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15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冷凝器,包括筒体、至少一根换热管、上封头、刮板、冷凝液槽、尾气出口、尾气进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冷凝液出口、控制部分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尾气降至工艺需求,从而不影响后续生产;尾气通过冷凝液槽再进入冷凝液中,这使得尾气流速变慢,不会带走冷却下来的冷凝液,有利于尾气中的有机溶剂的回收;可以刮下换热管外壁的水珠,有利于尾气中有机溶剂的回收;冷却水下进上出,有利于尾气得到充分的冷凝。

Tail gas condens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ail gas condenser,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at least one heat pipe, head, scraper, condensate tank, exhaust outlet, exhaust gas inlet, a cooling water inlet and outlet cooling water, condensate outlet, control part and a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reduced so as not to exhaust the process requirement. Effect of subsequent production; the tail gas condensate tank enters the condenser and the gas flow rate is slow, does not take the condensate cooling down,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organic solvents in the exhaust gas; the outer wall of the tube heat exchanger can scrape off the water,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organic solvents in the exhaust gas; cooling water into a that is conducive to fully exhaust gas condens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冷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尾气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由于需要降温的尾气温度不确定,当尾气温度较高时,经过一次冷凝液喷淋后尾气无法降至工艺要求,影响后续生产。目前,一般尾气冷凝回收溶剂的装置是将需冷凝的气体从冷凝器下部直接进入冷凝器,这样使已冷凝下来的冷凝液被未冷凝的气体夹带出去,冷凝效果差,不利于尾气中的有机溶剂的充分回收;而且冷凝器中的换热管的外壁上常常夹带着冷凝液水珠,也不利于尾气中有机溶剂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尾气冷凝器冷凝效果差、不利于尾气中的有机溶剂的回收等不足,提供一种冷凝效果好、利于回收尾气中的有机溶剂的尾气冷凝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冷凝器,包括筒体、至少一根换热管、上封头、刮板、至少一个换热管孔、冷凝液槽、尾气出口、尾气进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冷凝液出口、控制部分和电机。所述冷凝液槽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筒体内部相连通。所述上封头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尾气出口。所述冷凝液槽的上部设有所述尾气进口。所述冷凝液槽的下部设有所述冷凝液出口。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所述至少一根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每根所述换热管的一端都与所述冷却水进口相连,另一端都与所述冷却水出口相连。所述刮板上设有所述至少一个换热管孔,且一个所述换热管对应一个所述换热管孔。所述刮板套设在所述至少一根换热管上,且所述刮板通过所述控制部分与所述电机相连,可以控制刮板上、下移动,刮掉换热管外壁上留下的水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冷凝器还包括石墨管。所述石墨管与所述尾气进口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冷凝器还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下法兰设置在所述冷凝液槽的顶部。所述冷凝液槽通过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有石墨管,能够将尾气降至工艺需求,从而不影响后续生产。2、本技术设有冷凝液槽,尾气通过冷凝液槽再进入冷凝液中,这使得尾气流速变慢,不会带走冷却下来的冷凝液,有利于尾气中的有机溶剂的回收。3、本技术设有刮板,可以刮下换热管外壁的水珠,有利于尾气中有机溶剂的回收。4、本技术冷却水下进上出,有利于尾气得到充分的冷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实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尾气冷凝器,包括筒体1、至少一根换热管11、上封头13、刮板15、至少一个换热管孔、冷凝液槽17、尾气出口19、尾气进口3、冷却水进口31、冷却水出口33、冷凝液出口35、控制部分37、电机39、石墨管5、上法兰51和下法兰53。其中,上法兰51设置在筒体1的底部。下法兰53设置在冷凝液槽17的顶部。冷凝液槽17通过上法兰51和下法兰53设置在筒体1的底部且冷凝液槽17与筒体1内部相连通。上封头13设置在筒体1的顶部并与筒体1的内部相连通。上封头13的顶部设有尾气出口19。具体的,冷凝液槽17的上部设有尾气进口3。石墨管5与尾气进口3相连。冷凝液槽17的下部设有冷凝液出口35。筒体1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33。筒体1的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31。至少一根换热管11设置在筒体1内,且每根换热管11的一端都与冷却水进口31相连,另一端都与冷却水出口31相连。刮板15上设有至少一个换热管孔,且一个换热管11对应一个换热管孔。刮板15套设在至少一根换热管上,且刮板15通过控制部分37与电机39相连,可以控制刮板15上、下移动,刮掉换热管11外壁上留下的水珠。本技术工作过程及其工作原理:对于容易冷却的尾气:尾气直接进入冷凝液槽17内,在冷凝液槽17内缓冲后进入筒体1内,经换热管11冷却,冷凝后的液体滴落到冷凝液槽17内进行回收,同时电机39通过控制部分37带动刮板15上下运动将换热管11上附着的水珠刮下来,落到冷凝液槽17内进行回收,没有得到冷凝的尾气则经过上封头13,从尾气出口19排出。对于很难冷却的尾气:尾气从石墨管5进入,先经石墨管5冷却后再进入冷凝液槽17内,在冷凝液槽17内缓冲后进入筒体1内,经换热管11冷却,冷凝后的液体滴落到冷凝液槽17内进行回收,同时电机39通过控制部分37带动刮板15上下运动将换热管11上附着的水珠刮下来,落到冷凝液槽17内进行回收,没有得到冷凝的尾气则经过上封头13,从尾气出口19排出。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有石墨管5,能够将尾气降至工艺需求,从而不影响后续生产。2、本技术设有冷凝液槽17,尾气通过冷凝液槽17再进入冷凝液中,这使得尾气流速变慢,不会带走冷却下来的冷凝液,有利于尾气中的有机溶剂的回收。3、本技术设有刮板15,可以刮下换热管11外壁的水珠,有利于尾气中有机溶剂的回收。4、本技术冷却水下进上出,有利于尾气得到充分的冷凝。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尾气冷凝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至少一根换热管、上封头、刮板、至少一个换热管孔、冷凝液槽、尾气出口、尾气进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冷凝液出口、控制部分和电机;所述冷凝液槽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筒体内部相连通,所述上封头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尾气出口,所述冷凝液槽的上部设有所述尾气进口,所述冷凝液槽的下部设有所述冷凝液出口,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所述至少一根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每根所述换热管的一端都与所述冷却水进口相连,另一端都与所述冷却水出口相连,所述刮板上设有所述至少一个换热管孔,且一个所述换热管对应一个所述换热管孔,所述刮板套设在所述至少一根换热管上,且所述刮板通过所述控制部分与所述电机相连,可以控制刮板上、下移动,刮掉换热管外壁上留下的水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至少一根换热管、上封头、刮板、至少一个换热管孔、冷凝液槽、尾气出口、尾气进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冷凝液出口、控制部分和电机;所述冷凝液槽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筒体内部相连通,所述上封头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尾气出口,所述冷凝液槽的上部设有所述尾气进口,所述冷凝液槽的下部设有所述冷凝液出口,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所述至少一根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每根所述换热管的一端都与所述冷却水进口相连,另一端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功礼
申请(专利权)人:锡林郭勒盟红井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