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自锁夹具的集菌培养器,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用集菌培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上到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双芯针头(10)、蠕动泵管(20)、培养器单体(50);在蠕动泵管(20)的上、中、下部分别设置了自锁夹具(30)、泵管卡(40)、自锁夹具(30);所述的自锁夹具(30)或为一种剪刀形自锁夹具(31),或为插口形自锁夹具(32);培养器单体(50)内部进液管口的出口处设有挡板(54),使液体延内壁两侧及垂直向下分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自锁夹具(30),便于操作,节省时间;便于与培养器一起灭菌;便于控制样品过滤及注入培养基;适用于对现有集菌培养器的改进、进行微生物检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用集菌培养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自锁夹具的集菌培养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集菌培养器有很多种,包括多联集菌培养器。过滤时每份样品都能均匀地通过各个培养器,也能够在其中加入液体培养基直接进行培养。但是在过滤操作中,如要过滤不同的样品或者加入不同的培养基时,则要另外准备夹具,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经检索,尚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的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带自锁夹具的集菌培养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本技术包括双芯针头(10)、蠕动泵管(20)、泵管卡(40)和培养器单体(50);从上到下,双芯针头(10)、蠕动泵管(20)和培养器单体(50)依次连接;在蠕动泵管(20)中间安装有泵管卡(40);所述的培养器单体(50),包括依次连接的筒身(51)、微孔薄膜(53)和底座(52),内部进液管口的出口处设有挡板(54);在蠕动泵管(20)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自锁夹具(30)。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增加自锁夹具(30),便于实验操作,节省实验时间;②增加自锁夹具(30),便于与培养器一起灭菌;③增加自锁夹具(30),便于控制样品的过滤及注入培养基;④培养器单体(50)内部进液管口的出口处设有挡板(54),使液体延内壁两侧及垂直向下分流,防止液体在进入杯体时冲击液体表面及过滤膜对过滤造成影响;⑤适用于对现有集菌培养器的改进和进行微生物检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剪刀形自锁夹具结构图(锁前);图3是剪刀形自锁夹具结构图(锁后);图4是插口形自锁夹具结构图(锁前);图5是插口形自锁夹具结构图(锁后)。其中:10-双芯针头。20-蠕动泵管。30-自锁夹具,31-剪刀形自锁夹具,311-上剪,312-下剪,313-连接弧,314-止口,315-前孔,316-后孔,317-狭缝;32-插口形自锁夹具,321-长缝,322-圆孔,323-插口,324-基板。40-泵管卡。50-培养器单体,51-筒身;52-底座;53-微孔薄膜;54-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一、总体如图1,本技术的结构是:从上到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双芯针头(10)、蠕动泵管(20)、培养器单体(50);在蠕动泵管(20)的上、中、下部分别设置了自锁夹具(30)、泵管卡(40)、自锁夹具(30)。二、有关部件1、自锁夹具(30)1)剪刀形自锁夹具(31)如图2、3,剪刀形自锁夹具(31)为一种套在单根蠕动泵管(20)上的塑胶夹具,其结构包括上剪(311)、下剪(312)、连接弧(313)、止口(314)、前孔(315)、后孔(316)和狭缝(317);上剪(311)和下剪(312)尾部通过连接弧(313)连接,设置有狭缝(317),狭缝(317)宽度略小于蠕动泵管(20)直径,防止剪刀形自锁夹具(31)在蠕动泵管(20)上自行滑动;下剪(312)的头部连接有止口(314),止口(314)上有前孔(315),连接弧(313)上有后孔(316)。安装剪刀形自锁夹具(31)时,是将蠕动泵管(20)穿过前孔(315)、狭缝(317)和后孔(316)。上锁时,使上剪(311)的头部插入止口(314)内,即可将蠕动泵管(20)压紧,使液(气)体不能流动;解锁时,使上剪(311)的头部脱出止口(314),使液(气)体在蠕动泵管(20)内流动。2)插口形自锁夹具(32)如图4、5,插口形自锁夹具(32)为一种套在单根蠕动泵管(20)上的塑胶夹具,其结构是在基板(324)的中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长缝(321)、圆孔(322)和插口(323);圆孔(322)直径略小于蠕动泵管(20)直径,防止插口形自锁夹具(32)在蠕动泵管(20)上自行滑动;插口(323)宽度小于蠕动泵管(20)直径,防止蠕动泵管(20)从插口(323)处自行脱落。插口(323)不仅方便蠕动泵管(20)从此处装卸,而且能使上下塑胶件易于张开,便于蠕动泵管(20)进入长缝(321)。安装插口形自锁夹具(32)时,是将蠕动泵管(20)从插口(323)挤压到圆孔-->(322)内,或直接将蠕动泵管(20)穿过圆孔(322)内。上锁时,使蠕动泵管(20)从圆孔(322)挤压到长缝(321)内,即可将蠕动泵管(20)压紧,使液(气)体不能流动;解锁时,使蠕动泵管(20)移出长缝(321)到圆孔(322)内,使液(气)体在蠕动泵管(20)内流动。2、蠕动泵管(20)蠕动泵管(20)根据用途设计为单联、二联、三联和四联结构;其材质或为塑胶(PVC等),或为硅胶,分别用于一次性使用或反复使用。3、培养器单体(50)培养器单体(50)分一次性使用和反复使用两种,由筒身(51)、底座(52)和微孔薄膜(53)组成,内部进液管口的出口处设有挡板(54),培养器单体(50)通过蠕动泵管(20)并联组成多联集菌培养器。三、使用方法在用于微生物检测时,可利用正压泵(如蠕动泵)进行过滤操作。以两联集菌培养器(培养器A/B)为例,将蠕动泵管(20)装配在蠕动泵转动轴上,泵管卡(40)置于泵前以防止泵管随转动轴前进。如要将样品a过滤到培养器A中,或加入液体培养基置培养器A中,则将与培养器B相连的蠕动泵管(20)的泵前自锁夹具(30)锁住;反之亦然。在进行无菌检查时,将蠕动泵管(20)的泵后自锁夹具(30)锁住,剪去上端泵管,置培养箱中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自锁夹具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双芯针头(10)、蠕动泵管(20)、泵管卡(40)和培养器单体(50); 从上到下,双芯针头(10)、蠕动泵管(20)和培养器单体(50)依次连接;在蠕动泵管(20)中间安装有泵管卡(40);所述的培养器单体(50),包括依次连接的筒身(51)、微孔薄膜(53)和底座(52),内部进液管口的出口处设有挡板(54); 在蠕动泵管(20)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自锁夹具(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锁夹具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芯针头(10)、蠕动泵管(20)、泵管卡(40)和培养器单体(50);从上到下,双芯针头(10)、蠕动泵管(20)和培养器单体(50)依次连接;在蠕动泵管(20)中间安装有泵管卡(40);所述的培养器单体(50),包括依次连接的筒身(51)、微孔薄膜(53)和底座(52),内部进液管口的出口处设有挡板(54);在蠕动泵管(20)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自锁夹具(30)。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锁夹具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夹具(30)为一种剪刀形自锁夹具(31),其结构为一种套在单根蠕动泵管(20)上的塑胶夹具,包括上剪(311)、下剪(312)、连接弧(313)、止口(314)、前孔(315)、后孔(316)和狭缝(317);上剪(311)和下剪(312)尾部通过连接弧(313)连接,设置有狭缝(317),狭缝(317)宽度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佳特,
申请(专利权)人:沈佳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