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695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8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通过在已浇筑成形的墩体或柱体上搭建顶部支撑系统,通过中部悬吊系统将底部托举系统与顶部支撑系统连接,之后将脚手架搭建在底部托举系统上,完成施工要求所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应用范围广,无论板梁(桥梁)施工高度有多高、施工场地多狭窄,该施工技术均能应用;该技术施工周期短,基本可整体安拆,施工成本比满堂脚手架低至2~4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
本技术涉及板梁混凝土浇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
技术介绍
如果在超高空、施工作业面狭小、排架基础为斜坡面及地下水难以处理等复杂施工环境下进行支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基本施工作业,施工难度增加的同时,施工安全及经济性也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解决现有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导致无法搭建施工平台或搭建施工平台的成本过高的缺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支撑系统、中部悬吊系统和底部托举系统,其中,所述顶部支撑系统搭设在两个已浇筑成形的混凝土墩体或柱体的顶部之间,所述中部悬吊系统的一端固定在顶部支撑系统上,另一端与底部托举系统连接。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组支撑结构,每组支撑结构等距布置在混凝土墩体或柱体的顶部,且每组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工字钢,两个第一工字钢之间设有间隙。优选地,底部托举系统包括若干个第二工字钢,第二工字钢设置在第一工字钢的下方,且与第一工字钢的搭建方向互相垂直。优选地,中部悬吊系统包括圆钢,圆钢设置在第二工字钢与第一工字钢的搭接处。优选地,所述圆钢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与第一工字钢固定连接。优选地,在第一工字钢与高强螺栓之间设置有钢垫板。优选地,所述圆钢的另一端设有具有“凸”字型安装孔的接头,所述第二工字钢安装在“凸”字型安装孔内。优选地,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工字钢进行限位固定的楔形固定块。优选地,所述底部托举系统还包括若干个第三工字钢,第三工字钢布置在第二工字钢上,且与第一工字钢互相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通过在已浇筑成形的墩体或柱体上搭建顶部支撑系统,通过中部悬吊系统将底部托举系统与顶部支撑系统连接,之后将脚手架搭建在底部托举系统上,完成施工要求所需。本技术技术应用范围广,无论板梁(桥梁)施工高度有多高、施工场地多狭窄,该施工技术均能应用;该技术施工周期短,基本可整体安拆,施工成本比满堂脚手架低至2~4倍。进一步的,将第二工字钢安装在“凸”字型接头的安装孔内,使得底部托举系统方便装卸。进一步的,通过楔形固定块对第二工字钢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第二工字钢在安装孔内移动。进一步的,在第二工字钢上布置横向第三工字钢,用以加密平台结构,形成底部平台骨架。进一步的,通过预留的吊物孔,可以采用吊装手段整体拆除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附图说明图1是平台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平台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圆钢与第一工字钢的连接关系;图4是第二工字钢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平台结构的应用图;其中,1、墩体或柱体2、第一工字钢3、圆钢4、高强螺栓5、钢垫板6、第二工字钢7、第三工字钢8、脚手架9、楔形固定块10、方形支撑块301、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以解决现有在超高空、施工作业面狭小、排架基础为斜坡面及地下水难以处理等复杂施工环境下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很大的问题。本技术结构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制造简便,材料收集方便,可以高效、安全、经济地完成小跨径板梁混凝土浇筑。如图1所示,该施工平台结构包括顶部支撑系统、中部悬吊系统和底部托举系统,其中,所述顶部支撑系统搭设在两个已浇筑成形的混凝土墩体或柱体1的顶部之间,所述中部悬吊系统的一端固定在顶部支撑系统上,另一端与底部托举系统连接。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顶部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组支撑结构,所述每组支撑结构等距布置在所述混凝土墩体或柱体1的顶部。所述每组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工字钢2,且两个第一工字钢2之间设有间隙。支撑结构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工字钢6,第二工字钢6的搭建方向与第一工字钢2的搭建方向互相垂直。如图3、图4所示,在第一工字钢2与第二工字钢6的搭接处设置有圆钢3,圆钢3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4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工字钢2之间的间隙内,同时在第一工字钢2与高强螺栓4之间设置有钢垫板5;圆钢3的另一端折弯有具有“凸”字型安装孔的接头301,第二工字钢6安装在“凸”字型的安装孔内,并在第二工字钢6的翼板下方装卡有方形支撑块10,同时,方形支撑块10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楔形固定块9,楔形固定块9防止第二工字钢6在安装孔移动。所述第二工字钢6上布置有若干个第三工字钢7,所述第三工字钢7与第一工字钢2互相平行,构成加密的平台结构。如图5所示,在使用时,将脚手架8搭建在第三工字钢7上,利用高强螺栓4和钢垫板5将圆钢3的顶部固定在两个第一工字钢2之间的间隙内,同时利用圆钢3底端的“凸”字型接头301固定圆钢3底部和第二工字钢6。并在第二工字钢6上布置横向第三工字钢7,用以加密平台结构。在现浇的混凝土板两侧沿墩体或柱体1方向预留圆形吊物孔,利用圆形吊物孔采用用吊装手段拆除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使用方法:第一步,在已浇筑成形的混凝土墩体或柱体1的顶部搭建若干组支撑结构,每组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工字钢2,同时,两个第一工字钢2之间设有间隙;第二步,支撑结构的下方搭建若干个第二工字钢6,第二工字钢6的搭建方向与第一工字钢2的搭建方向互相垂直;第三步,在上述支撑结构与第二工字钢6的搭接处设置有圆钢3,圆钢3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4固定在两个第一工字钢2之间的间隙内,同时,在高强螺栓4与第一工字钢2之间设置有钢垫板5;第四步,将上述圆钢3的另一端折弯成具有“凸”字型安装孔的接头301,同时,将第二工字钢6安装在安装孔内;第五步,在上述第二工字钢6的翼板下方放置方形支撑块10,同时,利用楔形固定块9将第二工字钢6固定在接头301的安装孔内;第六步,在第二工字钢6上搭建若干个第三工字钢7,构成平台结构,第三工字钢7的搭建方向与第一工字钢2的搭建方向互相平行;第七步,在上述平台结构上搭建脚手架8;第六步,在上述脚手架8上继续完成工程搭建。相对于原始施工方法,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技术应用范围广,无论板梁(桥梁)施工高度有多高、施工场地多狭窄,该施工技术均能应用;该施工平台取材便捷、低碳环保,主要材料为工字钢和圆钢,可多次反复使用;该技术施工周期短,基本可整体安拆,安、拆速度快,平台安装8个工日可完成,拆除4个工日可完成;经济效益高,施工成本比满堂脚手架低至2~4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支撑系统、中部悬吊系统和底部托举系统,其中,所述顶部支撑系统搭设在两个已浇筑成形的混凝土墩体或柱体(1)的顶部之间,所述中部悬吊系统的一端固定在顶部支撑系统上,另一端与底部托举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支撑系统、中部悬吊系统和底部托举系统,其中,所述顶部支撑系统搭设在两个已浇筑成形的混凝土墩体或柱体(1)的顶部之间,所述中部悬吊系统的一端固定在顶部支撑系统上,另一端与底部托举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组支撑结构,每组支撑结构等距布置在混凝土墩体或柱体(1)的顶部,且每组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工字钢(2),两个第一工字钢(2)之间设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部托举系统包括若干个第二工字钢(6),第二工字钢(6)设置在第一工字钢(2)的下方,且与第一工字钢(2)的搭建方向互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跨径板梁施工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部悬吊系统包括圆钢(3),圆钢(3)设置在第二工字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亮黄河江章强章松林赵劲松周园媛黄俊张晓东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