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0569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代谢产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 islandicus)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2016年3月17日,保藏号为:(CGMCC 12224)。由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 islandicus经发酵制备获得式I或式Ⅱ所示的化合物。该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2016年3月17日,保藏号为:(CGMCC 12224)。经实验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应用于制备与抗氧化作用相关的药物、食品或化妆品添加剂等。

A kind of two benzophenone compounds with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icrobial metabolite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benzophenone compound with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Fungus Talaromyces (Talaromyces islandicus) preserved in Chinese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 the collection date: March 17, 2016, accession number: (CGMCC 12224). Genus of fungi Talaromyces islandicus compounds prepared by fermentation type I or type II is shown by the ankles of bacteria. The strain is preserved in the Chinese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management center, the collection date: March 17, 2016, accession number: (CGMCC 12224).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se compounds have good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an be applied to prepare antioxidants related drugs, food or cosmetic additi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代谢产物
,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氧自由基是需氧生物细胞进行正常代谢时的副产物,机体每天摄入的氧气中有1%左右产生氧自由基。正常情况下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平衡状态,当平衡被打破时,人体内过量的氧自由基会导致生物膜过氧化、DNA和蛋白质损伤以及酶失活,导致人体衰老和肿瘤等多种疾病。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抗氧化剂具有毒副作用大或不稳定等特点。因此,需要发展更多高效、低毒且稳定的天然抗氧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踝节菌属真菌,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6年3月17日,保藏号为:(CGMCC12224)。一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为式I或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一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将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经发酵培养,发酵培养产物即为粗提物所述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2016年3月17日,保藏号为:(CGMCC12224);2)将步骤1)中的发酵产物粗提物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采用的洗脱液依次是梯度为20:1至1:1(v/v)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梯度为20:1至5:1(v/v)的氯仿-甲醇;3)将步骤2)中以石油醚-乙酸乙酯2:1(v/v)梯度洗脱下的组分进一步以10:90至90:10(v/v)甲醇-水作为洗脱液进行反相硅胶柱层析;收集甲醇-水40:60(v/v)洗脱得到的组分,先以梯度为100:1至30:1(v/v)的氯仿-甲醇作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再用甲醇凝胶柱层析(以甲醇作为洗脱液)纯化,即得式I所示目标化合物1;收集甲醇-水50:50(v/v)洗脱得到的组分,先以梯度为20:1至5:1(v/v)的石油醚-丙酮作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再用甲醇凝胶柱层析(以甲醇作为洗脱液)纯化,即得式Ⅱ所示目标化合物2。所述将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于大米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发酵培养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4次,合并萃取液进行浓缩,获得发酵产物。所述培养条件为温度25℃,自然光照,培养时间30天。一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应用,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与抗氧化作用相关的药物、与抗氧化作用相关食品或化妆品添加剂。所述与抗氧化作用相关为以抗氧化作为主要功效的药物、食品或化妆品添加剂等。本专利技术采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法测试化合物1和2对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和ABTS(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两种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试验证明,化合物1和2对DPPH和ABTS两种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表1)。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从采自青岛汇泉湾冈村凹顶藻中分离获得一株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该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2016年3月17日,保藏号为:(CGMCC12224),对其进行发酵培养、化学成分分离、结构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发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目前尚未见对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报道,因此市场上也尚未见有与此相关的抗氧化作用的药物或化妆品。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化合物1和2可通过微生物发酵培养然后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获得。具体是以从采自青岛汇泉湾冈村凹顶藻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内生真菌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可以通过人工发酵培养经分离纯化获得化合物1和2。经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2对DPPH和ABTS两种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分别优于阳性对照,其IC50如表I所示。因此,化合物1和2可应用于制备与抗氧化作用相关的药物、食品或化妆品添加剂等。表I抗氧化活性(IC50μg/ml)化合物12BHT抗坏血酸DPPH1.336.9216.27ABTS0.582.353.0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在如下的实施例中所指的化合物1和2的化学结构分别是(结构式中的阿拉伯数字是化学结构中的碳原子的标位):实施例1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该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2016年3月17日,保藏号为:(CGMCC12224)。该菌株在PDA平板上初期为青绿色菌丝体,后期菌丝体表面长出橘红色孢子。实施例2化合物1和2的发酵生产及分离精制:1)发酵生产生产菌的发酵培养:菌种培养: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菌种以琼脂-麦芽膏培养基(琼脂-麦芽膏培养基为麦芽膏15g/L,琼脂20g/L,纯海水1000mL,pH7.4-7.8),4℃保存。取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接种到PDA平板上,在28℃培养箱中培养4天;而后从上述平板上取大小为4cm2的菌丝体放入已灭菌盛有大米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为大米70g/瓶,蛋白胨0.3g/瓶,玉米浆0.1g/瓶,水100mL,pH6.5)的容量为1000mL的锥形瓶中,静置室温培养30天,待用。2)浸膏的获得将上述于大米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获得固体发酵产物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3次,合并每次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的乙酸乙酯提取液,而后将合并的乙酸乙酯提取液经减压蒸馏得粗浸膏。3)化合物的分离精制将上述粗浸膏(80g)进行减压硅胶柱(200-300目)层析,并依次用梯度为20:1至1:1(v/v)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梯度为20:1至5:1(v/v)氯仿-甲醇作为溶剂依次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流速均为200ml/min。收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2:1(v/v)梯度洗脱下的组分进一步以10:90至90:10(v/v)甲醇-水作为洗脱液进行反相硅胶柱层析,流速1.5ml/min;收集甲醇-水40:60(v/v)洗脱得到的组分,先以梯度为100:1至30:1(v/v)的氯仿-甲醇作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流速3ml/min),收集氯仿-甲醇70:1(v/v)洗脱得到的组分,再以甲醇作为洗脱液,流速为0.2ml/min进行甲醇凝胶柱层析纯化,即得式I所示目标化合物1(5.3mg);收集甲醇-水50:50(v/v)洗脱得到的组分,,经硅胶柱层析纯化,以20:1至5:1(v/v)的石油醚-丙酮洗脱(流速3ml/min),收集石油醚-丙酮8:1(v/v)洗脱得到的组分,再用甲醇凝胶柱层析纯化后(以甲醇作为洗脱液,流速为0.2ml/min),即得纯化式Ⅱ所示目标化合物2(120.0mg)。其结构鉴定为如(I)所示,该化合物具有以下理化和波谱特性:化合物1,黄色透明胶状固体;UV(CH3OH)λmax(logε)203(4.25),209(4.33),226(4.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踝节菌属真菌,其特征在于: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 islandicus)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2016年3月17日,保藏号为:(CGMCC 122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踝节菌属真菌,其特征在于: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2016年3月17日,保藏号为:(CGMCC12224)。2.一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为式I或式Ⅱ所示的化合物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经发酵培养,发酵培养产物即为粗提物;所述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islandicus)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2016年3月17日,保藏号为:(CGMCC12224);2)将步骤1)中的发酵产物粗提物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采用的洗脱液依次是梯度为20:1至1:1(v/v)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梯度为20:1至5:1(v/v)的氯仿-甲醇;3)将步骤2)中以石油醚-乙酸乙酯2:1(v/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贵李洪雷孟令红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