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289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包括:铝方通、及设于铝方通内的若干紧密贴合的并排电芯;所述并排电芯的至少一侧设有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弹性端与铝方通连接,另一端端面与并排电芯贴合,另一端的四周与铝方通滑动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完全消除电芯之间的预留间隙,保证各个电芯完全贴合,进一步改善电芯温度的均匀性;设置弯折部件可以更有效的将电芯容量传递开来,提高了电池组的散热效率。

Adaptiv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battery pa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ttery group adaptive cooling structure: side by side electric core aluminum side pass, and an aluminum Fangtong in some tightly with an elastic component; at least one of the parallel electric core, the elastic component and the elastic end aluminum Fangtong connection, the other end face and side by side electric the core joint, the other end of the round and aluminum Fangtong sliding lap. The utility model completely eliminates the reserved clearance between the cores, ensures that all cores are fully bonded, further improves the uniformity of the electric core temperature, and sets the bending parts to transmit the electric core capacity more effectively, thereby improv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of the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散热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电池散热中,在相邻两电芯之间预留0.5mm膨胀空间,电芯间加两条30mm宽导热垫均温(导热系数在~1W/mk),电芯与铝方通侧壁之间通过导热垫局部传热。上述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电芯之间留有间隙,仅通过条状导热垫局部传热,传热效果因间隙存在而效率不高;(2)、引入条状导热垫,增加一道生产程序、及物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可以省却条状导热垫。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包括:铝方通、及设于铝方通内的若干紧密贴合的并排电芯;所述并排电芯的至少一侧设有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弹性端与铝方通连接,另一端端面与并排电芯贴合,另一端的四周与铝方通滑动搭接。较佳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带凹面的弯折部件、及与之凹面弹性抵触连接的可压缩恢复的弹性介质,所述弯折部件的凹面外侧与并排电芯一侧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介质为压力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件为铝材质或局部贴合石墨片的铝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完全消除电芯之间的预留间隙,保证各个电芯完全贴合,进一步改善电芯温度的均匀性;设置弯折部件可以更有效的将电芯容量传递开来,提高了电池组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包括:铝方通1、及设于铝方通1内的若干紧密贴合的并排电芯2;所述并排电芯2的至少一侧设有一弹性组件3,所述弹性组件3弹性端与铝方通1连接,另一端端面与并排电芯2贴合,另一端的四周与铝方通1滑动搭接。其中,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一带凹面的弯折部件31、及与之凹面弹性抵触连接的可压缩恢复的弹性介质32,所述弯折部件31的凹面外侧与并排电芯2一侧贴合。本实施例所示的弹性介质32为压力弹簧(也可以为其他可压缩恢复的弹性介质)。所述弯折部件31为铝材质或局部贴合石墨片的铝材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示意,铝方通1右侧面为弯折部件31,此部件内置压力弹簧32,压力弹簧的压缩行程和反弹力可根据并排电芯2承力范围调整。并排电芯2自左至右紧密贴合排列置于铝方通1内,然后固定弯折部件31将并排电芯2左右方向限位。并排电芯2发热膨胀时,压缩运动部件右移,压力弹簧压缩变形给予并排电芯2膨胀空间。并排电芯2膨胀缩小或消失,则弯折部件31推动并排电芯2向左运动,保证各电芯之间贴合良好。本技术中,弯折部件31为铝材质或局部贴合石墨片,四边与铝方通1搭接后可构建快捷的传热路径。可在一个铝方通内置于一个或多个弹性组件3(如图2所示为两侧设有弹性组件3的实施例),改善并排电芯2散热并减小单个电芯的运动行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方通、及设于铝方通内的若干紧密贴合的并排电芯;所述并排电芯的至少一侧设有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弹性端与铝方通连接,另一端端面与并排电芯贴合,另一端的四周与铝方通滑动搭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方通、及设于铝方通内的若干紧密贴合的并排电芯;所述并排电芯的至少一侧设有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弹性端与铝方通连接,另一端端面与并排电芯贴合,另一端的四周与铝方通滑动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自适应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刚柔陈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劲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