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69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8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桥梁,包括桥梁本体,桥梁本体沿走向方向上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与滑轨滑移连接;安装座内安装有雨伞。具有可随时变换避雨的位置,方便避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桥梁
本技术涉及桥梁
,特别涉及一种景观桥梁。
技术介绍
在园林中通常有景观桥梁穿过河流或峡谷,人们驻足景观桥梁欣赏周围美景。当人沉醉于周围美景时,通常会拿起手机、相机拍摄美景。当碰上雨天,人们希望能够拍摄到不一样的雨中美景,然而此时手中的雨伞成了人们拍摄美景的最大阻碍,不仅相机和手机拿不稳,难以拍出美景,而且任何相机还容易被雨淋湿;若临时碰上变天,下了雨,就只能兴尽而归,十分影响人们游玩的兴致。因此目前的景观桥梁急需解决避雨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3878453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0月15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避雨效果的景观桥梁,包括桥梁本体,在桥梁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楼梯的一端,楼梯的另一端连接设有避雨亭,桥梁本体的上端设有景观亭;避雨亭由若干面板螺旋拼接而成,景观亭为长方形通道。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景观亭固定在桥梁本体的某一位置,游客只能到景观亭中避雨,由于位置固定,景色单一,难以欣赏到更多不同角度的雨中美景,十分影响人们的兴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景观桥梁,其解决了现有景观桥梁的景观亭位置固定,不方便欣赏不同方位的雨中美景的问题,具有可随时变换避雨的位置,方便避雨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景观桥梁,包括桥梁本体,桥梁本体沿走向方向上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与滑轨滑移连接;安装座内安装有雨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需要用到雨伞时,可随时使用其中的任意一把雨伞,且安装座可沿滑轨移动,所以人们在使用这些雨伞时,可以根据所需的位置变化来移动安装座,从而带动雨伞随人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方便在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观赏和拍摄雨景。同时,一把把雨伞为人们开辟了独立的空间,减少了烦扰。进一步优选为:雨伞包括伞柄和伞面,伞面相对于伞柄可折叠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折叠式的雨伞方便在晴天时将伞面收起,从而减少对风景的遮挡,方便美观。进一步优选为:安装座上设有用于收纳雨伞的收纳槽,雨伞的伞柄与收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收纳槽上连接有翻盖,收纳槽内设有用于将伞柄保持竖直的固定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雨伞时,用固定部将伞柄保持竖直,撑开折叠的伞面即可使用;不使用雨伞时,可将雨伞折叠,并转动伞柄将雨伞收入收纳槽内,盖上翻盖,方便美观。进一步优选为:固定部为两个设于收纳槽内壁的弹性块,弹性块与收纳槽内壁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两个弹性块围成用于固定伞柄的固定腔,固定腔与伞柄间隙配合;弹性块上设有弧面,旋转雨伞,伞柄沿弧面压缩弹性块并进入固定腔;弹性块上设有用于向两侧压缩弹性块的解锁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伞柄,伞柄沿着弧面移动并压缩弹性块,压缩弹簧被压缩,弹性块互相分开,伞柄继续转动,直到进入两个弹性块之间,弹性块在压缩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弹合拢,形成固定腔并将伞柄包围于固定腔内,使伞柄保持竖直。在解锁件的作用下,弹性块互相分开,转动并收起雨伞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优选为:解锁件为设于弹性块上的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手嵌入凹槽内向两侧推动弹性块即可将固定腔打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优选为:两个弹性块之间通过连动部件传动连接,连动部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数量为二,分别与弹性块固定连接;第三连杆的中部与收纳槽的底部铰接,第二连杆的数量为二,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铰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个弹性块向一个方向移动,带动第一连杆移动,第一连杆依次通过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另一个第二连杆、另一个第三连杆将移动传递至另一个弹性块,从而使两个弹性块向相反方向同步移动,只需要单手操作其中一个弹性块即可实现两个弹性块的同时开启,方便了操作。进一步优选为:收纳槽的底部设有排水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孔的设置有利于将折叠进收纳槽的雨伞上携带的雨水排出,从而提高收纳槽内的干燥程度,减少雨伞发霉的可能,提高雨伞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为:排水孔设于收纳槽的一端,收纳槽的底面从远离排水孔的一端向排水孔所在的一端向下倾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槽的底面倾斜设置,有利于雨水向排水孔排出,减少雨水在收纳槽内的积聚,从而提高收纳槽内的干燥程度,减少雨伞发霉的可能,提高雨伞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为:安装座上还设有置物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驻足拍摄风景时,可将手中的小物暂时置于置物腔中,方便拍摄。进一步优选为:滑轨为圆柱形,桥梁本体上设有平台,安装座上设有滚轮,滚轮抵接于平台上并沿平台滚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在滑轨上滑移,滚轮抵接于平台上,一方面起到防止安装座转动的作用,另一方面滚轮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安装座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雨伞可沿滑轨在桥梁本体的走向方向上来回移动,从而形成了可移动的避雨场所,使得人们可以变换欣赏预雨景的位置,方便避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单个雨伞和安装座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示出了安装座的内部结构;图4是实施例的固定部和伞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的连动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的安装座的俯视图(除去雨伞);图7是实施例的雨伞收入收纳槽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桥梁本体;11、滑轨;12、平台;13、安装座;14、雨伞;141、伞柄;142、伞面;15、滚轮;16、收纳槽;17、翻盖;18、置物腔;19、转动轴;20、弹性块;21、压缩弹簧;22、固定腔;23、弧面;24、凹槽;25、第一连杆;26、第二连杆;27、第三连杆;28、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景观桥梁,如图1所示,包括桥梁本体1,桥梁本体1的两侧沿桥梁的沿走向方向上设有滑轨11,滑轨11上套设有用于安装雨伞14的安装座13。安装座13与滑轨11滑移连接,安装座13沿着滑轨11来回移动,从而带动雨伞14在桥梁本体1的两侧来回移动,方便人们在不同的位置使用雨伞14。结合图2和图3,滑轨11为圆柱形,桥梁本体1上设有平台12,安装座13上设有滚轮15,安装座13沿滑轨11移动时滚轮15抵接于平台12上并沿平台12滚动。结合图2和图3,安装座13上设有用于收纳雨伞14的收纳槽16,收纳槽16上铰接有翻盖17。安装座13上还设有置物腔18,置物腔18与收纳槽16互相隔离。雨伞14包括伞柄141和伞面142,伞面142相对于伞柄141可折叠设置,最好是市面上常见的伞柄141可伸缩的三折伞或五折伞,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安装座13的体积,在不使用雨伞14时,可将其收纳入收纳槽16内,并盖上翻盖17,体积小,又美观,尽可能减少对美景的遮挡。结合图3和图4,伞柄141与收纳槽16的内壁之间通过转动轴19转动连接,收纳槽16内设有用于将伞柄141保持竖直的固定部。固定部为两个设于收纳槽16的侧壁的弹性块20,弹性块20与收纳槽16的内壁之间通过压缩弹簧21连接。当压缩弹簧21处于自然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景观桥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景观桥梁,包括桥梁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桥梁本体(1)沿走向方向上设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上设有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与滑轨(11)滑移连接;所述安装座(13)内安装有雨伞(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桥梁,包括桥梁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桥梁本体(1)沿走向方向上设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上设有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与滑轨(11)滑移连接;所述安装座(13)内安装有雨伞(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桥梁,其特征是:所述雨伞(14)包括伞柄(141)和伞面(142),所述伞面(142)相对于伞柄(141)可折叠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景观桥梁,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13)上设有用于收纳雨伞(14)的收纳槽(16),所述雨伞(14)的伞柄(141)与收纳槽(16)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收纳槽(16)上连接有翻盖(17),所述收纳槽(16)内设有用于将伞柄(141)保持竖直的固定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景观桥梁,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为两个设于收纳槽(16)内壁的弹性块(20),所述弹性块(20)与收纳槽(16)内壁之间通过压缩弹簧(21)连接;两个所述弹性块(20)围成用于固定伞柄(141)的固定腔(22),所述固定腔(22)与伞柄(141)间隙配合;所述弹性块(20)上设有弧面(23),旋转雨伞(14),伞柄(141)沿弧面(23)压缩弹性块(20)并进入固定腔(22);所述弹性块(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木兰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