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操作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20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科研单位、饮食业工厂和菌类制种单位提供了一种在进行微生物接种、分离等操作时用的无菌操作装置。本装置主要有薄膜袋和袋口盖组成,袋口盖是用合页(3)将天窗(1,2)和袋口门(4,7)联接在一起的。天窗框架(1)上有可转动的支撑杆(19),袋口门是由硬质门框(4)和带有两圆洞的硬质门(7)用合页(3)联接而成。本装置可以折叠存放,不占居空间。也可在化学实验时用于做有毒气体实验用的密封橱。(*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菌操作时用的无菌操作装置。目前,科研单位,一般饮食业工厂和菌类制种单位,在进行微生物接种,分离及其它行业无菌操作时,多使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操作箱。无菌操作室需专门建造,造价昂贵,使用时灭菌消毒,室门必须关闭,空气不流通,灭菌使用的药物气体将对工作人员的眼睛,呼吸系统产生危害。短时间小量操作时也要进行全室灭菌,浪费消毒药品。无菌操作箱,虽然造价低廉,人也可以在箱外操作,少量短时间操作时也不会浪费大量药品,但由于容积太小,对大批量微生物接种生产,必须次次打开,次次灭菌,既浪费药品,生产效率又低。本专利技术完全克服了以上两种设备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无菌操作袋,具有以下优点。1、人员可以在操作袋外面操作,不受药物气体的危害;2、操作袋容积可视具体情况放大或缩小,用药量根据操作袋的容积而定,减小了药品的浪费;3、由于一次性灭菌可较长时间操作,不受工作人员作息时间影响,减少了灭菌次数和用药量,生产效率高;4、造价低廉,只有同容积操作室的15%,或操作箱的5%或更低;5、不用时可折叠存放,不占居空间。本专利技术主要由薄膜袋和袋口盖两部分联接而成。使用时,如在操作台(普通桌子)上固定位置工作时,把袋口盖插装在一个固定支架上,如需要站起身移动操作时,把袋口盖从固定架上取下来,挂上备挎带,将操作袋挂在脖子上即可移动使用。-->薄膜袋可用透明塑料薄膜加工成塑料袋,其大小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塑料袋留有袋口,袋口尺寸和形状必须与整个袋口盖外部边缘轮廓相适宜,塑料袋的后部留有开口,用于使用时取放原料和操作工具,操作时后端部的开口要封闭,最简单的办法是用绳子扎紧。塑料膜的接缘用普通的热压方法或粘合方法连接。袋口盖主要由硬质框架与透明玻璃做成的天窗、带有布袖头的袋口门、及其连接在天窗框架上可以转动的支撑杆构成。根据附图说明本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天窗由木质框架(1)和镶嵌的透明玻璃板(2)组成,操作时通过此窗进行观察。袋口门由木质门框(4)和用合页(3)联接的木质门(7)组成。门上开有两圆形洞,洞口边缘用压条和钉子联上布袖头(6),通过此两个布袖头伸进手臂操作。门上装有拉手(9),门框(4)的底框钉上可转动的两个木块(13)用于门的固定。为了增加密封性,木质门框(4)与门(7)的接触部分粘上软织物(图上未画出)。木质框(4)的下边缘钉有用金属片做的插孔,用于与固定架(12)的联接。天窗与袋口门用合页(3)联接,并用软织物封条(18)封闭天窗与袋口门之间的缝隙。软织物封条(17)留有延伸部分,(图中只画出了局部),延伸部分用以和塑料袋联接。(19)为支撑杆,杆的上端用螺钉钉到木质天窗框(1)上,但要能转动。当在操作台上工作时,支撑杆下端支撑在固定架(12)上的凹槽(17)中。当操作人员需要将操作袋挂在身上移动操作时,可将支撑连杆下端扣在门框上的支撑钉(16)上。(12)为木质固定架,固定架两端固定有金属插杆(10)通过插接-->接孔(11)与门框(4)插接,木质固定架的作用是当把该装置放在桌子上使用时,用于支撑平衡袋口盖。(8)为备挎带,当需要站起身来移动操作时,操作人员可把备挎带挂在门框(4)上的挂鼻(5)上,然后将无菌操作袋挂在脖子上使用。(20)为塑料袋袋口部分,用钉子(15)和压条(14)钉在天窗木框(1)和袋口门框(4)的边缘上。根据实际需要,在袋子其他侧可安装多个袋口盖,可供多人同时进行操作。本专利技术也可供化实验时,用于做有毒气体实验用的密封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菌操作袋,其特征在于:(1.1)它是由透明薄膜袋和袋口盖两部分用钉子与压条连接而成的;(1.2)备有固定操作时用的固定架和移动操作时用的备挎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操作袋,其特征在于:(1.1)它是由透明薄膜袋和袋口盖两部分用钉子与压条连接而成的;(1.2)备有固定操作时用的固定架和移动操作时用的备挎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操作袋,其特征在于:(2.1)薄膜袋是由透明塑料薄膜加工而成的,袋前留有与袋口盖外部边缘轮廓相适宜的袋口和后端部开口的塑料薄膜袋;(2.2)袋口盖是用合页(3)将天窗(1.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矿业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