具的使用寿命长,密封性好,成型速度快。

An injection mo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comprising an upper mold and a lower mol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ower mold groove with a concave groove, and the lower mold on the surface parallel side walls of the groove along the mold insert direction gradually to the center of the groov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mold tilt;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side groove the wall, the side wall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mold uniformly along the mold insert direction gradually upward tilt and the center of the die and the inclination of the groov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cavity injection molding and injection molding cavity ring,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groove, the concave ring is located in the periphery of plastic injection and internal cavity. The concave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ring. The mould has long service life, good sealing and fast forming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或压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塑胶颗粒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塑胶件。广泛用于工程塑胶、橡胶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型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公模和母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塑胶注入模具型腔成型。然而传统的模具没有密封圈,可能导致上下模不能很好的合拢,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存在漏气、漏料;另外顶针与模具制件产生摩擦,使顶针容易损耗,减少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模具的使用寿命长,密封性好,成型速度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具有下凹的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凹槽的侧壁沿着所述上模具插入的方向逐渐向凹槽的中心倾斜;所述上模具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相匹配的结构,所述上模具的侧壁沿着所述上模具插入的方向逐渐向所述上模具的中心倾斜且倾斜度与凹槽的侧壁一致;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注塑腔和凹圈,所述注塑腔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中心,所述凹圈位于所述注塑腔的外围,且所述凹圈的内部设有密封圈;所述下模具的内部设有下模具顶针,所述下模具顶针贯穿所述凹槽的底面和所述下模具的下表面,所述下模具设有与所述下模具顶针相匹配的顶针孔,所述顶针孔的内壁设有一层橡胶层。进一步地说,所述下模具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下模具的底部设有冷却水流道,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皆与所述冷却水流道连通。进一步地说,所述冷却水流道为蛇形流道,将出水孔相对于进水孔的方向定义为前方,所述蛇形流道在所述下模具的左右两端来回折返且由进水孔向出水孔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说,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所述凹圈的深度以使所述橡胶密封圈凸出与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上模具顶针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上模具顶针连接,且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盲孔的底面。进一步地说,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进一步地说,所述橡胶密封圈为全氟醚橡胶密封圈、氟橡胶密封圈或硅橡胶密封圈。进一步地说,所述下模具顶针的外径为0.5-0.8mm,所述顶针孔的内径为0.9-1.2mm,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0.5-0.7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模具的上表面具有下凹的凹槽,凹槽的侧壁沿着上模具插入的方向逐渐向凹槽的中心倾斜,上模具的侧壁具有与凹槽的侧壁相匹配的结构,使上模具和下模具沿着侧壁合拢,对位准确,不会错位;注塑腔的外围设有一圈密封圈,注塑腔的密封性好,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拢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顶针孔的内壁设有一层橡胶层,减少下模具顶针上下移动时的磨损,增加下模具顶针使用寿命;下模具具有冷却水流道,且冷却水流道为蛇形流道,冷却效果好,防止模温过高,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防止注塑腔内的塑胶件粘膜,成型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使用新型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下模具的剖视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上模具1、盲孔11、上模具顶针12、弹簧13、下模具2、凹槽21、注塑腔22、凹圈23、密封圈24、下模具顶针25、顶针孔26、橡胶层27、进水孔28、出水孔29和冷却水流道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一种注塑模具,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上表面具有下凹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和所述下模具2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凹槽21的侧壁沿着所述上模具1插入的方向逐渐向凹槽21的中心倾斜;所述上模具1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凹槽21的侧壁相匹配的结构,所述上模具1的侧壁沿着所述上模具1插入的方向逐渐向所述上模具1的中心倾斜且倾斜度与凹槽21的侧壁一致;所述凹槽21的底面设有注塑腔22和凹圈23,所述注塑腔22位于所述凹槽21的底面中心,所述凹圈23位于所述注塑腔22的外围,且所述凹圈23的内部设有密封圈24;所述下模具2的内部设有下模具顶针25,所述下模具顶针25顶针贯穿所述凹槽21的底面和所述下模具2的下表面,所述下模具2设有与所述下模具顶针相匹配的顶针孔26,所述顶针孔26的内壁设有一层橡胶层27。所述下模具2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进水孔28和出水孔29,所述下模具2的底部设有冷却水流道30,所述进水孔28和所述出水孔29皆与所述冷却水流道30连通。所述冷却水流道30为蛇形流道,将出水孔相对于进水孔的方向定义为前方,所述蛇形流道在所述下模具2的左右两端来回折返且由进水孔向出水孔的方向延伸。所述密封圈24的厚度大于所述凹圈23的深度以使所述密封圈24凸出与所述下模具2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具1的下表面设有盲孔11,所述盲孔11内设有上模具顶针12和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下端与所述上模具顶针连接,且所述弹簧1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盲孔11的底面。所述密封圈24为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为全氟醚橡胶密封圈、氟橡胶密封圈或硅橡胶密封圈。所述下模具顶针25的外径为0.5-0.8mm,所述顶针孔26的内径为0.9-1.2mm,所述橡胶层27的厚度为0.5-0.7mm。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下模具的上表面具有下凹的凹槽,凹槽的侧壁沿着上模具插入的方向逐渐向凹槽的中心倾斜,上模具的侧壁具有与凹槽的侧壁相匹配的结构,使上模具和下模具沿着侧壁合拢,对位准确,不会错位;注塑腔的外围设有一圈密封圈,注塑腔的密封性好,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拢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顶针孔的内壁设有一层橡胶层,减少下模具顶针上下移动时的磨损,增加下模具顶针使用寿命;下模具具有冷却水流道,且冷却水流道为蛇形流道,冷却效果好,防止模温过高,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防止注塑腔内的注塑件粘膜,成型速度快。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具有下凹的凹槽(21),所述凹槽和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凹槽的侧壁沿着所述上模具插入的方向逐渐向凹槽的中心倾斜;所述上模具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相匹配的结构,所述上模具的侧壁沿着所述上模具插入的方向逐渐向所述上模具的中心倾斜且倾斜度与凹槽的侧壁一致;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注塑腔(22)和凹圈(23),所述注塑腔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中心,所述凹圈位于所述注塑腔的外围,且所述凹圈的内部设有密封圈(24);所述下模具的内部设有下模具顶针(25),所述下模具顶针贯穿所述凹槽的底面和所述下模具的下表面,所述下模具设有与所述下模具顶针相匹配的顶针孔(26),所述顶针孔的内壁设有一层橡胶层(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具有下凹的凹槽(21),所述凹槽和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凹槽的侧壁沿着所述上模具插入的方向逐渐向凹槽的中心倾斜;所述上模具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相匹配的结构,所述上模具的侧壁沿着所述上模具插入的方向逐渐向所述上模具的中心倾斜且倾斜度与凹槽的侧壁一致;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注塑腔(22)和凹圈(23),所述注塑腔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中心,所述凹圈位于所述注塑腔的外围,且所述凹圈的内部设有密封圈(24);所述下模具的内部设有下模具顶针(25),所述下模具顶针贯穿所述凹槽的底面和所述下模具的下表面,所述下模具设有与所述下模具顶针相匹配的顶针孔(26),所述顶针孔的内壁设有一层橡胶层(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进水孔(28)和出水孔(29),所述下模具的底部设有冷却水流道(30),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皆与所述冷却水流道连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波丁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博奥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