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50 阅读:170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鞋子的鞋底,其包含具有多个支撑管的插入件,所述支撑管包括被配置成控制每个支撑管的支撑特性的织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多个支撑管沿脚跟区域中的鞋底的中间面设置,第二组多个支撑管沿脚跟区域中的鞋底的横向面设置。所述插入件可包括延伸穿过鞋底的脚弓区域并为其提供支撑的脚弓部分。所述脚弓部分可以限定一个窄缝以容纳鞋罩带。所述插入件还可以包括前脚延伸部分,其沿鞋底的中间面从脚弓处向前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鞋底可包括跟楔,其置于脚跟区域中的插入件之下,以使所述支撑管被支撑在较有弹性的材料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入件可包括支撑件,其与中间和横向支撑管互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类,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鞋子的鞋底结构。
技术介绍
人们一直在努力提供更舒适的鞋子。在过去的20年间,跑鞋和其它鞋子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许多技术进步都发生在内底中。在大多数鞋子中,内底的作用有如鞋底的“悬挂系统”,并且通常为穿用者的脚部提供了保护性的缓冲和稳定的厚鞋根。内底的特性变化可以为鞋子的性能带来戏剧性的影响。在为了提供改进性能的努力过程中,通常可以期望改变鞋底中从一块区域到另一块区域的支撑特性。例如,可以期望在脚跟部提供高密度的材料,而在前脚部提供低密度的材料。脚跟部的高密度材料为脚跟部的冲压提供了更强的支撑,而低密度材料则为通常发生在前脚的小承重提供了适当的缓冲和支撑。已经研发出许多的鞋底,以便为脚部提供可变的支撑。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是通过由不同的材料来形成内底的不同区域(例如,在前脚部是软EVA泡沫,在脚跟部是硬EVA泡沫)而提供可变支撑。在另一些实际应用中,鞋底提供有支撑板,该支撑板可以被配置成为鞋底提供期望的全部支撑轮廓。尽管在传统的均匀鞋底结构的基础上已经有了显著改进,但是仍然需要一种鞋底结构,其制造成本低廉,并且具有高度可调的适应性。同时,还要继续努力以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在传统鞋子中,内底(和其它鞋底部件)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开始丧失其性能。鞋底材料的退化会使得鞋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弹性,特别是在高度和反复冲击的区域,例如脚跟部。不同的鞋底,其退化速度也不同,但是一般取决于鞋底材料的特性和施加于鞋底的承重类型。例如,传统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泡沫塑料(例如,EVA),由于这种材料在较短的使用期间内破损,所以只有较短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泡沫材料也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变化使得泡沫的弹性变化显著。例如,鞋底在较低的气温时会变得很硬,而在较高的气温时会变得很软。结果,气温对于由传统泡沫材料制成的鞋底的支撑特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仍然需要高可靠和可调的鞋底,其具有延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含有插入件的鞋底,其中所述插入件具有多个支撑管,这些支撑管被调整以提供所期望的支撑轮廓。每个支撑管可包括具有方向的织件(web),织件的方向被预先选定以提供期望的支撑特性。通过改变从支撑管到支撑管的织件取向,可以控制鞋底的全部支撑轮廓。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层被置于外底和内底之间。如所期望的,鞋底还可以包括跟楔,其被置于脚跟区域中的外底和插入件之间。跟楔可以由比内底材料更硬的材料制得。结果,跟楔可以提供鞋底的脚跟部区域中的额外支撑。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入件可包括在鞋底的中间(或内部)面上的多个支撑管,以及在鞋底的横向(或外侧)面上的多个支撑管。所述织件可被设置成沿鞋底的中间面的另一垂直取向,以提供鞋底的中间面上的更大的垂直支撑。如所期望的,织件的取向可以因管的不同而变化。例如,织件可以越来越多地指向从前到后的垂直取向,以不断提供更多的垂直支撑给脚跟部的后部。中间面的支撑管可以通过支撑件连接到横向面支撑管。所述支撑件可以是凹入的,以便为脚跟部提供固有的定心能力。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被置于插入件的脚跟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并且所述插入件包括延伸穿过鞋底脚弓区域的脚弓部分。所述插入件的脚弓部分可以包括空间相互分离的两层,以提供一种结构来容纳鞋罩带。下层帮助保护鞋罩带在与地面接触过程中不受损坏。如所期望的,所述插入件还可以包括前脚延伸部分,其延伸穿过鞋底的前脚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前脚延伸部分可以只沿前脚区域的中间面延伸,以提供一种鞋底,其沿中间面刚性更大。所述前脚延伸部分可以延伸穿过前脚的不同区域,或者可以覆盖整个前脚区域,如所期望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类独特的鞋底,其能够轻易地调整以提供所期望的支撑轮廓。所述插入件包括由TPU或者其它较耐用的材料制得,其中耐用材料不会如传统泡沫材料一样退化,因此延长了内底的缓冲寿命。所述支撑轮廓可以在鞋底的中间面与横向面之间变化。例如,在鞋底的中间面上的支撑管可以被调整以提供不断增强的垂直硬度给鞋子的背面,从而出现过度内旋的问题。所述插入件制造成本较便宜,并且它的支撑特性可以通过控制支撑管和织件的性质和取向而易于调整。所述插入件可与跟楔结合,以为其支撑轮廓提供更大的控制。所述插入件的脚弓部分可以被调整,以为脚弓区域中鞋底的支撑轮廓提供控制。鞋罩槽可以结合到脚弓部分,以在早期穿戴中保护鞋罩带(gaiter strap)。在前脚区域中,所述鞋底的支撑轮廓可以通过使用前脚延伸部分来控制。当包含在其中时,所述支撑件帮助将脚部定心在脚跟挤压部。通过参考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易于了解和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鞋底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鞋子的中间面前视图。图3是内底的侧前视图。图4是内底的俯视平面图。图5是内底的仰视平面图。图6是插入件的俯视平面图。图7是插入件的仰视平面图。图8A是插入件的右(中间)侧前视图。图8B是插入件的左(后侧)侧前视图。图9是跟楔的侧前视图。图10是插入件和内底的仰视平面图。图11是插入件、内底和跟楔的仰视平面图。图12是鞋子的仰视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得的鞋底,通常被指定为10。鞋底10一般包括外底12、跟楔14、插入件16和内底18。所述鞋底10可以结合在鞋子中,如图2所示的鞋子200。鞋子200可以包括上部202,其固定于鞋底10上。鞋子200还可以包括鞋床(未示出),其可去除地装配至上部202且垫于鞋底10上。插入件16可包括具有织件48a-j的支撑管46a-j,所述织件48a-j被配置成控制鞋底10的支撑轮廓。虽然本专利技术结合传统标的跳高鞋或跑步鞋200来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应用于此类鞋子。本专利技术基本上适用于任何类型的鞋底,并且基本上结合到任何类型的鞋子中。鞋底10基本上试图使用任一黏附结构而固定到上部(未示出),黏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接合、缝合、贴边和直接黏附结构。如所期望的,鞋底10也可以包括鞋跟柄(shank)或其它鞋底部件。为了便于揭示本
技术实现思路
,将参考脚部的不同区域,例如脚跟区域、脚弓区域和前脚区域。当被用于参考不同鞋底部件上的位置时,这些名称应表示包括鞋底的哪些区域,其通常(但不必要)位于脚部的对应部分之下。仅为了一般参考,脚跟区域通常定义为点划线A1(见图2)之后(指向鞋底10的脚跟部之后)的区域,脚弓区域通常定义为点划线A1和A2之间的区域,并且前脚区域通常定义为点划线A2之前(指向鞋底10的趾尖)的区域。然而,应当理解,在脚跟、脚弓和前脚之间的边界不是精确的,并且这些名称应该较宽地理解并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所述实施例中,外底12通常是传统的,并且定义了鞋底10的的主要磨损面。外底12通常是传统的,并且固定到鞋底的底部,以提供耐用和防滑磨损面(见图2)。外底12的设计和外形可因应用不同而变。然而,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外底12是具有主要部分20和脚跟部分22的双片外底(见图1和图2)。该实施例的主要部分20延伸穿过跟楔14、插入件16和内底18的部分。主要部分20利用一般的传统技术和装置来接合到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不同的鞋底部件14、16和18的底部。脚跟部分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子的插入件,包括:多个弹性可压缩支撑管,每个所述支撑管限定了内部空间;多个织件,每个所述织件置于所对应的一个支撑管之中,并且在一个取向上延伸,每个所述织件的取向被预先选定,以为所述插入件提供支撑轮廓。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5-6-2 11/143,0631.一种鞋子的插入件,包括多个弹性可压缩支撑管,每个所述支撑管限定了内部空间;多个织件,每个所述织件置于所对应的一个支撑管之中,并且在一个取向上延伸,每个所述织件的取向被预先选定,以为所述插入件提供支撑轮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每个所述支撑管的横截面通常为环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每个相对于所对应的支撑管的所述织件为弦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每个所述织件沿所对应的支撑管直径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多个支撑管通常沿第一公共平面延伸。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多个支撑管包括置于插入件的中间面上的多个中间支撑管和置于插入件的所述横向面上的多个横向支撑管。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中间支撑管与所述横向支撑管是隔开的。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入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互连物,所述支撑件与至少一个所述中间支撑管和至少一个所述横向支撑管互连。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入件,还包括多个支撑件,每个所述支撑件将一个中间支撑管与一个对应的横向支撑管互连。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的支撑件是凹入的。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脚跟部分和脚弓部分,所述多个支撑管置于所述脚跟部分之中,所述脚弓部分与所述脚跟部分为一整体。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脚弓部分限定了一个窄缝,以容纳鞋罩带。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还包括前脚延伸部分,所述前脚延伸部分是一体的。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横向支撑管的织件通常沿第二公共平面延伸,所述中间支撑管的织件在与所述第二公共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取向上延伸。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具有前部和后部,所述中间支撑管的织件取向从前部向后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公共平面的角度不断增加。16.一种鞋子,包括上部;和与所述上部互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L舍内博恩DR里尔登
申请(专利权)人:渥弗林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2014年12月10日 12:07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