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钛钢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20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钛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上方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反应釜本体外部靠近液压伸缩杆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齿轮箱。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内置导流板和辅助搅拌轮机,可以使内部的液体在搅拌器的搅拌下可以充分的混合均匀,提高了物料之间的反应速率,设置了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内部的液位,防止物料加入过多,影响反应釜的工作效率,本新型反应釜的顶盖设置了液压伸缩杆来开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A high performance titanium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钛钢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钛钢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钛钢反应釜。
技术介绍
钛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与亮丽外观,是对人体无损害的特种钢材,其型号为316L。它具有和钛一样的光泽与质感,强度与耐腐性能也只比钛合金略输一筹,其成分中没有钛,所以价廉物美,316L不锈钢和304不锈钢一样都属于奥实体不锈钢,其特点是:无磁性,硬度低,耐腐蚀性强,被广泛的用于船用五金等行业。现有的钛钢反应釜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例如反应釜的内部没有设置内置导流板,没有设置辅助搅拌轮机,内部液体不能充分混合均匀,反应速度较慢,以及没有设置液位传感器,不能检测到内部的液体容量,不方便控制加入的物料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钛钢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反应釜的内部没有设置内置导流板,没有设置辅助搅拌轮机,内部液体不能充分混合均匀,反应速度较慢,以及没有设置液位传感器,不能检测到内部的液体容量,不方便控制加入的物料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钛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且反应釜本体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上方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反应釜本体外部靠近液压伸缩杆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靠近伺服电机的一侧通过转轴转轴连接有辅助搅拌轮机,且反应釜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一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反应釜本体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置导流板,且反应釜本体外部靠近内置导流板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反应釜本体通过固定卡扣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料口,所述搅拌器通过固定转轴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台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液位传感器、液压泵和伺服电机均与外接电控箱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置导流板至少设置有十个,且十个内置导流板均匀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内部一侧。优选的,所述辅助搅拌轮机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辅助搅拌轮机均匀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内部一侧。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液压伸缩杆对称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固定卡扣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卡扣均匀对称设置在顶盖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与固定底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内置导流板和辅助搅拌轮机,可以使内部的液体在搅拌器的搅拌下可以充分的混合均匀,提高了物料之间的反应速率,设置了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内部的液位,防止物料加入过多,影响反应釜的工作效率,本新型反应釜的顶盖设置了液压伸缩杆来开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驱动电机、2-固定卡扣、3-顶盖、4-支撑台、5-固定转轴、6-排气管、7-液位传感器、8-反应釜本体、9-固定底座、10-内置导流板、11-出料口、12-搅拌器、13-液压油箱、14-液压泵、15-液压油管、16-液压缸、17-伺服电机、18-齿轮箱、19-液压伸缩杆、20-辅助搅拌轮机、21-第一进料口、22-第二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钛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8,反应釜本体8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9,且反应釜本体8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1,固定底座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液压油箱13,液压油箱13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泵14,液压泵14通过液压油管15与液压缸16连接,液压缸16的上方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9,反应釜本体8外部靠近液压伸缩杆19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齿轮箱18,齿轮箱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7,反应釜本体8内部靠近伺服电机17的一侧通过转轴转轴连接有辅助搅拌轮机20,且反应釜本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器12,搅拌器12的一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7,反应釜本体8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置导流板10,且反应釜本体8外部靠近内置导流板10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管6,反应釜本体8通过固定卡扣2固定连接有顶盖3,顶盖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1,第一进料口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料口22,搅拌器12通过固定转轴5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固定安装在支撑台4的上方,驱动电机1、液位传感器7、液压泵14和伺服电机17均与外接电控箱电性连接。为了使本反应釜内部物料可以充分反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内置导流板10至少设置有十个,且十个内置导流板10均匀设置在反应釜本体8的内部一侧。为了使本反应釜内部物料可以充分反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辅助搅拌轮机20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辅助搅拌轮机20均匀设置在反应釜本体8的内部一侧。为了使本反应釜可以方便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液压伸缩杆19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液压伸缩杆19对称设置在反应釜本体8的两侧。为了使顶盖3可以稳定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卡扣2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卡扣2均匀对称设置在顶盖3的两侧。为了使本反应釜结构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反应釜本体8与固定底座9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高效钛钢反应釜安装好过后,从第一进料口21和第二进料口22处向反应釜本体8内部加入需要反应的物料,通过外接电控箱,使与外接电控箱电性连接的器件均正常工作,驱动电机1工作通过固定转轴5带动搅拌器12进行转动,对内部反应物料进行搅拌,伺服电机17工作通过转轴带动辅助搅拌轮机20进行转动,可以使周边搅拌器难以搅拌均匀的物料进行搅拌,同时内部设置的内置导流板10可以使内部物料混合均匀,反应完成后的物料由出料口11排出,设置了液位传感器7,可以检测到内部的液位,防止物料加入过多,影响反应釜的工作效率,当需要打开本反应釜时,打开固定卡扣2,液压泵14工作抽取液压油箱13内部的液压油进入到液压缸16内部,液压缸16推动液压伸缩杆19向上移动,即可打开顶盖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钛钢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钛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8)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9),且反应釜本体(8)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1),所述固定底座(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液压油箱(13),所述液压油箱(13)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泵(14),所述液压泵(14)通过液压油管(15)与液压缸(16)连接,所述液压缸(16)的上方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9),所述反应釜本体(8)外部靠近液压伸缩杆(19)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齿轮箱(18),所述齿轮箱(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7),所述反应釜本体(8)内部靠近伺服电机(17)的一侧通过转轴转轴连接有辅助搅拌轮机(20),且反应釜本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器(12),所述搅拌器(12)的一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7),所述反应釜本体(8)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置导流板(10),且反应釜本体(8)外部靠近内置导流板(10)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管(6),所述反应釜本体(8)通过固定卡扣(2)固定连接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1),所述第一进料口(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料口(22),所述搅拌器(12)通过固定转轴(5)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1),所述驱动电机(1)固定安装在支撑台(4)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1)、液位传感器(7)、液压泵(14)和伺服电机(17)均与外接电控箱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钛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8)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9),且反应釜本体(8)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1),所述固定底座(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液压油箱(13),所述液压油箱(13)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泵(14),所述液压泵(14)通过液压油管(15)与液压缸(16)连接,所述液压缸(16)的上方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9),所述反应釜本体(8)外部靠近液压伸缩杆(19)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齿轮箱(18),所述齿轮箱(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7),所述反应釜本体(8)内部靠近伺服电机(17)的一侧通过转轴转轴连接有辅助搅拌轮机(20),且反应釜本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器(12),所述搅拌器(12)的一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7),所述反应釜本体(8)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置导流板(10),且反应釜本体(8)外部靠近内置导流板(10)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管(6),所述反应釜本体(8)通过固定卡扣(2)固定连接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1),所述第一进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思伟代湘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西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