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彬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侧弧面卡接的手机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517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侧弧面卡接的手机保护壳,手机保护壳包括保护壳上壳和保护壳下壳,所述保护壳上壳和所述保护壳下壳的侧面均设置为弧侧面,并通过上壳弧侧面和下壳弧侧面相互挤紧,将所述保护壳上壳和所述保护壳下壳扣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保护壳上壳和保护壳下壳将手机保护后,手机前屏除了功能孔外,其它的非触摸屏区域均覆盖住,有效的保护了手机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弧侧面扣接,使用简单,拆装方便。

A mobile protective shell connected to the side ar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amping surface side through the mobile phone shell, mobile phone protection shell comprises a protective shell shell and shell under the shell side of the shell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shell is set to the side of the arc, and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side of the arc arc side of each other squeeze, the shell shell and the protective shell shell are buckled together, the protective sh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on the shell and shell under the shell will protect mobile phone, mobile phone before the screen in addition to function outside the hole, non touch screen are covered in other areas,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mobile phone. The surfa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buckled by the side of the arc using simple, convenient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侧弧面卡接的手机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保护壳,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过侧弧面卡接的手机保护壳。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得到了不断的更新进步。由最原始的只有通话功能的手机,逐渐替换为多功能手机,包括商务、影像、学习、音乐和电视等功能。同时,其也由按键实现输入操作替换为触屏操作,人们更偏向于使用大屏幕易点触的手机,因此,手机屏幕不断地更新变大,以适应人们的需求。由于,触屏手机为了实现触屏的功能,其设计为易感应手指滑动和点触压力的屏幕,这也决定了其屏幕易压、易碎的特点。因此,手机保护壳的出现实现了保护手机屏幕避免磕碰和压碎的功能,同时,手机保护壳也具有装饰手机的功能。因此,手机保护壳大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现有的手机保护壳一般只设置有单个壳体,其将手机扣于壳内,使手机受到保护,但这种壳体仍会使手机前屏完全暴露,而且在拆开时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通过侧弧面卡接的手机保护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通过侧弧面卡接的手机保护壳,该手机保护壳包括保护壳上壳和保护壳下壳,所述保护壳上壳和所述保护壳下壳的侧面均设置为弧侧面,并通过上壳弧侧面和下壳弧侧面相互挤紧,将所述保护壳上壳和所述保护壳下壳扣接在一起;所述保护壳上壳的上顶侧板、上左侧板、上右侧板均设置成弧侧面,其下侧部设有避空缺口,所述上左侧板、上右侧板内侧面设置有长凹槽,所述长凹槽的下槽边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槽,所述长凹槽向顶侧板内侧面延伸,且其槽宽变小;所述保护壳下壳的下顶侧板、下左侧板、下右侧板、下底侧板均设置成弧侧面,其中下顶侧板及顶侧板转角部分的高度低于所述下左侧板、下右侧板的高度,所述下左侧板、下右侧板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横条,所述保护壳上壳和所述保护壳下壳扣合后,所述横条插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下左侧板、下右侧板的弧面较之所述上左侧板、上右侧板的弧角度较大,所述下左侧板、下右侧板压于所述上左侧板、上右侧板的内侧面,所述下左侧板、下右侧板较大的弧面会顶紧所述上左侧板、上右侧板的内侧面,使所述保护壳上壳和所述保护壳下壳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上壳的四角为弧面角,其中部设有触摸屏框口,所述触摸屏框口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遮板,其上遮板用于遮住触摸屏的上端区域,并在上遮板上设置有若干功能孔,该若干功能孔至少包括前摄像孔、听筒孔;其下遮板用于遮住触摸屏的下端区域,并在下遮板上至少设置有HOME孔。进一步的,所述上顶侧板、上左侧板、上右侧板的侧面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下左侧板、下右侧板分别与所述下底侧板设置有缺槽;所述下左侧板、下右侧板的按键位设置有缺槽。进一步的,所述下顶侧板内侧面设置有一条横凹槽。进一步的,所述下顶侧板、下左侧板、下右侧板的外侧面设置有槽沟,该槽沟用于与所述上顶侧板、上左侧板、上右侧板端部收纳,使下顶侧板、下左侧板、下右侧板与上顶侧板、上左侧板、上右侧板边缘相平。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手机保护壳包括保护壳上壳和保护壳下壳,所述保护壳上壳和所述保护壳下壳的侧面均设置为弧侧面,并通过上壳弧侧面和下壳弧侧面相互挤紧,将所述保护壳上壳和所述保护壳下壳扣接在一起,本技术的保护壳上壳和保护壳下壳将手机保护后,手机前屏除了功能孔外,其它的非触摸屏区域均覆盖住,有效的保护了手机的表面,本技术通过弧侧面扣接,使用简单,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保护壳上壳和保护壳下壳扣接后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护壳上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保护壳下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保护壳下壳外侧面的沟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请参照附图1-4,本技术的一种通过侧弧面卡接的手机保护壳,该手机保护壳包括保护壳上壳1和保护壳下壳2,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的侧面均设置为弧侧面,并通过上壳弧侧面和下壳弧侧面相互挤紧,将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扣接在一起;所述保护壳上壳1的上顶侧板、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均设置成弧侧面,其下侧部设有避空缺口101,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内侧面设置有长凹槽103,所述长凹槽103的下槽边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槽102,所述长凹槽103向顶侧板内侧面延伸,且其槽宽变小;所述保护壳下壳2的下顶侧板、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下底侧板均设置成弧侧面,其中下顶侧板及顶侧板转角部分的高度低于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的高度,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横条203,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扣合后,所述横条203插于所述定位槽102内,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的弧面较之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的弧角度较大,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压于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的内侧面,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较大的弧面会顶紧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的内侧面,使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固定。所述保护壳上壳1的四角为弧面角,其中部设有触摸屏框口,所述触摸屏框口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遮板,其上遮板用于遮住触摸屏的上端区域,并在上遮板上设置有若干功能孔,该若干功能孔至少包括前摄像孔、听筒孔;其下遮板用于遮住触摸屏的下端区域,并在下遮板上至少设置有HOME孔。所述上顶侧板、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的侧面高度相同。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分别与所述下底侧板设置有缺槽205;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的按键位设置有缺槽205。所述下顶侧板内侧面设置有一条横凹槽202。所述下顶侧板、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的外侧面设置有槽沟206,该槽沟206用于与所述上顶侧板、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端部收纳,使下顶侧板、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与上顶侧板、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边缘相平。实施例2: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的侧面还设置有一体式按键。实施例3:5.0英寸以下的手机所用的本技术手机保护壳的一角部设置有穿孔,该穿孔用于佩戴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通过侧弧面卡接的手机保护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侧弧面卡接的手机保护壳,该手机保护壳包括保护壳上壳(1)和保护壳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的侧面均设置为弧侧面,并通过上壳弧侧面和下壳弧侧面相互挤紧,将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扣接在一起;所述保护壳上壳(1)的上顶侧板、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均设置成弧侧面,其下侧部设有避空缺口(101),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内侧面设置有长凹槽(103),所述长凹槽(103)的下槽边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槽(102),所述长凹槽(103)向顶侧板内侧面延伸,且其槽宽变小;所述保护壳下壳(2)的下顶侧板、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下底侧板均设置成弧侧面,其中下顶侧板及顶侧板转角部分的高度低于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的高度,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横条(203),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扣合后,所述横条(203)插于所述定位槽(102)内,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的弧面较之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的弧角度较大,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压于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的内侧面,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较大的弧面会顶紧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的内侧面,使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侧弧面卡接的手机保护壳,该手机保护壳包括保护壳上壳(1)和保护壳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的侧面均设置为弧侧面,并通过上壳弧侧面和下壳弧侧面相互挤紧,将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扣接在一起;所述保护壳上壳(1)的上顶侧板、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均设置成弧侧面,其下侧部设有避空缺口(101),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内侧面设置有长凹槽(103),所述长凹槽(103)的下槽边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槽(102),所述长凹槽(103)向顶侧板内侧面延伸,且其槽宽变小;所述保护壳下壳(2)的下顶侧板、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下底侧板均设置成弧侧面,其中下顶侧板及顶侧板转角部分的高度低于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的高度,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横条(203),所述保护壳上壳(1)和所述保护壳下壳(2)扣合后,所述横条(203)插于所述定位槽(102)内,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的弧面较之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的弧角度较大,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压于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105)的内侧面,所述下左侧板(201)、下右侧板(204)较大的弧面会顶紧所述上左侧板(104)、上右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张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