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745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板、模柄、定模座、工件固定装置、模芯、下模板、下模安装板,下模板设于上模板下端,下模板底部支撑于下模安装板,下模安装板设有个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下模安装板、下模板相互平行,下模板上设有压柱和顶料立柱,压柱设于模芯左右两端并设有4个,顶料立柱设有2个,模芯上设有定位孔和复合通孔,定位孔并排设于模芯中心,复合通孔由内至外按大小依次排列,模柄内嵌于上模板中心,上模板与相互平行,定模座上设有卸料杆,卸料杆设有4个,卸料杆与压柱相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工件固定装置,能够在压模时防止工件跑偏,使其压模更精确,提高加工效率。

A multifunction articulated machine di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articulated mechanical mould,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n upper template, a die shank, the fixed mould seat and a workpiece fixing device, a mould core, under the mold moun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template, template, template support at the bottom in the lower mold mounting plate, and a lower mold mounting plate at the same level, lower die mounting plate and the lower template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column and the ejector column, column pressure at both ends with 4 cores, the ejector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2, the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hole and composite through hole, positioning holes arranged on the side by side core center. The composite hol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the shank is embedded in the center of the template, the template and the parallel, the fixed moul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rod, discharg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4, the discharge rod and the pressure column is engaged by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workpiece. The device can prevent the workpiece from running off when pressing the die, make the die more accurate and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属于机械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620530625.3的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包括下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座板一侧的下模垫板;所述下模垫板一侧设置套筒,且所述套筒一侧设置固定板;所述套筒一侧设置限位套,且所述限位套一侧设置垫板;所述垫板一侧设置弹压板,且所述弹压板内部设置定位镶件;所述定位镶件内部设置毛坯,且所述毛坯一侧设置顶器件;所述弹压板一侧设置凹模板,且所述凹模板内部设置凹模镶件;所述凹模板一侧设置上模垫板,且所述上模垫板一侧设置上座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凸模;所述上座板内部穿过模柄,且所述模柄内部设置打杆;所述下座板一侧设置导柱,且所述导柱一侧设置小导柱;所述下座板内部设置辅助模柄结构紧凑,精确度高,有效地避免单向载荷。现有的机械模具不设有工件固定装置,在压模时易发生工件跑偏,使其压模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以解决现有的机械模具不设有工件固定装置,在压模时易发生工件跑偏,使其压模不精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板、模柄、定模座、工件固定装置、模芯、下模板、下模安装板,所述下模板设于上模板下端,所述下模板底部支撑于下模安装板,所述下模安装板设有个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模安装板、下模板相互平行,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压柱和顶料立柱,所述压柱设于模芯左右两端并设有4个,所述顶料立柱设有2个,所述模芯上设有定位孔和复合通孔,所述定位孔并排设于模芯中心,所述复合通孔由内至外按大小依次排列,所述模柄内嵌于上模板中心,所述上模板与相互平行,所述定模座上设有卸料杆,所述卸料杆设有4个,所述卸料杆与压柱相啮合,所述工件固定装置设于定模座内部,所述工件固定装置由第一定位腔、凹槽、滚轴、控位杆、第二定位腔组成,所述第一定位腔、第二定位腔焊接并相互平行,所述凹槽与第一定位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滚轴设于凹槽内部并与凹槽过度配合,所述控位杆设有2个并垂直于第一定位腔、第二定位腔,所述控位杆与模芯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模芯内层设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与模芯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卸料杆为柱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模柄通过穿孔贯穿于上模板。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安装板为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模柄为柱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安装板能够稳定下模板6,防止下模板6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工件固定装置,能够在压模时防止工件跑偏,使其压模更精确,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模板-1、模柄-2、定模座-3、工件固定装置-4、模芯-5、下模板-6、下模安装板-7、定位孔-51、复合通孔-52、保温板-53、卸料杆-31、压柱-61、顶料立柱-62、第一定位腔-41、凹槽-42、滚轴-43、控位杆-44、第二定位腔-4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上模板1、模柄2、定模座3、工件固定装置4、模芯5、下模板6、下模安装板7,所述下模板6设于上模板1下端,所述下模板6底部支撑于下模安装板7,所述下模安装板7设有2个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模安装板7、下模板6相互平行,所述下模板6上设有压柱61和顶料立柱62,所述压柱61设于模芯5左右两端并设有4个,所述顶料立柱62设有2个,所述模芯5上设有定位孔51和复合通孔52,所述定位孔51并排设于模芯5中心,所述复合通孔52由内至外按大小依次排列,所述模柄2内嵌于上模板1中心,所述上模板1与相互平行,所述定模座3上设有卸料杆31,所述卸料杆31设有4个,所述卸料杆31与压柱61相啮合,所述工件固定装置4设于定模座3内部,所述工件固定装置4由第一定位腔41、凹槽42、滚轴43、控位杆44、第二定位腔45组成,所述第一定位腔41、第二定位腔45焊接并相互平行,所述凹槽42与第一定位腔4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滚轴43设于凹槽42内部并与凹槽42过度配合,所述控位杆44设有2个并垂直于第一定位腔41、第二定位腔45,所述控位杆44与模芯5相接触,所述模芯5内层设有保温板53,所述保温板53与模芯5为一体化结构,根所述卸料杆31为柱形结构,所述模柄2通过穿孔贯穿于上模板1,所述下模安装板7为方形结构,所述模柄2为柱形结构,所述下模安装板7能够稳定下模板6,防止下模板6移动。本专利所说的模芯5是用于模具中心部位的关键运作的精密零件。在使用本专利技术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的时候,首先将机械模具平稳的放置在需要使用的地方,按下模柄2,可使上模板1上升,并将待加工的工件在模芯5上,定位孔51、复合通孔52可使工件进行快速的定位,下模安装板7能够防止下模板6发生偏移,此时下压上模板1开始对工件进行压模,在控位杆44、凹槽42、滚轴43的作用下,控位杆44能够对工件进行压紧防止跑偏,使其压模工作更顺利的进行,提高加工效率,保温板53可具有热塑性的工件进行加工,扩大了模具的使用范围,多功能,可将机械模具在汽车行业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上模板1、模柄2、定模座3、工件固定装置4、模芯5、下模板6、下模安装板7、定位孔51、复合通孔52、保温板53、卸料杆31、压柱61、顶料立柱62、第一定位腔41、凹槽42、滚轴43、控位杆44、第二定位腔4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设有工件固定装置,在压模时易发生工件跑偏,使其压模不精确,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通过设有工件固定装置,能够在压模时防止工件跑偏,使其压模更精确,提高加工效率,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工件固定装置4由第一定位腔41、凹槽42、滚轴43、控位杆44、第二定位腔45组成,所述第一定位腔41、第二定位腔45焊接并相互平行,所述凹槽42与第一定位腔4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滚轴43设于凹槽42内部并与凹槽42过度配合,所述控位杆44设有2个并垂直于第一定位腔41、第二定位腔45,所述控位杆44与模芯5相接触。甲公司采用滚轴43设于凹槽42内部并与凹槽42过度配合,乙公司采用滚轴43设于凹槽42内部并与凹槽42过盈配合。甲公司组装时间为35min,设备寿命为15年,工作效率高;乙公司组装时间为65min,设备寿命为7年,工作效率低;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滚轴43设于凹槽42内部并与凹槽42过度配合,能够在压模时防止工件跑偏,使其压模更精确,提高加工效率。以上显示和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板(1)、模柄(2)、定模座(3)、工件固定装置(4)、模芯(5)、下模板(6)、下模安装板(7),所述下模板(6)设于上模板(1)下端,所述下模板(6)底部支撑于下模安装板(7),所述下模安装板(7)设有2个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模安装板(7)、下模板(6)相互平行,所述下模板(6)上设有压柱(61)和顶料立柱(6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柱(61)设于模芯(5)左右两端并设有4个,所述顶料立柱(62)设有2个,所述模芯(5)上设有定位孔(51)和复合通孔(52),所述定位孔(51)并排设于模芯(5)中心,所述复合通孔(52)由内至外按大小依次排列,所述模柄(2)内嵌于上模板(1)中心,所述上模板(1)与相互平行,所述定模座(3)上设有卸料杆(31),所述卸料杆(31)设有4个,所述卸料杆(31)与压柱(61)相啮合,所述工件固定装置(4)设于定模座(3)内部;所述工件固定装置(4)由第一定位腔(41)、凹槽(42)、滚轴(43)、控位杆(44)、第二定位腔(45)组成,所述第一定位腔(41)、第二定位腔(45)焊接并相互平行,所述凹槽(42)与第一定位腔(4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滚轴(43)设于凹槽(42)内部并与凹槽(42)过度配合,所述控位杆(44)设有2个并垂直于第一定位腔(41)、第二定位腔(45),所述控位杆(44)与模芯(5)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机械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板(1)、模柄(2)、定模座(3)、工件固定装置(4)、模芯(5)、下模板(6)、下模安装板(7),所述下模板(6)设于上模板(1)下端,所述下模板(6)底部支撑于下模安装板(7),所述下模安装板(7)设有2个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模安装板(7)、下模板(6)相互平行,所述下模板(6)上设有压柱(61)和顶料立柱(6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柱(61)设于模芯(5)左右两端并设有4个,所述顶料立柱(62)设有2个,所述模芯(5)上设有定位孔(51)和复合通孔(52),所述定位孔(51)并排设于模芯(5)中心,所述复合通孔(52)由内至外按大小依次排列,所述模柄(2)内嵌于上模板(1)中心,所述上模板(1)与相互平行,所述定模座(3)上设有卸料杆(31),所述卸料杆(31)设有4个,所述卸料杆(31)与压柱(61)相啮合,所述工件固定装置(4)设于定模座(3)内部;所述工件固定装置(4)由第一定位腔(41)、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海俊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嘉途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