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人工巢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85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昆虫的人工巢穴,包括:底座、巢穴本体和第一隔板,巢穴本体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巢穴本体水平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空腔中,将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开口,开口的高度为第一隔板整体高度的1/2‑3/4,巢穴本体靠近第一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溢水孔,溢水孔的高度为第一隔板整体高度的1/4‑1/3,巢穴本体位于第一腔体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该人工巢穴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野外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的问题。

An artificial nest of insec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ect artificial nest, nes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body and a first partition nest body is formed through the column along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cavity inside the nest body is horizontally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first cavity, the cavity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cavity and a second cavity, the first the partition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opening height is 1/2 3/4 first partitions the whole height, one end of the body near the first nes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cover, a sealing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overflow through the overflow hole, the height of 1/4 1/3 first partition overall height, nest in the first cavity body the upp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hole. The artificial nest can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insects because of the human life,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habitat and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昆虫的人工巢穴
本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地,涉及昆虫的人工巢穴。
技术介绍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分有不同的种类。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生活,野外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繁殖和生态环境效应。因此,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繁殖,对昆虫进行保护的昆虫的人工巢穴是本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野外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繁殖,对昆虫进行保护的昆虫的人工巢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昆虫的人工巢穴,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包括:底座、巢穴本体和第一隔板,所述巢穴本体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所述巢穴本体水平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隔板整体高度的1/2-3/4,所述巢穴本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溢水孔,所述溢水孔的高度为第一隔板整体高度的1/4-1/3,所述巢穴本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优选地,所述巢穴本体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设置有网格板。优选地,所述网格板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所述第一部分的网眼的大小小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网眼的大小。优选地,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中,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优选地,所述底座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优选地,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孔中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配合所述固定孔将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优选地,所述巢穴本体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挂环。根据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通过所述巢穴本体为昆虫提供庇护所,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为水源存储室,所述巢穴本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用来收集露水和雨水,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溢水孔是为了防止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水过多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二腔体为昆虫的栖息地,里面设置有枯枝落叶构建的昆虫栖息环境,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开口供昆虫通行。本技术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野外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繁殖的人工巢穴。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上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巢穴本体2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网格板61第一部分62第二部分8开口9进水孔10溢水孔11底座12固定孔13螺栓14挂环31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如图1-2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昆虫的人工巢穴,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包括:底座11、巢穴本体1和第一隔板4,所述巢穴本体1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所述巢穴本体1水平固定在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隔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开口8,所述开口8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2-3/4,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一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31,所述密封盖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的溢水孔10,所述溢水孔10的高度为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4-1/3,所述巢穴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9。根据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通过所述巢穴本体1为昆虫提供庇护所,其中,所述第一隔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腔体2为水源存储室,所述巢穴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9,用来收集露水和雨水,所述密封盖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的溢水孔10是为了防止所述第一腔体2中的水过多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3中,所述第二腔体3为昆虫的栖息地,里面设置有枯枝落叶构建的昆虫栖息环境,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开口8供昆虫通行。本技术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野外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繁殖的人工巢穴。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二腔体3的一端设置有网格板6,所述网格板6不影响昆虫的通行,但是可以阻止其他动物地进行,从而对昆虫进行保护。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格板6由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组成,所述第一部分61的网眼的大小小与所述第二部分62的网眼的大小,所述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可以允许不同大小的昆虫通行,从而对昆虫进行大体地分类。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还包括第二隔板5,所述第二隔板5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3中,且所述第二隔板5与所述第一隔板4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板5设置的高度与所述网格板6相配合的,从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分别进入的昆虫在所述第二隔板5的上边和下边,从而对不同大小的昆虫的栖息地进行分类,有利于昆虫地生长和繁衍。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2,在使用时需要将所述底座11固定在地面上时,通过固定件和固定孔12将所述底座11有效地固定住。对于所述底座11的固定方式本技术不作限定,但是为了方便拆卸但是又不影响固定地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孔1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孔12中设置有螺栓13,所述螺栓13配合所述固定孔12将所述底座11固定在地面上。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巢穴本体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挂环14,可以通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昆虫的人工巢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昆虫的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包括:底座(11)、巢穴本体(1)和第一隔板(4),所述巢穴本体(1)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所述巢穴本体(1)水平固定在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隔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开口(8),所述开口(8)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2‑3/4,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一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31),所述密封盖(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的溢水孔(10),所述溢水孔(10)的高度为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4‑1/3,所述巢穴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的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包括:底座(11)、巢穴本体(1)和第一隔板(4),所述巢穴本体(1)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所述巢穴本体(1)水平固定在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隔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开口(8),所述开口(8)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2-3/4,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一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31),所述密封盖(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的溢水孔(10),所述溢水孔(10)的高度为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4-1/3,所述巢穴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二腔体(3)的一端设置有网格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