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减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69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8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桥体、桥体底部固定安装的支撑柱,所述桥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块,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套板,所述套板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与挤压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弹簧的顶端与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依次穿过壳体和套板且延伸至套板的外部与接触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下表面的中心处与连接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底端穿过套板且延伸至套板的内部与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桥梁减震支座,达到了力的传递和力的分解,减轻了桥梁受到的直接冲击,保护了桥梁,且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减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桥梁支座
,具体为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从而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计算的理论图式相符合。在桥梁支座上用到了减震装置,现如今的桥梁减震支座减震的效果不好,达不到力的分解,桥梁受到强的冲击会对桥体造成损坏,对桥梁起不到很好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减震支座,解决了桥梁支座减震效果不好和达不到力的分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桥体、桥体底部固定安装的支撑柱,所述桥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块,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套板,所述套板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与挤压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弹簧的顶端与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依次穿过壳体和套板且延伸至套板的外部与接触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下表面的中心处与连接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底端穿过套板且延伸至套板的内部与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上均活动连接有可旋转的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均活动连接有与套板内腔底部接触的移动轮,两个所述移动杆的相对面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套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壳,所述套壳内腔的底部与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承载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其接触的两个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的相背面均通过第二弹簧分别与套壳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板的相对面均与支架底端的凸起处接触,所述支架的顶端穿过套壳且延伸至套壳的外部与接触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套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横块,所述承载横块的一端与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套壳顶部凹槽的出口处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表面与支架的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套板顶部开设的凹槽的出口处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连接条的表面开设有与滚轮配合使用的滑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桥梁减震支座,通过桥体、支撑柱、减震装置、套板、壳体、挤压弹簧、连接杆、接触板、套壳、第一弹簧、承载板、滑板、第二弹簧、支架、连接条、横板、连接块、移动杆、移动轮和复位弹簧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力的分解,减轻了桥梁受到的直接冲击,保护了桥梁,且减震效果好。2、该桥梁减震支座,通过套壳、第一弹簧、承载板、滑板、第二弹簧和支架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力的传递和力的分解,通过套板、连接杆、连接条、横板、连接块、移动杆、移动轮和复位弹簧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力的传递和力的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减震装置的剖面图。图中:1桥体、2支撑柱、3减震装置、301套板、302壳体、303挤压弹簧、304连接杆、305接触板、306套壳、307第一弹簧、308承载板、309滑板、310第二弹簧、311支架、312连接条、313横板、314连接块、315移动杆、316移动轮、317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桥体1、桥体1底部固定安装的支撑柱2,桥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3,减震装置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块4,支撑块4起到了支撑和增加高度的效果,减震装置3包括套板301,套板30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壳体302,壳体302内腔的底部与挤压弹簧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挤压弹簧303具有压缩性,挤压弹簧303具有弹性,挤压弹簧303的顶端与连接杆304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04的顶端依次穿过壳体302和套板301且延伸至套板301的外部与接触板3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接触板305下表面的中心处与连接条312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条312的底端穿过套板301且延伸至套板301的内部与横板3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横板31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块314,两个连接块314上均活动连接有可旋转的移动杆315,两个移动杆315的底端均活动连接有与套板301内腔底部接触的移动轮316,两个移动杆315的相对面设置有复位弹簧317,套板30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壳306,套壳306内腔的底部与第一弹簧307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07的顶端与承载板30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承载板308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其接触的两个滑板309,两个滑板309的相背面均通过第二弹簧310分别与套壳306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滑板309的相对面均与支架311底端的凸起处接触,支架311的顶端穿过套壳306且延伸至套壳306的外部与接触板3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套壳30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横块5,承载横块5的一端与套板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承载横块5起到了承载和连接的作用。套壳306顶部凹槽的出口处活动连接有滑轮7,滑轮7的表面与支架311的表面接触,滑轮7的设置方便了支架311在套壳306的内部移动。套板301顶部开设的凹槽的出口处活动连接有滚轮6,连接条312的表面开设有与滚轮6配合使用的滑轨,滚轮6的设置方便了连接条312在套板301的内部移动,滑轨的开设方便了滑轮6的移动。综上可得,该桥梁减震支座,通过桥体1、支撑柱2、减震装置3、套板301、壳体302、挤压弹簧303、连接杆304、接触板305、套壳306、第一弹簧307、承载板308、滑板309、第二弹簧310、支架311、连接条312、横板313、连接块314、移动杆315、移动轮316和复位弹簧317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力的分解,减轻了桥梁受到的直接冲击,保护了桥梁,且减震效果好。另外,该桥梁减震支座,通过套壳306、第一弹簧307、承载板308、滑板309、第二弹簧310和支架311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力的传递和力的分解,通过套板301、连接杆304、连接条312、横板313、连接块314、移动杆315、移动轮316和复位弹簧317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力的传递和力的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桥梁减震支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桥体(1)、桥体(1)底部固定安装的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3),所述减震装置(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块(4),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套板(301),所述套板(30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壳体(302),所述壳体(302)内腔的底部与挤压弹簧(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弹簧(303)的顶端与连接杆(30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04)的顶端依次穿过壳体(302)和套板(301)且延伸至套板(301)的外部与接触板(3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305)下表面的中心处与连接条(3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312)的底端穿过套板(301)且延伸至套板(301)的内部与横板(3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1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块(314),两个所述连接块(314)上均活动连接有可旋转的移动杆(315),两个所述移动杆(315)的底端均活动连接有与套板(301)内腔底部接触的移动轮(316),两个所述移动杆(315)的相对面设置有复位弹簧(317),所述套板(30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壳(306),所述套壳(306)内腔的底部与第一弹簧(30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07)的顶端与承载板(30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308)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其接触的两个滑板(309),两个所述滑板(309)的相背面均通过第二弹簧(310)分别与套壳(306)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板(309)的相对面均与支架(311)底端的凸起处接触,所述支架(311)的顶端穿过套壳(306)且延伸至套壳(306)的外部与接触板(3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减震支座,包括桥体(1)、桥体(1)底部固定安装的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3),所述减震装置(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块(4),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套板(301),所述套板(30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壳体(302),所述壳体(302)内腔的底部与挤压弹簧(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弹簧(303)的顶端与连接杆(30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04)的顶端依次穿过壳体(302)和套板(301)且延伸至套板(301)的外部与接触板(3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305)下表面的中心处与连接条(3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312)的底端穿过套板(301)且延伸至套板(301)的内部与横板(3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1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块(314),两个所述连接块(314)上均活动连接有可旋转的移动杆(315),两个所述移动杆(315)的底端均活动连接有与套板(301)内腔底部接触的移动轮(316),两个所述移动杆(315)的相对面设置有复位弹簧(3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伟钟慧耀朱玲涯陈鸿鹄孙琦姜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长三角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