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170567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移动终端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该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眼纹信息和虹膜信息;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指令,该指令携带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该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实时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的地理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有利于提升实时追踪丢失手机,降低对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损害。

Mobile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rol method for a mobile terminal and related products, the method includes: obtaining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for the mobile terminal input, the biometric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face, eye and iris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by matching the biometric template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he corresponding biometric input; for a preset period of time, when the detected biometric information and biometric templat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input frequency of the continuous mismatch is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the first threshold,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send instructions to the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with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biometric information carry instruction input, the instruction for the control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the biometric information in real time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on biological recognition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user.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real-time tracking of the lost mobile phone, and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he property security of the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银行、支付宝钱包等互联网金融应用的普及,智能手机盗取和丢失很可能损害手机用户的金融财产安全,智能手机的防盗取和防丢失、盗取和丢失后的追踪取证是一个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以期提升实时追踪丢失手机,降低对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损害。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存储器、通信模块和处理器,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获取针对移动终端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眼纹信息和虹膜信息;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生物识别信息模板;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指令携带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实时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的地理位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移动终端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眼纹信息和虹膜信息;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指令携带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实时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的地理位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针对移动终端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眼纹信息和虹膜信息;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发送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指令携带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实时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的地理位置。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无线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的指令。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存储器、通信模块和处理器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获取针对移动终端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眼纹信息和虹膜信息;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通信模块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指令携带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实时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获取针对移动终端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该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眼纹信息和虹膜信息,进而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移动终端向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指令,上述指令携带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上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实时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的地理位置,如此有利于提升实时追踪丢失手机,降低对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损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单元组成框图;图5-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单元组成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存储器、通信模块和处理器,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获取针对移动终端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眼纹信息和虹膜信息;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生物识别信息模板;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指令携带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实时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的地理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存储器、通信模块和处理器,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用于获取针对移动终端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眼纹信息和虹膜信息;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生物识别信息模板;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指令携带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实时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的地理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GPS模组,所述GPS模组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GPS模组,用于每隔预设时间段,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并将所述地理位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二通信设备。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之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保存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预设存储空间。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之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冻结所述移动终端中安装的目标应用程序;在检测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匹配,且在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开启请求时,获取录入的鉴权信息;在检测到所述录入的鉴权信息与预存的鉴权信息匹配时,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执行解冻操作。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之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移动终端存储的预设信息备份至与所述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二通信设备。6.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针对移动终端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眼纹信息和虹膜信息;将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进行匹配;在预设时间段内,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向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指令携带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所述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实时获取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的地理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所述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对应的生物识别信息模板连续不匹配的次数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平周意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